王祯简介
《农书》 元代总结中国农业生产经验的一部农学著作。王祯撰,二十二卷。王祯,字伯善,东平人,元贞、大德年间曾任旌德、永丰等地县尹,办学、修桥、施药、劝农,颇有政绩,且熟悉农耕,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知识,于皇庆二年(1313)著成《农书》。 该书分《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大部分。《农桑通诀》是关于农业的总论,包括农业史、授时、地利、耕垦、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其中贯穿着“人定胜天”的思想。《百谷谱》专门叙述各种农作物、菜蔬、瓜果、竹木等的种植法,其中尤以棉花的种植与推广最有价值。《农器图谱》共有三百零六幅各种农具、农业机械、灌溉工具、运输工具、纺织机械图,每幅图后附有文字说明,详细介绍其结构、使用法。其中有不少是当时创制或推广的新式农具和机械。《农书》中还记载了王祯用自制的木活字排印《旌德县志》的情况,他创造的转轮排字盘,附载在《农书》之后。 《农书》中充满了王祯的忧民悯民思想。他为农业增产、积谷防饥,从而达到“富民”的目的,介绍了很多经验,设想了很多办法;同时,对王公贵族的挥霍浪费,苛敛剥民,表示愤慨。因此,《农书》又是一部具有进步性和人民性的著作。
王士祯简介 王士祯代表作 王士祯书法
王士祯 王士祯是清朝初年著名文学家、诗人,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他博学好古,创神韵说,书法、诗歌、篆刻等方面都是优秀人才。 王士祯简介 王士祯(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王士祯代表作 王士祯一生著述达500余种,作诗4000余首,主要有《渔洋山人精华录》、《蚕尾集》、杂俎类笔记《池北偶谈》、《香祖笔记》、《居易录》、《渔洋文略》、《渔洋诗集》、《带经堂集》、《感旧集》、《五代诗话》、《精华录训篆》、《蚕尾集》等数十种。 王士祯曾赠诗蒲松龄:姑妄言之妄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为《聊斋志异》大书王阮亭鉴定,各家书坊争相求索书稿,刊刻《聊斋志异》。 王士祯书法 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 王士祯自幼酷爱书法,九岁即能草书。王士禛以诗与诗论著称于文学史,其书名为诗名所掩。著名文字学家与书法家马宗霍在《霋岳楼笔谈》中称王士祯书法为诗人之书。 康熙朝书法家陈奕禧【褚河南枯树赋拓本跋】云:今人惟新城总宪学之极得其神。先生海内文儒,不肯以一艺名。有求书者必命门弟子代笔,从不轻作。门弟子欲得先生书,辄假问字奏记先生随意落札便藏弆以为至宝;或稿纸传写,即涂抹点勘者,皆装潢成册。 梁章钜【退庵书画跋】云:先生本不以书名,亦有若无意于书,而柔闲萧散有晋唐风味。虽名书巨手,亦不能不让其出一头地。此其故不在行墨间也。
清初八大家王士祯简介 王士祯是怎么死的?
王士祯,原名王士,生于公元1634年,去世于公元1711年,是山东新城人氏,不过他本人常常自称为济南人。 人物档案 姓名:王士祯 别名:渔洋山人、王子真、王贻上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出生地:山东新城 出生日期:公元1634年 逝世日期:公元1711年 职业:诗人、官员 代表作:《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 王家为官宦家庭,祖父王象晋是明朝的布政使。崇祯七年,王士祯在豫省官舍出生,所以祖父常唤其小名“豫孙”。王士祯自幼接受良好教育长大,小的时候又对书法感兴趣,下了决心练习,所以长大之后博学多才,诗词书都不错。 清顺治七年,过童子试,得第一。清顺治八年,中乡试第六。清顺治十二年,赴京参加会试,考中第五十六名。清顺治十四年,参加戊戌科补殿试,中三甲三十六名进士。清顺治十六年,王士祯出任扬州推官。 王士祯尤喜诗词,所以经常花时间钻研诗词。在担任扬州推官之时,也不曾放弃过诗词。常常都是白天认真的处理公务,夜晚虽然十分疲惫,但是却仍然会花时间,与词人交流。 王士祯在这段时间创作了不少的诗词,所以等到康熙四年,升任户部郎中,到北京任职之时。已经有大量名篇传世,因而在北京也受到了名流之士的推崇。甚至于连高高在上的康熙皇帝,也看了他所写的诗词,称其“诗文兼优”。 康熙十七年,王士祯受到康熙皇帝的召见。因为写诗写的好,康熙皇帝改任他为翰林院侍讲,迁侍读,入南书房当差。康熙帝还专门下旨,让王士祯进呈自己以往所作的诗稿。在康熙皇帝这儿入了眼,王士祯后来升礼部主事、国子监祭酒、左都御史。 时间流逝,王士祯天下扬名,成为清初公认的文坛盟主。在当时王士祯几乎可以说号召力惊人,但凡是上北京来求学的才子,第一个拜见的就是王士祯。不管才干到没到那个地步,大家都抱着侥幸的态度,希望得到王士祯的赏识,进而收为弟子。 康熙四十三年,王士祯坐到刑部尚书的位置。但是升官没多久,就因为在王五案中,有失察之罪,被革职回乡。一直等到康熙四十九年的时候,康熙帝年迈,眷恋旧臣,这才被重新召回,官复原职。 康熙五十年,七十八岁的王士祯寿终正寝,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清初八大家王士祯简介 王士祯是怎么死的
王士祯(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