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的文言文
1. 蒲松龄有哪些文言文 《促织》 译文: 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游戏,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 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 县官又把供应的差事派给各乡的里正。于是市上的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起来,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 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就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人,长期未考中秀才。 为人拘谨,不善说话,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的差事。他想尽方法还是摆脱不掉(任里正这差事)。 不到一年,微薄的家产都受牵累赔光了。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没有抵偿的钱,忧愁苦闷,想要寻死。 他妻子说:“死有什么益处呢?不如自己去寻找,也许还有万一找到的希望。”成名认为这些话很对。 就早出晚归,提着竹筒丝笼,在破墙脚下。荒草丛里,挖石头,掏大洞,各种办法都用尽了,一直没有找到。 即使捉到二、三只,也是又弱又小,不合规格。县官定了限期,严厉追逼,成名在十几天中被打了上百板子,两条腿脓血淋漓,连蟋蟀也不能去捉了,在床上翻来覆去只想自杀。 这时,村里来了个驼背巫婆,(她)能借鬼神预卜凶吉。成名的妻子准备了礼钱去求神。 只见红颜的少女和白发的老婆婆挤满门口。成名的妻子走进巫婆的屋里,只看见暗室拉着帘子,帘外摆着香案。 求神的人在香炉上上香,拜了又拜。巫婆在旁边望着空中替他们祷告,嘴唇一张一合,不知在说些什么。 大家都肃敬地站着听。一会儿,室内丢一张纸条出来,那上面就写着求神的人心中所想问的事情,没有丝毫差错。 成名的妻子把钱放在案上,像前边的人一样烧香跪拜。约一顿饭的工夫,帘子动了,一片纸抛落下来了。 拾起一看,并不是字,而是一幅画,当中绘着殿阁,就像寺院一样;(殿阁)后面的山脚下,横着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长着一丛丛荆棘,一只青麻头蟋蟀伏在那里;旁边有一只癞蛤蟆,就好像要跳起来的样子。她展开看了一阵,不懂什么意思。 但是看到上面画着蟋蟀,正跟自己的心事暗合,就把纸片折叠好装起来,回家后交给成名看。 成名反复思索,莫非是指给我捉蟋蟀的地方吗?细看图上面的景物,和村东的大佛阁很相像。 于是他就忍痛爬起来,扶着杖,拿着图来到寺庙的后面,(看到)有一座古坟高高隆起。成名沿着古坟向前走,只见一块块石头,好像鱼鳞似的排列着,真像画中的一样。 他于是在野草中一面侧耳细听一面慢走,好像在找一根针和一粒小芥菜子似的;然而心力、视力、耳力都用尽了,结果还是一点蟋蟀的踪迹响声都没有。他正用心探索着,突然一只癞蛤蟆跳过去了。 成名更加惊奇了,急忙去追它,癞蛤蟆(已经)跳入草中。他便跟着蛤蟆的踪迹,分开丛草去寻找,只见一只蟋蟀叭在棘根下面,他急忙扑过去捉它,蟋蟀跳进了石洞。 他用细草撩拨,蟋蟀不出来;又用竹筒取水灌进石洞里,蟋蟀才出来,形状极其俊美健壮。他便追赶着抓住了它。 仔细一看,只见蟋蟀个儿大,尾巴长,青色的脖项,金黄色的翅膀。成名特别高兴,用笼子装上提回家,全家庆贺,把它看得比价值连城的宝玉还珍贵,装在盆子里并且用蟹肉栗子粉喂它,爱护得周到极了,只等到了期限,拿它送到县里去缴差。 成名有个儿子,年九岁,看到爸爸不在(家),偷偷打开盆子来看。蟋蟀一下子跳出来了,快得来不及捕捉。 等抓到手后,(蟋蟀)的腿已掉了,肚子也破了,一会儿就死了。孩子害怕了,就哭着告诉妈妈,妈妈听了,(吓得)面色灰白,大惊说:“祸根,你的死期到了!你爸爸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孩子哭着跑了。 不多时,成名回来了,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像盖上冰雪一样。怒气冲冲地去找儿子,儿子无影无踪不知到哪里去了。 后来在井里找到他的尸体,于是怒气立刻化为悲痛,呼天喊地,悲痛欲绝。夫妻二人对着墙角流泪哭泣,茅屋里没有炊烟,面对面坐着不说一句话,不再有一点生趣。 直到傍晚时,才拿上草席准备把孩子埋葬。夫妻走近一摸,还有一丝微弱的气息。 他们高兴地把他放在床上,半夜里孩子又苏醒过来。夫妻二人心里稍稍宽慰一些,但是孩子神气呆呆的,气息微弱,只想睡觉。 成名回头看到蟋蟀笼空着,就急得气也吐不出,话也说不上来,也不再把儿子放在心上了,从晚上到天明,连眼睛也没合一下。东方的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他还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发愁。 他忽然听到门外有蟋蟀的叫声,吃惊地起来细看时,那只蟋蟀仿佛还在。他高兴得动手捉它,那蟋蟀一跳就走了,跳得非常快。 他用手掌去罩住它,手心空荡荡地好像没有什么东西;手刚举起,却又远远地跳开了。成名急忙追它,转过墙角,又不知它的去向了。 他东张西望,四下寻找,才看见蟋蟀趴在墙壁上。成名仔细看它,个儿短小,黑红色,立刻觉得它不象先前那只。 成名因它个儿小,看不上。(成名)仍不住地来回寻找,找他所追捕的那只。 (这时)墙壁上的那。 2. 狼 蒲松龄的文言文三篇的翻译 狼三则 - 蒲松龄 其一 原文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ū,忽然)一狼来,瞰(看,窥视)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狼)少却(退);既走,(狼)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肉者,不如姑悬诸树而蚤(早)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 屠即径归。