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相逢是首歌 歌词

> 知识库 芦荟君 2024-10-13 19:54

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是什么歌?

相逢是首歌 作曲:张千一 作词:刘世新 演唱:俞静 连续剧 红十字方队插曲
你曾对我说,
相逢是首歌,
眼睛是春天的海,
青春是绿色的河,
你曾对我说,
相逢是首歌,
眼睛是春天的海,
青春是绿色的河.
相逢是首歌,
同行是你和我,
心儿是年轻的太阳,
真诚也活泼.
相逢是首歌,
同行是你和我,
心儿是年轻的太阳,
真诚也活泼.

你曾对我说,
相逢是首歌,
分别是明天的路,
思念是生命的火.
相逢是首歌,
歌手是你和我,
心儿是永远的琴弦,
坚定也执着.
相逢是首歌,
歌手是你和我,
心儿是永远的琴弦,
坚定也执着.
啦啦啦啦啦


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有歌词 你说若再相逢

歌名:这支烟灭了以后歌手:张静波作词:张静波谱曲:张静波歌词:这支烟灭了以后,不要挽留这次我先走,青春真的就象一杯酒你笑着伸出了手,你说珍重脸上泪在流,你说关于爱情你再也猜不透你说若再相逢,无须问候,轻轻握握手我们就微笑着象失散的朋友你说走的时候,不要回头我看着你走,你说亲爱的我多希望这只是场梦这支烟灭了以后,不要挽留,这次我先走青春真的就象一杯酒,你笑着伸出了手你说珍重,脸上泪在流你说关于爱情你再也猜不透你说若再相逢,无须问候轻轻握握手,我们就微笑着象失散的朋友你说走的时候,不要回头,我看着你走你说亲爱的我多希望这只是场梦你说烟快灭了,烟快灭了舍不得你走,你说再抱紧我吧让我感觉到疼你说走的时候,不要回头,我看着你走你说亲爱的我看着你走看着你走你说若再相逢,无须问候,轻轻握握手我们就微笑着象失散的朋友你说走的时候,不要回头,我看着你走你说亲爱的我多希望这只是场梦你说烟快灭了,烟快灭了,舍不得你走你说再抱紧我吧让我感觉到疼你说走的时候,不要回头我看着你走,你说亲爱的我看着你走看着你走扩展资料:《这支烟灭了以后》是歌手张静波演唱的一首歌曲,歌曲收纳于专辑《这支烟灭了以后》中,歌曲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发行。歌手张静波毕业于辽宁体,曾获得东三省吉他比赛弹唱一等奖,曾为著名演员尚华的专集量身写过单曲《寂寞飘落》。在之后创作的单曲《这支烟灭了以后》获得第十三届全球华语榜中榜最佳原创歌曲提名。

相逢是首歌歌词

《相逢是首歌》歌词你曾对我说 相逢是首歌 眼睛是春天的海 青春是绿色的河你曾对我说 相逢是首歌 眼睛是春天的海 青春是绿色的河相逢是首歌 同行是你和我 心儿是年轻的太阳 真诚也活泼相逢是首歌 同行是你和我 心儿是年轻的太阳 真诚也活泼你曾对我说 相逢是首歌 分别是明天的路 思念是生命的火相逢是首歌 歌手是你和我 心儿是永远的琴弦 坚定也执着相逢是首歌 歌手是你和我 心儿是永远的琴弦 坚定也执着啦啦啦啦啦拓展资料《相逢是首歌》是1996年电视剧《红十字方队》的主题曲,原唱是俞静,而后来也被其它歌手所演唱。歌手简介俞静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1993年4月来到北京发展,随着1994年荣获中央电视台第六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第二名而正式踏入歌坛。主要代表作品有《楼兰姑娘》、《香港,别来无恙》、《祝福你一生》、《和平》、《什么都不要》、《你的爱象海》、《呼吸》及《红豆红》、《相逢是首歌》等。

