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
郭沫若(1892—1978),现当代著名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又名郭鼎堂,出生于四川乐山一个中等地主兼商人家庭。1897年入私塾,1906年入乐山高等小学。1907年到嘉定府中学堂读书,后因参加学潮被开除,转到成都高等学堂分设中学读书。1913年东渡日本学医,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19年至1920年之间创作了大量诗歌,1921年出版著名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同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田汉等人成立创造社,为发展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做出了重大贡献。1923年回国,在上海继续从事创造社文学活动。1924年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倡导革命文学。1926年奔赴广州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兼任广东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1927年在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前夕撰写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同年参加南昌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因遭蒋介石通缉,旅居日本10年,从事中国古代史和甲骨文、金文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1937年抗战爆发后回到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奔赴武汉,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1941年皖南事变后,创作了《屈原》等6部历史剧,密切配合抗战宣传。1944年发表《甲申三百年祭》,总结李自成失败的历史教训。抗战胜利后,积极领导、参加民主运动,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发动内战的阴谋。1949年7月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等职。除从事政务、外事活动外,继续坚持戏剧、文学创作。1959年创作了翻案历史剧《蔡文姬》。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从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58年9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主编组品有《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1952年4月9日郭沫若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郭沫若是甲骨学四堂之一:鼎堂。著作如《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青铜时代》《十批判书》 《奴隶制时代》等。在中国上古史和考古学领域中,甲骨学“四堂”的名气无人不晓。唐兰先生对四堂的评价是:殷墟卜辞研究“自雪堂(罗振玉)导夫先路,观堂(王国维)继以考史,彦堂(董作宾)区其时代,鼎堂(郭沫若)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这四堂基本上代表了1949年之前甲骨学研究的历程与成绩,他们的学术贡献及地位亦在伯仲之间,难以权衡出个高低轻重。但若从甲骨学学科理论与体系建设这一角度而论,董作宾先生出力尤多。如果没有他在科学发掘甲骨文与断代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甲骨学这一崭新的学科或许不会如此迅速地从金石学古老的母体中脱胎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