昧爽(拂晓,黎明)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 逡巡(因有所顾虑而徘徊)近之,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革(皮)价昂,直(价值)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遭遇祸患)之,亦可笑矣。 译文 从前,有个屠夫卖肉回来,天色已经晚了。就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 狼不断的窥视着屠夫担子中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夫走了好几里路。屠夫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在狼的面前晃了晃,想把狼吓跑。 狼看见了屠刀,一开始被吓了一下,往后退了几步,可是等到屠夫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于是屠夫就想,狼想要的是担子里的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等明天早上再来取肉。 于是屠夫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尖把肉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就这样,狼就停下来不再跟着屠夫了。 屠夫就回家了。第二天黎明,屠夫前去取肉,远远的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于是感到非常害怕。 焦虑地在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只死狼。(屠夫)抬起头来仔细观察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已经刺穿了狼的上颚,那个形状就好像鱼儿咬住了鱼钩。 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银子呢。于是屠夫就得到了这张狼皮,发了一笔小财。 爬上树去找鱼,狼的遭遇太可笑了! 编辑本段其二 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 有个屠夫夜深了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屠夫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紧紧跟随着。屠夫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面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了上来。 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仍然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这屠夫。 屠夫困窘不已,担心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回头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麦秸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丘。屠夫于是奔过去靠在麦秸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夫。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正要上路,转到麦秸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麦秸堆里打洞,企图从暗道进入从后面攻击屠夫。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 *** 和尾巴露在外面。 屠夫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这只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迷惑敌人的。 狼也太狡猾了,但不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添笑料罢了。 辨正 “其一/犬坐于前”中“犬”为“像狗一样”,作状语,非主语,准确翻译为“其中一条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所以节奏划分对于理解本文至关重要。 如若节奏划分错误,则会产生误解,认为“其中一条狗对坐在前方”。简而言之,学习文言第一步应为节奏朗读,以初步感悟文意。 编辑本段其三 原文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但思无计可以死之。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 译文 有一个屠夫,晚间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临时住房,他就跑进去埋伏在里面。 恶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爪子。屠夫急忙抓住狼爪,不让它离开。 但是没有办法可以杀死它。