相逢是首歌

      有首歌这样唱道:“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心儿是年轻的太阳/真诚也活泼/相逢是首歌/分别是明天的路/思念是生命的火/相逢是首歌/歌手是你和我/心儿是永远的琴弦/坚定也执着"。


      作为学习共同体大家庭里的成员,我们在就要跨入又一个春天的时候,在心底唱响这首歌,似乎感到特别契合。是呀,人世间芸芸众生,相逢本来就不容易。但是,因为我们真诚也活泼,坚定也执着,我们以心儿作为年轻的太阳,以思念作为生命的火,终究在中国教育走到了改革的十字路口时相逢了。

      过去的一年里,我出差十分频繁,有好多次是因为学习共同体的活动而远走他乡的。出去多了,“学习共同体”也就自然成了我向家人“汇报”行踪时的高频词。有一天,我那五岁的外孙女问我:“学习共同体是个什么东西呀?”她那么小,听不懂专业术语式的解读。我只好这样回答:“就是一群人一起,做让自己喜欢也让别人喜欢的事。”她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和小外孙女的对话,也引发了我的反思。

        我们因学习共同体事业而相逢,幸福快乐了吗?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符号——教师(或曾经做过教师),这个身份注定了我们无法享受到以金钱、权力的大量获得为标志的“都市幸福”,但完全可以享受、创造以良好关系、内心平和为标志的“自然幸福”。从众多学习共同体领航教师实现“逆生长”的生命传奇中,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习共同体研究是一项超越功利的纯粹事业,是为教师生命赋能的事业。我们和学习共同体相遇,在真诚的倾听中,建立起了师生、生生之间自由、信任关系,捕捉到了每一个孩子拔节的声音,发现了教师职业的独特价值所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的体验呢。

        我们带着孩子们和学习共同体相逢,能让孩子幸福吗?在听过所有以学习共同体方式打开的课堂后,我们似乎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下课的时间到了,孩子们几乎都不愿意离开课堂,他们的追问还在继续。无疑,学生们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因为在这样的课堂里,没有了控制,没有了害怕,老师给予了他们每个人充分思考、充分表达的机会,让他们享受到了成长的幸福。能够让学生不想逃离的教育、课堂,就是好的教育、好的课堂。我们把学习共同体带到了孩子们的身边,其实是在为每个孩子创造自信、从容、有尊严的未来。

        我们正在相逢和可能相逢的“这一群人”会是多少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作为“复数”的学习共同体,形单影只、独行天下,这不是共同体应有的属性。年末,中国民办教育共同体推送的那篇《写给那些想辞职的教师》,让人读到了教育江湖上的朔风寒意。这就告诉我们,寻觅理想教育的明亮那方,抱团方能取暖。因此,我们这些已经分享到学习共同体暖意的人,很有必要向身边的同仁说一句:你冷吗,要是冷就过来,我们一起走。也许,有的人早已经被冻麻木了,他已经无法感知物候的冷暖。不要紧,我们可以不断地靠近,不断地唤醒。也许,今天在学习共同体路上的行者还不是很多,但我们相信,只要美好就会有追随。总有一天,学习共同体会成为“巨流河”,在中国教育的大地上奔涌向前。

      相逢也许是一种缘分,相识、相守则需要宗教般的情结。周国平先生说:“只要你的确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你其实并不孤独。” 我们在学习共同体的路上一起行走,其实就是走在了教育朝圣的路上。这条路不管有多远,也不管有多难,只要我们自己心里有光,就能温暖自己,也能照亮身前身后同行者的方向。

      亲爱的学习共同体伙伴们,岁末甫至,瑞气东来。同行的你和我,又当收拾行囊,去朝圣教育远方的光。愿我的祝福能带给你快乐的新年!愿吉祥之光普照你的每一个日子!愿阳光和鲜花洒满你的人生旅程!


