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月光曲》说课稿
一。说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在课堂上,充分给予学生主动权,让学生自己去想,去说,去做。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把活跃的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师生交往,共同发展,实现教学重心由重知识传授转向学生发展,由教师"教"向学生"学"转移。 《语文课程标准》又规定,五年级的学生要能"在阅读中揣摩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教师在课堂中应注重阅读,尽量多给学生时间去阅读课文 二。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月光曲》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它告诉我们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作者运用联想,对话描写等等表现手法,使得课文集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体。 第一段(第1自然段):简单介绍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 第二段(第1—10自然段):详细介绍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整个过程。 课文可以分为两段。 2。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五,六年级的学生要能"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根据教材编排和课文特点,以及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月光曲》一课教学的总目标制定如下: 学会7个生字,理解14个词语的意思,能用"格外,仿佛"造句。 进一步学会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通过朗读,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美好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进一步学会借助课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及分辨实际事物和联想部分;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贝多芬弹奏第二首乐曲时的情和景。 4。课时安排 本课计划3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是:按课后练习2中的(1)(2)小题问题研读课文2—7自然段。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朗读兄妹俩的对话 。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是:根据课后练习2中的第(3)小题研读课文第8—10自然段。学生领会课文表现的意境并能有感情地配乐朗读第9自然段并背诵。 三。说教法学法 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正下通过教师所讲的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知识的。这种观察和思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一种积极的思维。从这一点出发,本节课教法的知道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整节课的教法设计体现了"以训练为主的教学基本模式",尽量让学生动脑,动口,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精讲,善导,激情,引思"八字贯穿各个教学环节。 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情境法——激发学习兴趣,热情参与。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 3。讨论法——积极参与,得出结论。 4。练习法——感悟课文,体会内涵。 四。说教学流程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目标为中心,提问为主线"这一原则,以达到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发展思维的目的,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流程的。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样导入新课,从主观上吸引了学生,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解决生字词并整体感知课文 (1)我给学生提出边听朗读录音边找出你认为难读难懂的生字词的要求,学生有目的地听朗读录音,通过声情并茂的录音朗读,学生入情入境。 (2)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学会本文的7个生字,理解本文的14个词语。 (3)鼓励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四人一小组讨论如何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我又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这个环节,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难读难懂的生字词及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为下一个环节突破重难点做准备。 3。细读课文,理解教材 (1)理解贝多芬给盲姑娘弹琴的经过,即学习课文第2—7自然段。 为什么贝多芬要给盲姑娘弹钢琴曲 贝多芬弹完一首,为什么又弹了一首 贝多芬是怎样把第二首曲子记录下来的 在这一环节,我重点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在体会中朗读。 (2)让学生找出第8,9段中的实写部分和由实际事物引起的联想部分。 这个环节让学生感受到了《月光曲》表现出的意境是多么的美妙。学生带着这种美的感受朗读课文,读的很有感情。学生也更好地了解了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理解第10自然段中"陶醉","飞奔"各是什么意思,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3)贝多芬是怎样把第二首曲子记录下来的 这个环节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精妙,在品词析句中确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4。归纳总结 (1)鼓励学生借助课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2)让学生按事情的发展,了解贝多芬感情的变化。 这个环节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巩固练习 (1)全班齐读第9自然段并尝试背诵。 这个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诵读能力。 6。布置作业 (1)完成生字词的抄写。 (2)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3)完成与本课有关的课堂练习和同步练习。
