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都护歌·李白》原文与赏析
李白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系磐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李白长期生活在士大夫们中间,对于劳动人民生活的接触和体验是不足的,因此,有关这种题材的作品数量极少。但在这少数作品中,也表现出他对劳动者真挚的感情。《丁都护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丁都护歌》属于乐府旧题,系由宋武帝“丁都护歌”转变而来,曲调凄切。李白以此来写纤夫之苦,可谓再恰当不过。首二句“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是说从云阳乘船北上远行,运河两岸商贾云集,市场繁荣。这两句不仅点明了地点,渲染了气氛,而且为下文作了铺垫。从“吴牛喘月时”至“心摧泪如雨”六句,具体描写纤夫们拖船之艰难,生活之困苦,心境之悲切。“吴牛”即吴地的水牛。据《世说新语·言语》刘孝标注“南土多暑而此牛畏热,见月疑是日,所以见月则喘”。“吴牛喘月时”,巧妙地点出了纤夫拖船的时间是在赤日炎炎的夏天。“拖船一何苦”,表现了诗人对纤夫们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说明了纤夫们劳动条件的艰苦:在如此繁重的劳动压力下,口渴时却只能饮用象泥浆一样的河水。处此情境,他们内心该有多么痛苦啊!于是诗人进一步写道: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这凄切哀怨的歌声,摧人心肝,揪人肺腑,怎能不叫人伤心落泪呢!以上六句,诗人用极其精炼而又形象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悲惨的图画:一群衣衫褴褛的拉纤者,肩负着纤绳,赤着脚,喘着气,汗流满脸,一步一颠,在运河岸边艰难地行进。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系”一作“凿”,这里是搬、拉的意思。“磐石”是坚硬而牢固的石头。从全诗看来,这里可能是指太湖石,太湖石是园林建筑的材料,唐代已经采用它来建造园林了。所以这诗很可能是写官府强征民夫、采运太湖石的事。“君看石芒砀”,“芒砀”是芒山和砀山的合称,在安徽境内。“石芒砀”,谓石之大且广,采之不竭,运之难尽也。“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这一撼人心魄的感叹,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推向极点,把对纤夫们痛苦生活的描写,推向 *** 。 这首诗的创作风格深沉凝重,质朴悲壮,与李白诗的主体风格颇有差异。正象杜甫《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诸句一样,李白此诗也是一唱三叹: “拖船一何苦”,“心摧泪如雨”,“掩泪悲千古”。这充分地表现了李白正视社会现实,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人道主义精神。李白在采用“记实”手法的同时,不少地方仍旧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比如“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等。 落笔沉痛,含意深远,此李诗之近杜者。(《唐宋诗醇》)
李白《丁都护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丁督护》古诗全文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丁督护》古诗赏析 《丁督护》系南朝乐府旧题,属《清商曲·吴声歌》。据《宋书·乐志》,南朝宋高祖刘裕的女婿徐逵为人所杀,府内直督护丁旿办理丧事,丁回来后,徐妻(刘裕长女)向他询问殡殓情况,每问辄叹息一声“ 丁督护 ”,其声哀切,后人因其声而制曲,名为“ 丁督护 ”。李白此诗借用旧题,另创新意,深刻地描写了拖船纤夫的苦难生活。 首二句交待地点、事件,设置特定环境,让下文纤夫们的苦难生活在这商贾云集的富庶之地展开,从而形成贫富间的鲜明对比,同时,“ 上征 ”点明是逆水行船,与下文“ 拖船一何苦 ”相照应。“ 吴牛 ”乃江淮间水牛,“ 此牛畏热,见月疑是日,所以见月则喘 ”(《世说新语·言语》),这里,作者化用典故,恰到好处地点出时令——盛夏季节,突出强调拖船之“ 苦 ”。“ 苦 ”前加“ 一何 ”,增强感叹意味,说明苦已至极:由人拉船本是苦事,何况这是逆水而上?