相逢是首歌

,美丽了你和我;相逢是首歌,点缀了青春的色泽;相逢是首歌,畅想着生命的章节;相逢是首歌,真诚了情感的欢跃;相逢是首歌,旖旎了旋律的洒脱;相逢是首歌,羞涩了花开的颜色;相逢是首歌,喧闹了多情的季节;相逢是首歌,墨染了唐风宋雨的史册;相逢是首歌,谱写着动人的传说!

-------题记

人生是一条路,重复着相逢与握别,人生是一条河,流淌着不朽的故事与传说。从踏上人生路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在各种关爱中活着,与父母的相逢,拥有属于我们的世界,我们在乳汁的培育下成长,在呵护下发芽,在美好的憧憬中刻画未来的样子,幼小的心灵总是盼着自己长大,幼稚的脸庞刻画出了天真的童话。无所顾忌的玩耍,一会哭了,一会又笑了,无不渗透出那种傻傻的纯真。没有忧郁,没有贪婪,只有一颗纯净的心灵发芽在阳光下。

当踏上校门的那一天起,我们相逢了老师、同学,捧起厚厚的书本,我们相遇了文化,一颗懵懂的种子从此在这里培育、发芽、开花。在这个大家庭我们规划着成长的轮廓,涂鸦着未来的颜色,解析着做人的道理。一颗幼小的心灵在祖国精心呵护下,吸纳着生存的技能,逐渐走向了幸福的阶梯。而每一份重逢都面临着另一份别离,重逢了成熟,我们告别了幼稚,重逢了成长历程,告别了稚嫩的青葱。告别了老师同学,又相逢了社会的洗礼,每一份重逢与别离,都给我们留下了更多的感激和回忆。

如果说每一次重逢都面临酸楚的开始,那么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看着父母逐渐苍老的容颜,而我们却无力去改变。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各种感恩中活着,每一份知遇之恩都值得珍重,多变的风尘我们随时都会走散。重逢丰阅了人生的历程,别离历练了承受的本能。人生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经历,各种悲喜的交替,演绎着生命的曲折,而沧海桑田的迁变,却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珍惜、如何接受生活的各种给予。

有时候很难战胜繁杂的心里,觉得拥有了就不要在失去,可时光每一秒都在游走,谁又能让岁月的指针停止流转呢?不能,我们都不能,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剪辑一些画面,封存在心底,留给经年去感动,给青春做一个永久的代言。生命的旅程需要重逢的欢跃,也要面对别离装点的苦涩,每一份牵念都是在别离中形成,每一份感恩都是在别离中悟透,相逢是一首歌,高低不平的韵律奏响着人生的曲折。

一场风吹醒了湖光山色,葱茏的季节带给了我们更多诗意的章节,在春的图画中感受风的柔和,在与春天的重逢中,总是掩盖不住的喜悦,那些静默在荒芜中的草木,在轮回中复苏了生命的色泽。面对生命的悲喜,它们给予了更多的包容和理解。也许我们都需要一份小草的心境,虽然渺小却彰显了胸怀的开阔,在与时光的对望中,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态,安然接受岁月带给我们的感动和错落,才能留守住不失本真的自我。

美丽总是带着青春的颜色,那些含苞待放的蓓蕾又可曾与一场小雨有过约定?当一场花开芬芳了整个季节,又怎么掩饰夏天带给生命的炽热?虽然繁华背后隐藏着落幕后的残骸,但生命的价值就是在起起伏伏中坚毅了性格,而美好与追求的期许,敲响了生命的交响乐。小雨温润了多情的土地,绽放了美丽的花朵,映照出了阳光的颜色。面对繁华与落幕的更迭,花开的坦然告诉了我们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不为繁华一世,只为这一程无悔倾情。

秋风的冷凉了赋予了大地的厚重,随风曼舞的落英抛开了世俗的眼光,选择了独自去飘零,摆动的枝条依旧挥舞着不舍的牵情。与成熟的`重逢,必定要失去很多稚嫩的青葱,而沉淀中创造了更多收获的喜悦,硕果累累阅历的是人生。就像漫漫人生路,总要接受悲欢的洗礼,才能闯过世纪的风雨,走向完整的阶梯。有些路需要有人同行,有些路却要自己独自去闯,在风尘的辗转中终究挽留不住的太多,但季节的成熟更增添了一份生命的沉稳,在别离聚散中收获属于自己的丰盈,

