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秉林的人物经历
1960年—1965年,先后在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和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就读。1965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习,1970年大学毕业并留校工作。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3月—1975年7月和1978年9月—1979年9月,先后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研究生班学习。1979年赴丹麦Aarhus大学学习,1982年获得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3月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2001年3月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兼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2003年4月至2012年2月20日任清华大学校长。2012年2月10日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经过民主程序,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连任北京市科协第八届委员会主席。2012年2月20日下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宣布关于清华大学校长职务任免的决定,陈吉宁同志接替顾秉林同志担任清华大学校长。2012.2.28----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2013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顾秉林的人物评价
顾秉林对“真知”的爱又深深植根于他的理想和信念。他经常说,人总是要有所追求,要有一点精神。我们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作为炎黄子孙,在世界各地,都显示出无比的智慧与才华。我们每个人都应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为我们的国家增添光彩。这种爱并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对事业、对亲人、对集体无限爱心上,这也是激励我不断努力的动力源泉。不断学习新的东西,经常注意科学前沿,瞄准理论高峰,这是他的工作特色。他说,高水平的文章不是为出文章而写的。“只有站在高山顶上,才能一览众山小。对周围的环境了如指掌,尽管有风险,但如果做出来就是突破。如果站在山脚下,对周围什么都看不清楚,没什么风险但也什么都做不出来。而只有站在前沿上,你左动动、右动动,都会出成果,不过是成果大小的问题。”做新东西,做别人没做过的东西,或做别人才开始做的东西,这是他喜欢风险与挑战的一贯风格。1999年,清华大学评选了11篇校级优秀博士论文,其中有3篇是顾秉林指导的博士生撰写的,这大概正是他上述特色的很好写照。顾秉林所提倡的创新与追求卓越,并不盲目追求社会舆论或时尚潮流所推崇的创新和卓越。“我这个人不太爱跟风,我是循常理,不跟风。就是遵从一般的规律,认定一个正确目标,选择多种途径,孜孜不倦地做下去,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舆论与困难。”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振奋精神,鼓舞人心,北京以开放、现代的形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北京市科协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首都科技团体优势,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为清华大学校长、北京市科协主席,顾秉林团结带领北京市科协全体,以 “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和建言献策活动,推动实施以“科技点燃圣火,创新圆梦中国”为主题的奥运科普行动计划等,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健在的中科院院士名单 >>>进入技术百科 蔡其巩 蔡睿贤 曹楚南 曹春晓 陈创天 陈达 陈能宽 陈学俊 陈祖煜 程耿东 程时杰 都有为 范守善 高镇同 葛昌纯 顾秉林 顾诵芬 顾逸东 过增元 韩祯祥 胡海昌 胡海岩 胡文瑞 胡聿贤 黄克智 姜中宏 蒋民华 金展鹏 柯俊 李济生 李敏华 李述汤 李天 李依依 林秉南 林皋 刘宝镛 刘广均 柳百新 卢柯 卢强 路甬祥 闵桂荣 欧阳予 潘际銮 潘家铮 彭一刚 齐康 邱大洪 任露泉 任新民 邵象华 沈志云 师昌绪 宋家树 宋玉泉 宋振骐 孙家栋 孙钧 唐叔贤 陶文铨 屠守锷 汪耕 王补宣 王崇愚 王大中 王淀佐 王克明 王立鼎 王希季 魏寿昆 温诗铸 闻邦椿 吴承康 吴良镛 吴硕贤 伍小平 肖纪美 谢光选 邢球痕 熊有伦 徐采栋 徐建中 徐性初 徐祖耀 许学彦 薛其坤 严陆光 颜鸣皋 杨叔子 杨卫 杨槱 姚熹 叶恒强 叶培建 余梦伦 俞鸿儒 张楚汉 张光斗 张兴钤 张佑启 张泽 赵淳生 赵仁恺 郑时龄 郑哲敏 钟万勰 钟香崇 周干峙 周国治 周锡元 周孝信 周尧和 周远 朱静 朱森元 朱位秋 祝世宁 庄逢辰 邹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