只有一把不满一寸长的小刀子,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 (屠夫)用力吹了一阵儿,觉得狼不怎么动了,才用带子把狼腿捆起来。出去一看,只见狼浑身膨胀,就像一头牛。 四条腿直挺挺地不能弯曲,张着大嘴无法闭上。于是把它背回去了。 (如果)不是屠夫,谁有这个办法呢?三个故事都出在屠夫身上。 3. 蒲松龄的文言文义犬 原文: 周村有贾某,贸易芜湖,获重资。赁舟将归,见堤上有屠人缚犬,倍价赎之,养豢舟上。舟人固积寇也,窥客装,荡舟入莽,操刀欲杀。贾哀赐以全尸,盗乃以毡裹置江中。犬见之,衷嗥投水;口衔裹具,与共浮沉。流荡不知几里,达浅搁乃止。犬泅出,至有人处,狺狺哀吠。或以为异,从之而往,见毡束水中,引出断其绳。客固未死,始言其情。复哀舟人,载还芜湖,将以伺盗船之归。登舟失犬,心甚悼焉。抵关 三四日,估楫如林,而盗船不见。适有同乡估客将携俱归,忽犬自来,望客大嗥,唤之却走。客下舟趁之。犬奔上一舟,啮人胫股,挞之不解。客近呵之,则所啮即前盗也。衣服与舟皆易,故不得而认之矣。缚而搜之,则裹金犹在。呜呼!一犬也,而报恩如是。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译文: 周村有个人贾某,在芜湖那做生意赚了大钱,雇了一艘小船将要回家。在渡口时看到堤上有个屠夫绑着一只狗(准备杀它),贾某于是出双倍价钱把那只狗卖了下来,把那只狗养在船上。(岂知)那船夫是个惯匪,看到贾某身上的财物(起了贪念),的把船划到蒹葭、芦苇丛生的僻处,拿起刀(准备要)要杀他。贾某哀求他赐自己一个全尸,强盗于是用毛毡把他裹起来,抛入江中。贾某原先救的那只狗看见了,哀叫着也跳入了江中;用口咬着裹着贾某的毛毡,和它一起浮沉。这样也不知漂流了多远,终于搁浅了。狗从水里爬出来,不停的哀叫。有些人看了,十分奇怪,于是跟着狗一起走,看见了毛毡搁在水中,于是把它拉上岸来,割断绳子。贾某居然没死,(他)把当时的情形告诉了救他上来的那些人。哀求船夫将他载回芜湖,以等候那强盗的船回来。贾某上了船后,发现救他的那只狗不见了,心里十分悲痛。到了芜湖三四天,商船十分多,就是不见原来那强盗的船。刚好有个同乡商人将和他一起回家,突然那只狗出现了,朝着贾某大叫,贾某大声喝它也不走。贾某于是下船来追那狗。那狗跑上一艘船,咬着一个人的大腿,那人打它,它也不松口。贾某走上前去呵斥它,突然发现那狗咬的人就是先前的那个强盗。(因为)他的衣服和船都换过了,所以认不出来。于是把他绑起来,搜他的身,发现(自己的)那包财物还在。呜呼,一只狗,为了报恩而这样做。世上那些没良心的人,跟这只狗相比也得羞愧啊。 4. 初一前学的蒲松龄的文言文 山市 原文 奂(huàn )山山市,邑(yì)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yuán)睥(pì)睨(nì),连亘(gèn)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mǎng)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shǔ),楼愈高,则明愈小;数(shǔ)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xiè)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yú)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suì)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译文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天)孙禹年公子和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不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青绿色的瓦,屋脊高高翘起,这才明白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上面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像一座城市。城中有的像楼阁,有的像厅堂,有的像牌坊,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朗,之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大开着,每层楼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楼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数不清它的层次。(低层)楼上的人们来往匆匆,有的人靠着(栏杆),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为豆粒一般大小,最终什么也看不见了。 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和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 5. 《促织》是否选自我国清代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本文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简称《聊斋》. 作者蒲松龄,山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从小热衷功名,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共16卷,431篇.“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志异”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就是记述花妖狐鬼及其他一些荒诞不经的奇闻异事.