与冬天的相逢,也是与一场盛宴的告白,踏着季节的荒芜和冷凄,让人生更知晓了怎么面对冷暖,成长的历程就是不停的经受考验。但生命旅程需要的不是一路喧嚣,还有一份走向平和的静谧,归逸一份心灵的安稳,掠杂拂尘更让心情慢慢沉淀、丰厚。一场雪覆盖了大地,净化了心灵,素洁了风尘遗留的清锈,使生命更加透明。邂逅,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情怀,却有着相同的感动,相逢是一首歌,奏响着生命的征程。

每一份相逢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首歌,我们为相逢谱曲,为相逢写歌,我们把相逢的美丽染入了四季、诗情画意的言情着;我们把相逢渗入风花雪月、为岁月感言着;风与春天相逢,沾染了绿色;风与夏天相逢,微笑了花朵;风与秋天相逢,丰盈了累累硕果;风与冬天相逢,素装了世界的纯洁,相逢是一首歌,我们吟唱着.......


相逢是首歌

——记和李仁甫老师的美好际遇


撰稿人:新疆沙湾市第五中学  朱永君

        有人说,教育就是让人遇见美好。而我想说,对一线教师而言,遇见能引领我们向前、启迪我们思想的名师,则是我们教育生涯里如歌一样的美好遇见。

        生命中有很多不曾预约的相见,一旦遇上,便成为记忆里再也无法抹去的永恒。而我,正是因为遇见了江苏省盐城中学的李仁甫老师,便迎来了我教育生涯的春天。

        清晰地记得那是2014年8月3日下午,江南的雨肆意敲打着窗棂,我和来自新疆的三十名初中语文老师全神贯注的地坐在盐城师范学院国培班的学习室里,听台上的专家激情飞扬地和我们侃侃而谈。坐在台上的专家叫李仁甫,面容清瘦,平易随和,正带着明显的江浙口音跟我们分享他新近才研发的科研课题——生成语文,他讲座的题目是《踏在生成的途中》。那时候,窗外的风雨声和室内心灵碰撞的声音相映成趣,汇成一曲美妙的天籁之音。

        那是我和生成语文的首创人李仁甫老师的初次相遇。不期而遇的相逢如微风吹皱一池湖水,生成理念在李仁甫老师全新的解读和阐释中,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钻进我心理里,荡起一圈圈微小的涟漪。

        第一次正式接触“生成”是在2012年10月,我参加塔城地区首届高效课堂观摩研讨会,执教《杨修之死》。因为采用的是我校生本理念下“321”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引起了自治区课改专家的关注。我的课受到与会专家一致好评,并被推荐到自治区课改项目研讨会上,作为观摩课供全疆语文老师交流研讨。初战告捷的我喜出望外,当天就联系了自治区农村课改项目专家组组长付刚老师,请他做更详细的指导。付老师给我的十六字建议里,明确提出要我的课堂要少教多学,关注生成。那时候,我对生成的理解还很肤浅,只知道生成是课堂上预设之外的意外,可遇而不可求。但是听完李仁甫老师关于生成语文的讲座后,我对“生成”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层:虽然生成是课堂上不可预约的精彩,但只要充分预备,敢于放手,以生为本,就能够在课堂上促成无数精彩的生成。

        用生成理念构建的语文课堂是真正大气、开放、灵动的课堂,是学生个性飞扬、思维火花四处迸溅的课堂,也是我们都期待的理想中的课堂。我相信它是美好的,但没有亲眼见证,我还是没法理解,完全不预设的课堂该如何驾驭,如果学生基础薄弱,启而不发,生成又从哪里冒出来呢?

