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 知识库 芦荟君 2024-11-02 18:24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总结

【 #高一# 导语】说到高一地理必修一,很多同学都会说难很难,的确,相对而言,高一地理必修一是高中地理中最难的一部分,但我们一定要把知识点给吃透。下面是 为你推荐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希望能帮到你。    高一地理必修一宇宙环境知识点整理   一、重点内容分析: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河外星系——总星系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太阳系图: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的分类及各自的成员(地球的普通性)   小行星带的位置   彗星   中心天体:太阳(质量)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的特殊性)   宇宙环境的原因: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   地球自身的原因:适宜的日地距;适宜的体积与质量   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的影响   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   影响:是自然界水、大气、生物循环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太阳能和化石燃料)   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类型太阳活动比较对地球影响   光球层黑子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对气候:降水与黑子数的相关性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讯干扰地球磁场,引起磁暴   色球层耀斑烈的太阳活动显示;但两者常相伴出现,活动周期为11年   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周期   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   周期:1个恒星日   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一、二   昼夜更替   晨昏线的含义、位置   太阳高度的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太阳高度?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0   昼夜更替的周期及意义:1个太阳日(24小时)   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   自西向东自转:地方时东早西晚;每15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   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三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处不偏   影响:风向;洋流;河流两岸冲刷和泥沙堆积状况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   公转方向:同自转相同   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及大致日期   周期:1个恒星年   速度的变化: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   黄赤交角(体现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重视黄赤交角的立体图和平面图:   理解图上重要的点、线、面、角及其关系,并要求会画、会描述   地轴、晨昏线、赤道面、黄道面、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太阳直射光线(点)   黄赤交角与地轴的轨道倾角的关系   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位置的移动——地表太阳辐射量的时间分配变化   明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周期:——以1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   线间往返移动(线上有一次直射;线间有两次直射)   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导致五带范围的什么变化?   “二分二至图”   地球位置及相应的日期和节气、公转方向、地轴指向、近远日点的大致位置、公转速度的变化   10、四季与五带的形成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   同日不同纬度的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降低(二分二至日)   同纬度不同季节的变化:近大远小(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   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   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渐长   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   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以内有极夜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四季的划分:(中纬度明显)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白昼最长的时间为天文夏季   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时间为天文冬季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气环境   一、重点内容分析   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   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   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   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分层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流状况其它特征与人类关系   对流层越高越低对流占3/4大气质量;水汽和尘埃;各纬度层高不一致天气现象   平流层越高越高平流高空飞行;存在臭氧层   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太阳活动干扰短波通讯   3、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   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   (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4、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气压   中心气压水平气流方向垂直气流方向中心天气状况举例其它影响   气旋低北逆南顺向上阴雨亚洲低压沿槽线形成锋面   反气旋高南顺北逆向下晴亚洲高压   锋面气旋(重要!)   要求:图上每一个天气系统的识别;   不同地点所受天气系统的控制及出现的天气现象   8、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因子分析   地理位置   A纬度位置:决定太阳辐射——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原因——决定热量或气温   B海陆位置:   例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温差小,湿度较大;大陆性反之   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形成是由于海陆之间的热力性质的差异   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   特点:双重性质——各纬度、海陆之间水热交换;直接控制某地气候特点(水热状况)   下垫面(地表状况);最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与水源   其它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洋流(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会判断气温降水图;会描述)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   以温定带——月均温在15度以上,为热带气候   月均温最低在0-15度,为亚热带气候   月均温最低在0以下,温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以水定型——热带气候分为四种: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干旱;   热带季风气候:旱雨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旱雨两季   亚热带气候分为两种: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   温带气候分为三种: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   气候成因   季风气候成因:三种季风气候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气候:   地中海气候(副高和西风);热带草原气候(信风和赤道低压)   单一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   气候分布   大陆东岸气候:三种季风气候   大陆西岸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陆内部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9、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现象产生原因污染物危害对策   温室效应燃烧矿石燃料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二氧化碳   海平面上升(原因?)对沿海低地构成直接威胁引起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具体表现?)   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植树造林   臭氧层的破坏使用制冷设备等消耗臭氧物质氟氯烃等太阳紫外辐射增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全球合作,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   酸雨燃烧化石燃料(主要是燃煤);汽车尾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水体酸化,影响鱼类生长乃至死亡;酸化土壤,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   最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如清洁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废气再利用)燃烧低硫煤或其它清洁能源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1.3地球的运动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o。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4)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   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900-该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纬距)。   五、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两地地方时差=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   2区时: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小时,东加西减。T1一T2=N1一N2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T为区时,N为时区序号。   3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4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1800经线重合;在日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1.4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的外部结构   地壳以外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   二、地球内部结构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1)组成岩石的矿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结合成单质或化合物   矿物:岩石构成的的最基本单元,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积聚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   岩石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2)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需注意岩石转换过程中(箭头)作用的名称。推动地壳物质循环的能量: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地球内能)地壳物质的循环   沉积岩   2.2地球表面形态   一、地质作用: 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地球内能)和外力作用(主要为太阳能)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属于外力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1)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   (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   (1)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   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也是内力作用的具体表现,火山爆发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出现断裂和错动。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2.3大气环境   一、大气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   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   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3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四、全球大气环流   (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   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五、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2.4水循环和洋流   一: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   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   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分地表和地下径流)等。   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   ②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③更新陆地水资源。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二:洋流   1洋流的分布   中低纬度海区,副热带环流:   北半球:顺时针旋转大陆东岸为暖流   南半球:逆时针旋转大陆西岸为寒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副极地环流:逆时针旋转。大陆东岸为寒流   大陆西岸为暖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自西向东流,顺时针;冬季自东向西流,逆时针   西风漂流:自西向东环绕南极洲一周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高,降水较多。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   气候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寒流:降温减湿。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低,降水较少。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海洋生物   上升流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   海洋环境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的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航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   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成熟土壤)。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   人类活动: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消极影响—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   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查看全部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