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奇闻异事?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作者以唐传奇体,通过这些离奇虚幻的故事,大胆地揭露社会多方面的黑暗现实,便于赞美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樊篱的精神,也便于抒发作者自己的满腔“孤愤”.至于艺术特色,则诚如鲁迅先生说的:“用传奇之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传奇,指唐代传奇小说)它代表了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促织》是《聊斋》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蒲松龄著书的文言文翻译
1. 文言文《蒲松龄著书》如何翻译 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 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瓷甑,中贮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 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 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 如是二十余寒暑,此湖方告讫,故笔法超绝。 【译文】 传说蒲松龄先生住在乡下,景遇落魄没有伴偶,性格特别怪僻,当村中孩子的私塾先生,家中贫穷,自食其力,从不向别人求助。 创作这本书时,每到清晨就拿一个大磁罂,里面泡着浓茶,而且还预备一包烟草,放到行人大道旁,地上垫着芦席,(先生)坐在上面,烟和茶放在身边。见行人经过,一定强留他们和自己谈话,搜集奇说异闻,让对方知道什么就谈什么;渴了就给行人喝茶,或者奉上烟,一定让对方畅谈才可以。 每听说一件有趣的事,回到家里就加工润色。就这样经过二十多个严寒酷暑,这本书才完成。 所以他的笔法非常绝妙。 希望能对您有帮助!有疑问请追问。 满意的话顺便采纳下~。 2. 蒲松龄著书 怎么翻译 传说蒲松龄先生住在乡下,境遇落魄没有伴偶,性格特别怪僻,当村中孩子的老师(就是私塾老师),家中贫穷自给自足,不求于人。 创作这本书时,每到清晨就拿一个大磁罂,里面装着苦茶,而且还拿一包淡巴菰(一种烟),放到行人大道旁,下面垫着芦衬,坐在上面,烟和茶放到身边。见行人经过,一定强留他们和自己谈话,搜罗奇妙的故事和一些奇异的传说,和人聊天的时候知道了这些奇妙的故事;渴了就给行人喝茶,或者奉上烟,一定让(那些行人)畅谈才可以。每听说一件好玩的事,回去用文笔修饰而记录下来。 就这样二十多年,这本书才完成。所以他的笔法非常绝妙。 3. 蒲松龄著书轶事译文 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用笔精确简约,他寓意的地方不着痕迹,他的笔法脱胎于诸子百家的文章,不只是与左丘明和司马迁的文章相当。 传说蒲松龄先生住在乡下,景遇落魄没有伴偶,性格特别怪僻,当村中孩子的私塾先生,家中贫穷,自食其力,从不向别人求助。创作这本书时,每到清晨就拿一个大磁罂,里面泡着浓茶,而且还预备一包烟草,放到行人大道旁,地上垫着芦席,(先生)坐在上面,烟和茶放在身边。 见行人经过,一定强留他们和自己谈话,搜集奇说异闻,让对方知道什么就谈什么;渴了就给行人喝茶,或者奉上烟,一定让对方畅谈才可以。每听说一件有趣的事,回到家里就加工润色。 就这样经过二十多个严寒酷暑,这本书才完成。所以他的笔法非常绝妙。 4. 蒲松龄著书 狼三则 (其一)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ū.忽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狼)少却,及走.(狼)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肉者.不如悬诸树而(明)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拂晓)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疑虑徘徊)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价值)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遭遇)之.是可笑也. (其二)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其三)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流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 5. 蒲留仙著书,全文翻译和启示 蒲松龄在作此书的时候,每天携带一个大瓷器,里面装满浓茶,并带一包烟草,放在行人路过的大道旁,下面用芦席垫着,他自己坐在上面,将烟草摆在席子旁边。见到走路的人经过,必定要拉住(他),和他说话。搜集奇异(的故事),讲说离奇(的事情)。随便(经过的)人们知道什么(都可以);(路人)渴了,则恭恭敬敬地请人喝茶,或恭敬地奉上烟草,一定要使路人尽兴方才让其停止。偶然听到某一件事,回家以后就加以粉饰加工。像这样经历了二十余年,《聊斋志异》这本书才告完成。 启示:要关注生活,感悟生活,不断积累材料,要用认真的态度去润色. 6. 