        困惑和疑问很快就在李仁甫老师的课堂上找到了答案。

        9月,我们开始分散到盐城各个中学去跟岗实习,进入课堂开展语文教学实践研究活动。很巧,我被分到了盐城最牛的学校——江苏省盐城中学。盐城中学坐落在盐城市的黄金地段,很大也很气派,仅一个学校大门就足够高大上。据说在这所学校就读的学生都是严格考试后选拔出来的,个个顶级优秀。自然,水涨船高,能在盐城中学任教的老师也个个都是高手。实习第三天,我忽然记起前不久给我们讲座的李仁甫老师,好像就在这所学校,一问我们的负责老师,他果然在盐中。我问负责老师知不知道李仁甫老师的生成语文,她不肯定地说:“好像有这么回事,但才开始,成效如何还不好说。如果你想了解,可以去听听他的课,李老师的课在我们学校是很有名的。”太好了!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我就是想进课堂瞧瞧生成语文的真实面貌,现在机会就来了,我岂能轻易错过?

        来不及考虑是否冒昧,我给李老师发了一条短信:李老师你好,我是新疆国培班的学员xxx,半个月前你给我们做过关于生成语文的讲座,我感触很深,很想亲临你的课堂听你的课,看看生成语文原生态的模样,可以吗?我心情激动,颤抖着双手把信息发送出去,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不知道这样唐突的请求会不会惹李老师不高兴。他若以各种理由拒绝我,那我该多尴尬呀。

        信息在十分钟后回复了,李老师说他刚下课,很高兴就生成语文和我继续交流,他欢迎我进他的课堂,随时都可以。太好了!我立即回复信息:我就在你们学校实习,你啥时候有课?李老师很快回复了:下节就有课,你直接到高中部二楼高一(3)班来找我。天哪!现在就去,也太快了吧。我兴奋地一路狂奔,到处打听高一(3)班在哪,终于在上课前两分钟气喘吁吁赶到了教室。李老师彬彬有礼地跟我握手问好,请我到教室后面就坐,转过身,踏着铃声大步流星地跨上了讲台。

        我毫不掩饰地讲,这样冒昧前来绝对是李老师没有想到的,他也绝对没有足够的时间为了给我呈现一堂精彩的生成语文课而做刻意的准备,我听到的绝对是一堂原生态的语文家常课,没有任何表演的成分,也来不及作秀。但我听完课后又不得不发自内心的敬佩和感慨:那是我听到的一堂最开放、最灵动、也最具生机与活力的语文课。我没法做听课笔记(因为老师几乎就不怎么开口说话,开口的都是学生,说的内容又快又多,我根本就记不下来。),也说不出那堂课好在哪里,但就是听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也听得舒服、过瘾。   

        那堂课的学习内容是舒婷的现代诗歌《致橡树》,之前应该已经学了一部分,所以一开始,老师就完全放开,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自己读诗后的理解和感受。一开始,学生很拘束,都不举手 ,也不敢发言。李老师也不着急,就那么耐心地等,等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站起来。教室里一片寂静,绝对是那种针掉在地上也能听见声音的安静。终于,一个学生胆怯地站起来了,声音不高,语意也不够连贯,啃啃巴巴,有些不知所言。但是李老师没有否定这个孩子,反而给了孩子极大的肯定,并鼓励其他孩子向他学习,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朋友啊,你一定想不到,一个唯唯诺诺的学生,因为紧张而表达不流畅的学生会得到老师的表扬时内心受到怎样的鼓舞。你也不会想到,在李老师耐心的等待和鼓励中,第二个、第三个孩子相继站起来,课堂由沉寂开始变得活跃了。你更想不到的是,就着学生的回答,李老师恰当切入,及时的点拨、鼓励和肯定,让每个孩子都愿意开口说话了。课堂上到最后,铃声响了,学生还意犹未尽,高一的学生了,竟然还像小学时那样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这些学生进校才不到二十天,可能连什么叫生成都没搞明白,就被拉进了生成语文的课堂。短短二十天,从最初的一言不发到渐渐的畅所欲言,这个可喜的变化已足够惊人了。

