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月夜忆舍弟》 杜甫·唐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急求
月夜忆舍弟_古诗文网
作者: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词句注释
舍弟:家弟。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
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一雁:孤雁。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无家:杜甫在洛阳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
长:一直,老是。不达:收不到。
况乃:何况是。未休兵:此时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2-4]
白话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露水从今夜起显得更凉更白,月亮永远是家乡的最亮最明。
虽有兄弟但都在战乱中离散,个个离家漂泊无法打听音讯。
捎出去的家书常常不能收到,何况战争打了多年至今未停。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是什么意思
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意为: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原诗:《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释义: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赏析:首联:“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戍鼓”指的是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断人行” 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宵禁是古代实行的一种制度,就是说到了晚上人们都不能出门。边秋指的是秋天边远的地方。“一雁”指的是一只大雁。杜甫在这里写到大雁并不只是为了表示季节更替的这种感情,还因为古人用雁行来指兄弟。这里的一只孤雁,就像杜甫与自己的兄弟分离。“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联是说:今天是白露节,天气转凉了,我更思念家人,虽然这里也有明月相伴,但还是家乡的月亮更明亮啊!颈联:“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皆”指的是都。“有弟皆分散”就是说:我虽然有兄弟但他们都离散各在一方。“无家”说的是杜甫在洛阳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无家可归。“无家问死生”就是说“兄弟们都无家可归,我也没有地方能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最后尾联:“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寄书”指的就是互相寄给对方的书信,这是古代天各一方的亲人们互相联络的唯一方式。可是现在要给兄弟们寄信,却不知道该寄到哪里。“况乃”是说何况是,“未休兵”是因为此时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更何况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的意思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的意思是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出自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这首诗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原文: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是什么意思
1、意思是: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2、原诗: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3、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寄往洛阳城的家书老是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4、出处: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