蒲松龄著书轶事译文 有谁知道 啊 急啊 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 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中贮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 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令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 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 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成,故笔法超绝。 (清·邹韬《三借庐笔谈》)蒲松龄自幼聪慧,初应童子试时,便考得县、府、道三个第一。 但八股文的科举要的是中规中矩的人才,像蒲这样不羁的人终难适应。此后他屡试不第,孤愤之下终于绝意仕途,在家乡山东淄博以当乡塾教师苦捱岁月。 相传先生居乡里,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天清晨带一大瓷缸泡好的浓茶,及一包烟丝,来到村口大道旁。 他在柳荫下铺好芦席,看到有人经过,便请他们歇息,请他们抽烟喝茶,与他们谈天说地。每听到奇闻异事,蒲松龄就记在心头,回家后谋篇布局,精心写作,如此这般,化了二十余载寒暑,终于写成了《聊斋志异》这部诡异奇特的千古名著。 7. 蒲松龄作诗(文言文)翻译急 山市山市即山中的“海市蜃楼” 平静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方,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高大楼台、城廓、树木等幻景,称海市蜃楼,又称“蜃景”。 古人归因于蛟龙之属的蜃,吐气而成楼台城廓,因而得名。 海市蜃楼是近地面层气温变化大,空气密度随高度强烈变化,光线在铅直方向密度不同的气层中,经过折射进入观测者眼帘造成的结果。 常分为上现、下现和侧现海市蜃楼。文言文《山市》原文: 作者:蒲松龄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这里说的“山市”,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 它美丽而又奇特,然而好几年也难得出现一次,只有少数幸运儿在偶尔的机缘里能够见到它,而绝大多数人只能望而兴叹。这篇文章是根据目击者的叙述写的,它历历如画地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过程,无论是大笔勾勒或工笔描摹,都能曲尽其妙。 【译文】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 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像是一座城了。 城中有像楼阁的(建筑),有像厅堂的(建筑),有像街坊的(建筑),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忽然刮起大风,飞扬的尘土很广大的样子,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 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剩下一座高楼,直接接触云霄与天河,(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 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 (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 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赏析:统观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1.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这是目击者眼中的画面。 文章还描写了目击者的心理变化:见孤塔时,彼此“相顾惊疑”,表明它是突然出现的,而且跟实景差不多,使人不得不“惊”,但一想到“近中无此禅院”,又不得不“疑”。待到宫殿出现,才悟出原来这是“山市”。 这样写就把读者带到目击者所在的地方了。 以下所写仍是目击者所见画面,但读者在感觉上发生了变化:一切都如同亲见。 2.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 先总写一笔:“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 颇有恢宏的气象。然后分写:“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虽然寥寥数语,却可以诱发读者想像出一幅跟《清明上河图》相似的画卷来。这幅画卷最后在风中消失,又不禁使人感到怅然。 3. *** 阶段:危楼的出现。 因“风定天清,一切乌有”,只剩下一座高接霄汉的危楼,所以楼的形状看得格外清楚,连楼外天空也显现了出来,给人的感觉是距离比先前的城郭缩短了一些。 更为特殊的是,楼上还有来来往往的人,或凭或立,与人世无异,这又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观赏的兴趣。最后写幻景的消失,跟影视中的渐隐镜头颇为相似,又使人感到余味无穷。 结尾一段写山上的“鬼市”,这是补笔,有照应开头的作用,说明奂山这个地方确实能看到这种奇异的现象。 作者介绍:蒲松龄(1640年—1715年),清代著名文学家、短篇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人,蒙古族。 蒲松龄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学识渊博,19岁即考得全县第一名,取中秀才。