        李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眼里和心里只有学生,他充满激情的每一句话都是为了肯定、激励学生。当他走近我的时候,一手拿着书,另一只手还在激动地打着手势,我无意间抬头一瞥,看到了他手里的课本。李老师的课本,绝对是我见过的批注最多、最细的课本,密密麻麻,见缝插针,却密而不乱,各版块知识之间的互联都用序号作了标注。那一刻,我恍然大悟:难怪他敢接纳一个完全陌生的人进他的课堂听课,敢彻底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原来,虽然没有预设,但李老师是做足了各种预备后才开的课,早就成竹在胸,胜券在握了呀。那一刻,忽然被李老师的严谨细致和率真纯粹感动了:不打无准备的仗,上台前的每一分钟都在备课,这样的课,经得起任何人、任何时间的推敲和考验,又何须惧怕我一个无名小卒的造访?

        这样的语文课,听一节怎么过瘾?我当下和李老师约定,只要有时间和机会,一定会再来听他的生成语文课。

        回到宾馆,我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兴奋地跟班里的其他老师大谈自己的听课感悟。大家听了也很激动,纷纷叮嘱我下次再去听时一定要叫上她们。短短两天,要求和我一起去听课的老师就达到了二十一人。这事不知怎么就传到了我们首席专家史成明教授的耳朵里,他佯装生气的样子说:“为啥不叫我,算我一个啊,我也想去听听李老师的生成语文课。”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 ,课还没听,整个班里已经被这个预约的消息掀翻了。

        2014年9月21日,我清楚的记得我们一行二十四人一起涌进教室的场景:教室原本就不大,再加上我们听课的学员和史成明教授,教室后面已经难以下脚,密不透风了。

        我们的听课阵容有点大,把学生吓懵了。为缓解气氛,李老师让孩子们转过身,看看有多少老师在听课,然后说:“之所以让大家看看听课的老师有多少,是希望你心里有个底,不至于过度紧张。而且我想说,你们不用紧张,这些老师是来看我怎么上课的,你们该干嘛继续干嘛,啥都不用想,有想法只管表达就是。”说完,又调侃了一句:“如果你还紧张,就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好世界。”确信学生不紧张之后,他才开始上课。

        我以为,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李老师多少是要顾及我们的存在,至少会来一个精彩的开场白的。岂料和上次开课一样,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上一堂课最后十分钟,有四个小老师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做了分析和点评,真正达到了老师期望的状态:千帆竞发。这堂课请大家对他们的表现谈谈自己的看法。短暂的沉默之后,几个学生相继站起来,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针对一个学生独到的观点,李老师两眼放光,激动不已地说:“你和他想法不一样,你颠覆了她的看法,很好!我们的课堂就是要敢于创新,有自己独道的见解。”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多,到让孩子们自由创作,以“面朝……,……”的句式仿写的时候,孩子们思维的火花已被完全点燃,星星点点,如一个又一个火把,把整个课堂映照得熠熠生辉。

        那一刻,我真切的感觉是:李老师的语文课堂沸腾了!

        等到学生的创意表达差不多的时候,李老师话锋一转,抛出一个新的话题:面朝你满意的地方,构建好你理想的一间小屋,你想邀请哪些人进来?这个话题很有意思,于是孩子们叽叽喳喳的畅所欲言:孔子、庄子、李白、苏东坡、陶渊明.......课堂又一次被点燃了。

        关于海子的死,众说纷纭。为了从正面引导孩子心怀美好,追求幸福,李老师先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用自己别具一格的解读结束整堂课。他动情的说:“海子是一位善良、真诚的诗人,他背朝我们,决绝而去,然后又调转头来,为每一个人祝福。每读到此处,我都会感动得落泪,因为海子的心终究是孤独的,现实里没有他想要的美好,他祝福生活里的每一个人:幸福给你们,我寻找另一种生活,现实里得不到,我就到天国去寻找。于是,转过身,他断然离去,自杀了。”

