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的出处是什么
出自南宋诗人陈与义所作的《襄邑道中》,全诗原文如下: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白话文意思是春末夏初时节,诗人从京城开封出发到襄邑去,乘船惠济河东行。这天天气晴朗,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将满河春水照得红红的,连船帆也仿佛染上淡淡的红色了。趁顺风,客船船帆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诗人静卧船舱,仰看蓝天白云。满天云朵怎么定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呢?转瞬之间诗人就恍然大悟了:原来白云正默默随我同行,和我一道向东飞去呢。扩展资料这首诗《襄邑道中》是诗人陈与义留存诗篇中流传度较高的一首,作者陈与义被称为“诗俊”,实际上并非是因为取得了与李白杜甫等相同水平的成就,而是因为其是当时“洛中八俊”的一员,其中就包括“诗俊”陈与义、“词俊”朱敦儒和“文俊”富直柔等人。此诗的前两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化用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和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以表达愉悦的心情。作者陈与义用飞花映衬自己,写的是动景,显得风流飘逸。次句写两岸飞花,满堤榆树,一片轻帆,顺风百里,诗人这次远行,非常轻松畅快,心旷神怡。后两句“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是此诗名句,主要是写云。这也是诗人在河南行舟襄邑道中的真实感受。船顺水而下,趁着顺风,百里路程只走了半天,水速是惊人的。写此诗时作者正进京待选,颇潇洒俊逸,有平步青云的美好愿望,因此心旷神怡。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襄邑道中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是什么意思
静止和运动的概念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但是古代有很多人并不了解,诗人也是在作诗时才突然恍然大悟。《襄邑道中》这首诗便体现了相对静止这一概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襄邑道中》宋·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译文两岸原野落花缤纷,将船只都映红,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就到了百里以外的地方。躺卧在船上望着满天白云,它们好像都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前进。作者简介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诗尊杜甫,前期清新明快,后期雄浑沉郁。陈与义号为“诗俊”,与“词俊”朱敦儒和“文俊”富直柔同列洛中八俊。陈与义的诗语言隽永秀丽,形象鲜明,多为爱国怀乡之作,代表作有《送人归京师》、《咏牡丹》、《雨晴》等。
陈与义写的卧看满天云不动是哪一首诗,速告
《襄邑道中》1、原文:《襄邑道中》[ 宋 ] 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2、译文: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 ,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3、作者简介: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陈与义写的“卧看满天云不动”是哪一首诗?
《襄邑道中》1、原文:《襄邑道中》[ 宋 ] 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2、译文: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 ,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3、作者简介: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