但以后参加科举考试,屡考不中,尽管其学识名闻乡里,但追求功名却始终没能如愿。 直到71岁,才按例补为贡生(清代对考了一辈子都没有取得功名,而年龄超过七十岁的考生的安。 8. 求《蒲松龄著书轶事》的解释 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 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几近40年,直至71岁时方撤帐归家。 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 9. 翻译文言文 选文】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①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②,中贮苦茗,具淡巴菰③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④。故笔法超绝。 (邹弢《三借庐笔谈》) 【注释】 (1)[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②[罂(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③[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④[蒇(chǎn)]完成。 【练习】 1、解释文中带点的词。 居( ) 于( ) 置( ) 语( ) 是( ) 方( ) 2、比较下列各组词的不同意义。 ①为 为村中童子师( ) ②故 故笔法超绝( ) 凡为足下道者( ) 温故而知新( ) 3、用文的话概述《聊斋志异》的特点: 4蒲松龄“笔法超绝”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提示】 本文叙述了蒲松龄先生写《聊斋志异》时搜集素材的故事。 答案:1。在; 向; 放置; 动词,说话; 这样;才 2.为:担任,动词; 向,介词。 故:所以,副词; 旧的(知识),名词。 3.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 4.长期大量的从民间搜集整理素材 【译文】 蒲松龄在作此书的时候,每天携带一个大瓷器,里面装满浓茶,并带一包烟草,放在行人路过的大道旁,下面用芦席垫着,他自己坐在上面,将烟草摆在席子旁边。见到走路的人经过,必定要拉住(他),和他说话。搜集奇异(的故事),讲说离奇(的事情)。随便(经过的)人们知道什么(都可以);(路人)渴了,则恭恭敬敬地请人喝茶,或恭敬地奉上烟草,一定要使路人尽兴方才让其停止。偶然听到某一件事,回家以后就加以粉饰加工。像这样经历了二十余年,《聊斋志异》这本书才告完成。
蒲松龄《山市》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蒲松龄:山市 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数年恒不一见。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这篇《山市》描写的是奂山(在山东淄博市境内)山市从出现到幻灭的神奇景象,细致入微,引人遐想。“山市”,即海市蜃楼。这是一种由光线在低层空气中经过多次折射而造成的幻景。这种幻景多出现在海洋中、沙漠里,或山头上。景象多种多样,有亭台楼阁、宫殿寺庙、人物车马、飞禽走兽,或整个都市,或一处乡村。古人不了解这种景象产生的科学原理,以为是蜃吐气而造成的,所以称为海市或蜃楼。蒲松龄因在奂山之中见到这种幻景,故称之为“山市”。 这种自然幻景,早在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里就有记载。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更有具体的描绘:“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沈括说是由“云气”而造成,已包含了一定的科学道理。山市存在时间的长短,看风力而定,如果是风定云停,存在的时间就长,一刮大风,便如苏轼《登州海市》所说:“相与变灭随东风”,幻景瞬即散去,无影无踪。 作者从一个固定的视点,即孙公子与同人饮酒的楼上,去观察和描绘幻景由产生到幻灭的过程。先是“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继而,又“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竟然看到了整个城市,而且“历历在目”。忽然间,大风刮起,目前的一切又变得模糊依稀,“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但仔细观看,在依稀中还有高楼一座,直接霄汉。但高楼在逐渐变小变低,直到“如拳如豆,遂不可见”以至完全消失。 《山市》全文只有三百一十多字,文字精炼,形象具体,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既生动地描绘了“山市”从出现到消失的过程,又表现了人们从发现它时“相顾惊疑”的心情到全神贯注仔细观察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也是一个审美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对美的发现,美的创造和美的欣赏。因此,《山市》不仅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而且,它真实地记录着“山市”由生至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蒲松龄山市原文及翻译
