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都督的拼音

> 知识库 芦荟君 2024-10-11 06:14

都督怎么读

都督怎么读介绍如下:读音[dūdu],总兵。古代的军事长官。清初总兵一般都兼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官衔。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含义都督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首长的官名。最初是作为监督军队之官, 后汉光武帝建武初年,因为征伐四方,乃于出征时暂时设置督军御史以监督诸军,事成回师后则罢官。东汉末期时形成了军事职称“都督”,最早出现“都督”一词的是光和中期(约公元180年),魏晋时发展成为中央或地方军事领导长官。都督一名在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大量出现﹐其中有的是偏裨将校﹐有的则是一军元帅或一个军区的主将。前者被称为帐下都督或部曲督﹐后者被称为持节都督﹐影响最大的是后一种。持节都督来源于汉代的督军御史﹐职责是监督州郡镇压“盗贼”﹐如东汉顺帝时﹐御史中丞冯绲持节督扬﹑徐二州兵镇压九江“盗贼”﹐就是一例。其后﹐又以中郎将督军﹐更增加了军事统帅的因素。汉末董卓之乱后﹐州郡拥兵割据称雄﹐朝廷为了笼络他们﹐有以将军兼督数州或都督某州的称号。献帝建安二年(197)以袁绍为大将军﹐赐弓矢节钺兼督冀﹑青﹑幽﹑并四州﹐是最早见于史籍的持节都督。大约同时﹐魏武帝曹操以程昱为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这种都督就成为统治地方的军政长官了。

都督的拼音

都督的拼音:[ dū du ](名)古时的军事长官。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都督造句:1、东晋国家严格控制征讨都督的设置权力。2、头部已建立民事行政制度是民事管理员,通常被称为都督。3、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4、尽管汉中都督的辖区只有汉中一部,其职亦常罢废,但对于蜀汉政权的巩固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当时国家设置的征讨都督是以大都督为称号的。6、这一幅《都督夫人像》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件。7、征讨都督是在西晋末年出现的。在东晋时期,征讨都督为当时国家广泛使用,并且,在征讨都督的设置上,表现出明显的特点。

都督读音是什么

  都督[dū du]
  [governor of province;military governor]∶总兵。古代的军事长官。清初总兵一般都兼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官衔。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
  马副使 鸣騄? 徐任太守 民育及诸将 刘都督 肇基等皆死。--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command]∶统率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百科解释

  都督是中国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

  1、解释
  都督是中国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
  2、历史沿革
  (1)汉末三国
  都督一名在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大量出现。其中有的是偏裨将校,有的则是一军元帅或一个军区的主将。前者被称为帐下都督或部曲督。后者被称为持节都督。影响最大的是后一种。
  曹操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陆续在重要地区建立军镇,后来逐渐形成都督区。
  曹魏初置都督区时,都督与刺史各置,只有少数都督兼任所驻州刺史。
  (2)两晋南北朝
  晋时,分持节都督为三等,都督诸军事为上,监诸军事次之,督诸军事为下。都督均有节,表示朝廷赋于都督的权力,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
  南朝后期,州郡分割,都督区也逐渐变小,都督的权威已不如魏晋时。
  东魏时置六州流民都督及京畿大都督,以统率鲜卑军人。北齐时,京畿大都督以宗王或皇子担任,开府置佐,权力极重,是特殊的制度。
  北周改都督区为总管区,总管兼任所驻州刺史,并统辖邻近各州。
  (3)隋唐时期
  隋代军区亦称总管。唐初承隋制﹐其领军出征者为行军总管或大总管。
  (4)宋元明清
  北宋于行政区都督府设都督,一般以亲王担任,不常置,缺者以知府事为长官,掌本府兵民之政。地位较高者称大都督。南宋以后﹐都督成为中央执政官所加军事官衔。绍兴二年(1132),吕颐浩以左仆射出都督江﹑淮﹑两浙﹑荆湖诸军事,置司镇江。此后,凡遇执政官临时出任统帅,即加都督﹑同都督﹑督视各路兵马等衔,事毕即罢。
  元天历二年(1329),立钦察亲军都督府,后改为大都督府,置大都督,统辖钦察诸部侍卫军及地方镇戍军。
  明朝初年(1361),朱元璋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设大都督,节制中外兵马。
  (5)清末民国
  辛亥革命,起义各省多置都督,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袁世凯上台后改称某某将军督理某省军务。1916年袁死后改称督军,1922年又称督理。


查看全部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