        课堂如急刹车一般戛然而止。谁也不忍破坏这份安静背后内心的思潮翻滚。铃声响起,起初是一片寂静,但很快,掌声雷鸣般响起。那一刻,我落泪了。迷蒙的泪眼中,我眼前分明出现了美丽的幻境:一望无际的大海,水天相接的开阔,我正迎着风 ,面朝大海,看见春暖花开……

      不知道人的一生会有多少次这样美丽的际遇:偶然的相逢,因课堂而相互交集,一颗赤子般的教育情怀,激活了课堂,也点燃了所有人思想的火花。如绽放的烟花,思想碰撞的那一刻虽然短暂,却惊艳了那段时光。那一刻,我困惑已久的心豁然开朗:一堂好的语文课,不在于老师讲得多好,表演得多真,而要看学生的心弦是否被拨动,思维的火花能否相互碰撞,在交流与研讨中走向更高更深处,激起更灿烂的星火。

        10月,我们完成三个月的国培,准备返疆。刚刚踏上归途,就收到李仁甫老师的短信:你在哪?我的专著出版了,送你一本,请你斧正。我回复信息说我已经离开盐城了。李老师说:“没关系,我寄给你,希望对你教学能有帮助。”我回到新疆后的半个月后,李老师的书就寄到了。淡蓝色的封面,像一片蓝色的大海,我打开书,认真解读李老师写下的文字:“所有的树木花草苏醒,才有真正绚丽的春天。所有的星星在闪烁,才有真正浪漫的夜晚。所有的人发挥主体性,才有真正的课堂生成。”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站上讲台,他全身心投入,为学生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只为开启学生的思维,迎接课堂不可预约的精彩。手捧书本,我好似捧着李仁甫老师沉甸甸的赤子之心,淡淡的墨香里,我的记忆又一次回到李老师的课堂,回眸处,是他守望课堂的深情。

        在李仁甫老师的启迪和引领下,我开始在自己的课堂上关注生成。开始尝试着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有好几次,我为课堂上学生出色的表现欣喜万分,也为自己大胆地放手庆幸不已。新初一后半学期,我开始尝试让孩子们做小老师,合理分工,各尽其职,合作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我原以为孩子们还小,教学过程中会漏洞百出,结果没想到,上台的小老师们有的维持纪律,有的负责板书,有的制作课件,有的专门讲解,有的设计作业,配合的极其默契,把我所有担心的问题都逐一解决了。

      大胆尝试了生成课堂教学模式后,我深信不疑: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不能缺少生成,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语文课堂,生成,是他的必由之路。

        我知道,大气、开放的生成课堂,对老师的要求极高,要真正落实,仅靠勇气还不够,更多的需要我们用丰厚的语文素养去支撑,用灵活的教育机智去驾驭。对我而言,践行生成语文,是对自我的极限挑战。但我坚信:生成课堂,能把我们的语文课堂引向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在那里,我能遇见更好的自己,也能更好的成就学生。只因如此,我决定义无反顾的走向生成,用我全部的勇气和智慧,迎接生成课堂。

        再回首,往事如昔,和李仁甫老师的这段际遇,成为我生命里最美好的遇见。我用深情的笔记下这段相逢,是想告诉更多的教育同仁: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我。如果你的生命中也遇到这样的贵人,请你务必珍惜,请你跟上他的步伐,牢记初心,和他一起继续风雨兼程。




作者简介

        朱永君,女,汉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市第五中学语文教师,塔城地区杨建梅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室成员,自治区杨健梅初中语文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成员。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研标兵,第五届十大名师,塔城地区首届名师,自治区第二届教学能手。曾获县级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自治区首届初中语文精品课大赛一等奖、录像课一等奖。全国第六届初中语文基本功大赛课例、论文二等奖。承担地区级、自治区级、国家级课题数项,已结题四项。


查看全部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