蒲松龄山市原文及翻译介绍如下:原文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译文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有名的八景之一,但好几年也难得见到一次。有位名叫孙禹年的公子,同几位志同道合朋友(在)楼上饮酒,忽然看见(奂山)山头有一座孤零零塔耸立起来,高高地插入青天。(大家)面面相觑,惊疑不定,心想附近并没有这么个禅院。没过多久,又出现了几十座高大的宫殿,碧绿色的琉璃瓦,飞翘的殿檐,(人们)这才明白是(出现)山市。不到一会儿,只见一座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不断有六七里长,竟然像一座城市。其中(景物)有像楼一样的,有像厅堂一样的,有像街巷一样的,(一个个)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多得)可以用亿万来计算。忽然,一阵大风刮起,空气中的尘土之大,城市变得隐隐约约。接着,风停了,天空又变得晴朗起来,刚才的一切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直插云霄,这座楼每层有五间,门窗全都是大开着的;每一行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透露出)那是楼那边的天空。一层层地指着数,楼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才如星星一般大了;又往上数,就昏暗得看不分明,没法计算层次了。楼上的人往来匆匆,有靠着的,有站立的,形态各不一样。过了一会,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慢慢地又像平常的高楼一样了,又渐渐地像座高房子,突然间又只像拳头那么大,像豆粒那么小,接着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又听说有起早赶路的人,看见山上有店铺集市(人来人往),和人世间没有两样,所以又叫“鬼市”。
山市是谁写的?
山市即深山中的“山中蜃景”,又称作“鬼市”。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原文:
奂(huàn )山山市,邑(yì)八景之一也,然数(shù)年恒(héng)不一见。孙公子禹(yǔ)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míng),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chán)院。无何,见宫殿(diàn)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yuán)睥(pì)睨(nì),连亘(gèn)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mǎng)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xiāo)汉。楼五架,窗扉 ( fēi ) 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shǔ),楼愈(yù)高,则明渐少。数(shǔ)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àn)然缥缈(piāo)(miǎo),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xiè)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yú)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suì)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sì),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山市》谁写的?拜托了各位 谢谢
山市》是清代“写人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著名讽刺文学家蒲松龄的一篇介绍山中蜃景的妙文。 文章起笔奇特。先介绍山市的奇特:“邑八景之一”,并指出能见到它很不容易,“数年恒不一见”。然后作者笔峰一转,浓墨重彩描绘公子禹年和同人在茶楼上喝茶时“忽见”的山市的美景。作者写得精彩绝伦。他按由晴到阴,由阴到晴,由下到上,由上到下,再由整体到局部,层次分明,生动形象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变幻莫测而又美妙奇特的山间蜃景图。 全文以时间为线索,用“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等表明时间的词语使文章层次分明。同时,作者观察十分细致,描写十分细腻。例如,作者写城郭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真是观察在目,有感于心,倾情于笔,绘形于纸,令人叹服。特别是写“风定天清”后所见的一座“危楼”,更是妙绝。作者用一特写镜头,将其定格,写得十分细致。既写了其高度“直接霄汉”,又写了“楼五架”上“皆洞开”的“窗扉”,再写了楼上一行“五点明处”的“楼外天”。同时,作者还将它与第八层所见的“明”作对比描写:而“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观察是何等的细致,描写是何等的细腻,接着,作者写楼上往来的人们“或凭或立,不一状”。真是人入楼,人如画,人楼一体,人景交触。然后再写楼由高变低直至“不可见”的情景。结尾,作者再附写一笔早行者所见的鬼市的传闻,与上文遥相辉映,更进一步证明山市的真实可信。全文观察细致入微,描写生动传神。好一幅美妙的山间蜃景图,好一幅奇绝的人间风景画啊!真乃妙笔生花,蜃景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