更何况这是烈日炎炎的酷暑盛夏?由于是盛夏,久旱不雨,河流变浅,拖船前行便一发吃力,纤夫们必定是大汗淋漓,口干舌焦。此时此刻,他们最需要的是一杯解渴的清水,然而,“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急需解渴却无水可饮,忍着干渴还得拖船,则拖船之苦何其极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悲苦的生活加上哀切的音调,则纤夫心境之凄楚可想而知。 “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 ”,宕开一笔,从采石方面着眼,进一步刻划纤夫们濒临绝望的心境。“ 万人 ”,极写人数之众,人众则所采盘石必多,石多则势难全运而达于江边,无法达到而又必须达到,这就是纤夫的悲剧命运。对此,谁能不为之一洒同情之泪呢?“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这既是作者的沉重叹喟,又是纤夫们的绝望呼喊:看一看吧!如此巨大而众多的石头堆积如山,“ 千古不绝,则千古尝为民累,有心者能不睹之而生悲哉! ”(王琦辑注《李太白全集》) 全诗格调沉重,集叙事、抒情于现实生活的客观描绘之中,抽茧剥蕉,层层深入,“ 落笔沉痛,含意深远,此李诗之近杜(甫)者 ”(《唐宋诗醇》)。。
吴牛喘月是什么意思
吴地(江淮一带)天气炎热,水牛怕热,看到月亮误以为是太阳,就大口喘气。1、比喻因害怕某一事物,以至见到类似的事物就害怕。2、形容天气十分炎热,或气喘得厉害。此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臣犹见牛,见月而喘。”《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晋武帝司马炎手下有一名叫满奋的臣子,他很有学问,为人也谦和。晋武帝对他非常器重,经常召见他进宫商议国事,他也因而受到不少同僚的羡慕。但满奋从小生长在温暖的南方,特别怕冷,尤其到了冬天,更是把西北风看得像猛虎一样。而洛阳地处北方,冬季严寒而漫长,这让满奋苦不堪言。一天,晋武帝召见满奋,他知道满奋畏寒,就命人在北窗下立了一扇结识的屏风。因为屏风是用琉璃做的,所以看上去好像只是一个空架子,风随时都可能吹进来把人卷跑。满奋顶着风,好不容及进了宫。晋武帝赐坐后,一个侍臣把椅子放到北窗下,满奋望着椅子,又望了望北窗,听着风拍打窗棂的声音,不由寒从心起,浑身打颤。他局促地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坐吧,怕冷风吹,不做吧,恐怕对上不敬。晋武帝看到满奋那左右为难的样子,大笑说:“你就放心坐下吧,那是琉璃屏风,挡风效果更好。”满奋这才松了口气,同时又很不好意思,就自我解嘲道:“我就像吴地的水牛,疑心太重,以致于看到月亮就吓得直喘气。
吴牛喘月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吴牛喘月是什么意思 吴牛喘月
注 音wú niú chuǎn yuè
解释: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牛指江淮一带的水牛,吴地天气多炎暑,水牛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也形容天气十分酷热。
问题二:吴牛喘月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吴牛喘月
wú niú chuǎn yuè
?
释义?
吴地的水牛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因此便自以为热,气喘不已。#语本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后来也用「吴牛喘月」转而比喻人见到曾受其害的类似事物,而过分惊惧害怕。也用来形容天气酷热。
参考:?喘月吴牛近义:?谈虎色变,?惊弓之鸟反义:?处变不惊
典源说明?
水牛原产于我国长江、淮水流域一带,生性怕热,所以夏天时喜欢泡在水中或待在树荫下休息。因为太阳的热力实在太过强烈,水牛深受其苦,因此有时在晚上看见月亮,误以为是太阳已经出来,气温又要升高,而被吓得气喘吁吁。所以在汉代应劭的《风俗演义.佚文》中便有「吴牛望月则喘」之语。后来「吴牛喘月」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人见到曾受其害的类似事物而过分害怕惊惧。也用来形容天气酷热。在《世说新语》中有一个关于「吴牛喘月」的故事。晋武帝的臣子满奋很怕冷,有一次他看到琉璃窗外头的寒冷景象,即使知道琉璃窗很厚实,不会透风,仍不由得打起寒颤。武帝看到了就笑他,满奋便很不好意思地回答:「我像吴牛一样,只要见到了月亮就会气喘吁吁。」
典源?
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1>
吴2>牛望月则喘,使之苦3>于日,见月怖,亦喘之矣。
注解:典故或见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吴:指长江、淮水一带的地区。苦:痛苦。
吴牛喘月
问题三:蜀犬吠日与吴牛喘月,有何异同? 蜀犬吠日原指四川因多雾,狗很少看见太阳,所以看见太阳就不停吠叫。比喻人少见多怪,自我封闭。而吴牛喘月原指吴地的水牛害怕太阳的酷热,看见月亮疑为太阳。比喻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
问题四:吴牛喘月,是什么生肖? 猴
问题五:吴牛喘月是什么生肖 答案可能是虎吧 吴牛指的是牛 喘月指的是兔子 那就是中间的虎
问题六:吴牛喘月,牛衣对泣是什么意思 吴牛喘月 耗时:0ms 洪恩在线
拼音: wú niú chuǎn yuè
解释: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臣犹见牛,见月而喘。”《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例句: ~时,拖船一何苦。(唐・李白《丁都护歌》)
牛衣对泣
出处
《汉书・王章传》
为诸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
释义
比喻读书人困苦凄凉的遭遇,或夫妻共度穷困。
故事
西汉时的王章字仲照;家里非常贫穷,年轻时在长安大学 中求学,和妻子住在一起
,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 有一次,他生病,没有被子,只好盖用乱麻和草编织的像
蓑衣一 类的东西。这是当时给牛御寒用的,人们称它为“牛衣”。王章蜷缩在 牛
衣里,冷得浑身发抖。 王章以为自己快死了,哭泣着悲戚地对妻子说:“我的病很
重, 连盖的被子都没有。看来我就要死去,我们就此诀别吧! 妻子听了,怒气冲
冲地斥责他说:”仲卿!你倒是说说,京师朝廷 中的那班贵人,他们的学问谁及得
上你?现在你贫病交迫,不自己发 奋,振作精神,却反而哭泣,多没出息呀! 王章
听了这席话,不禁暗自惭愧。病愈后,他发奋读书,终于当 了官。他当官后,直言
敢谏,有一次,他准备上书指斥大将军工凤专 权。他的妻子怕他丢了官,劝阻说:
“一个人要知足,难道你忘记当年 穿了牛衣哭泣的情景了吗? 王章不同意妻子的
说法,对她道:“这不是你们妇女所能懂得的事” 他坚持控告王凤,结果反被王凤
陷害,获罪下狱死去。
问题七:吴牛喘月,是什么意思 吴牛喘月
注 音wú niú chuǎn yuè
解释: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牛指江淮一带的水牛,吴地天气多炎暑,水牛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也形容天气十分酷热。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问题八:吴牛喘月是什么生肖 兔肖
吴牛喘月意思是什么
吴牛喘月的原义是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见到曾受其害的类似事物而过分害怕惊惧,或形容天气酷热。拼音:wú niú chuǎn yuè解释: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牛指江淮一带的水牛,吴地天气多炎暑,水牛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也形容天气十分酷热。成语典故:甘露五年(公元260年),司马昭杀魏帝曹髦,另立曹奂为帝,自封晋公,后加晋王。司马炎为司马昭长子,公元265年5月被封为晋王太子。从历史记载上看,满奋还是个很不错的人,很有才学,也很清高。但他有个毛病,就是怕冷。怕到了何种地步?据说一遇刮风下雨,就里三层外三层地穿,缩脖子笼手,生怕捂得不严实。再说谈话的宫殿,北面的窗户上装的都是琉璃,琉璃锃明透亮,视若无物。满奋以为窗户上啥也没有,浑身不自在起来,好像外面的冷风已经从窗户刮了进来,钻到了他的衣服里。他心神不安的样子很有趣,引得司马炎哈哈大笑。满奋明白窗户很严风根本刮不进来后,不好意思起来,红着脸解释道:“我就像南方怕热的水牛,看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忍不住就喘起气来了。”
吴牛喘月意思是什么
题库内容:吴牛喘月的解释吴 地之牛畏热,见月疑日而气喘。《太平御览》卷四引 汉 应劭 《 风俗 通》:“ 吴 牛望见月则喘;使之苦於日,见月怖,喘矣!”后遂用作典故。(1) 比喻 因疑似而惧怕。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 言语 》:“ 满奋 畏风,在 晋武帝 坐;北窗作 琉璃 屏,实密似疎, 奋 有难色。帝笑之, 奋 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2) 形容 酷热 难当。 词语分解 吴牛的解释 吴 地的水牛。 唐 刘商 《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诗:“身骑 吴 牛不畏虎,手提蓑笠欺风雨。” 宋 陆游 《秋怀》诗:“典琴沽市酿,卖剑买 吴 牛。” 清 陈维崧 《减字 木兰 花·酷暑 马上 口占》 喘月的解释 .指 吴 牛望月而喘。 唐 李峤 《牛》诗:“在 吴 频喘月,奔梦屡惊风。”.比喻遇到类似的事物因疑心而 胆怯 、 害怕 。 宋 黄庭坚 《次韵徐文将至国门见寄》 之一 :“便欲扫牀悬麈尾,正愁喘月似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