六年级语文《月光曲》的课文解析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课文吧,课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六年级语文《月光曲》的课文解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月光曲》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读后,我们也仿佛进入了乐曲描述的如梦似幻的美妙境界,对乐曲产生了无限向往,同时对贝多芬产生了深深的敬仰和爱戴之情。 1、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解析: 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盲姑娘一直以来的愿望,而盲姑娘把这梦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她十分理解哥哥说的“音乐会入场券太贵,咱们又太穷”话中含有的不安和痛楚之意,她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感到不安和后悔。这“随便说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凄楚和酸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那种被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是啊,生活本来就已经很艰难了,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多么奢侈而又无望的事啊! 2、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解析: “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句子中的两个“您”读起来不一样,第一个是表示猜想,语调稍延长一些。后来她做出了判断,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才行,因此第二个“您”就很肯定。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现实,盲姑娘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盲姑娘的这几句话使贝多芬十分激动,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这是知音啊!正因为遇到了知音,贝多芬才产生要为她弹奏第二支曲子的想法──创作的激情顿时而生。 3、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解析: “清幽”,秀丽、幽静。清亮如水的月光下,一切是那么朦胧,那么美,就连破旧的茅屋也显得诗情画意。这样的美,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穷兄妹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是啊,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而又爱好音乐的人们,这样想着,使他情不自禁地按起琴键来。 4、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解析: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微波粼粼”,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形容水清澈的样子。“霎时间”,极短的时间。 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此刻,贝多芬轻轻地按着琴键,音乐轻幽、舒缓。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随着景象的变化,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强音乐骤然响起。浪花“涌过来”,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丰富的联想!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激烈。清新、梦幻的境界,优美、和谐的曲调,让我们不得不叹服贝多芬高超的技艺。 5、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解析: “恬静”,形容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想象后,脸上表现出来的专注、平静的神色。脸上是“恬静”的,心里是舒适、安逸的。“仿佛”,指哥哥看陶醉在琴声中的妹妹,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波涛汹涌”,波浪猛烈地向上涌。“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是多么宽阔自由的天地,又是多么光明、美好的景象,这正是兄妹俩所向往的情景。贝多芬的琴声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音乐,真的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小班绘本教案《月亮的味道》
118绘本+教案百度网盘资源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PfREGk9rNjFqZrTkQpLcnQ 提取码:pntc 小班绘本阅读:上床睡觉海门市少年宫幼儿园 徐春花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掌握基本句式“××去……”。2.引导幼儿观察图画中呈现得细节,来推测相关情节,学习如何利用图画线索读图。3.能够感受故事幽默得结局,喜欢阅读这本书。
《月亮的味道》小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以音乐为背景,故事为主线,让幼儿在想象中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2、体会故事中集体合作的力量。 3、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故事,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活动的前几天进行阅读前的热身运动,引导幼儿说说“你知道的月亮的故事”为本次活动作经验铺垫和积极的情绪导向。 2、物质材料准备: ①布置一条“蒙氏线”——奇妙的小路。 ②事先制作一本电子书《月亮的味道》。 ③《小星星》、故事的背景音乐、“咔嚓”音效以及最后表演故事的音乐各一。 ④黑色的大背景图、贴上磁铁可以随意移动的月亮(可以被咬掉的部分+被咬剩下的月牙形状=一轮圆月)和小动物的图片。 ⑤与月亮有关的几本绘本故事书。 活动过程: 一、随着《小星星》的音乐——走线入场,借着小星星的魔力把孩子们拉进故事的氛围中。 1、师:“孩子们,小星星告诉老师,今天夜里神秘的故事王国有一件好玩的事情发生,它要带我们去看看。去不去呀?”(去)“嗯,好,小星星又说了,去故事王国只有这一条小路,我们要跟着它,做着星星操,才能到达哦!” 2、等孩子们找到舒服的位置坐下来以后,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师:“孩子们,月亮是什么味道,你们知道吗?”(让幼儿猜想月亮的味道) . 师:“来,闻闻,它在这儿呢……” 3、出现大背景图:黑色的背景,一轮圆月,黄褐色的山顶上,七八双亮闪闪的眼睛。 师:“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通过观察、讨论,月亮的味道已经牢牢地把孩子们拴住了,看到好多小朋友咽口水的样子。止住笑的冲动,就着孩子们的猜想开始了阅读的脚步……) 二、在舒缓、贴切的背景音乐牵引下,翻阅电子书。 1、师一边翻阅电子书,一边踩着舒缓、生动的音乐旋律讲述故事,牵引着孩子们一起品尝“月亮的味道”。 2、讲述的过程中,偶尔稍作停顿,突出有趣的地方,特别是“咔嚓”一声,月亮被小老鼠咬到了,这个地方设置音效,增强效果。 三、借着奇妙的道具,升华故事,感受集体合作的力量。 1、故事讲完了,师假装咽口水,询问:“孩子们,月亮的味道怎么样?”(……) 2、再次出现黑色的大背景图,提供月亮(可以被咬掉的部分+被咬剩下的月牙形状=一轮圆月)和小动物的图片。 师:“这样的夜晚,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呀?”(动物们都去吃月亮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眼睛好多,都在看着月亮。) 3、操作、发现。借助教具引导幼儿感知动物叠高的情景。 ①请几个小朋友上来按照动物的出场顺序合作叠高,感受集体合作的力量。 师:“那你们能告诉老师,谁先想去摸摸月亮的?”(小乌龟) 师:“小乌龟都请来了谁?它们是怎么做的呀?我请几个小朋友上来帮帮忙。” 师:“刚刚老师请的几个小帮手已经把小动物们一个,一个的叠高。现在请小朋友们再仔细看看,告诉老师,你都发现了什么?”(它们一个这边,一个那边——孩子们边说边转换着身体的方向。) ②谁能告诉老师动物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呀?(鼓励幼儿猜想,并表达自己的发现。) ③师小结:“不同的方向叠高,这样才能稳稳的,叠得高高的。” ④“咔嚓”一声,月亮被小老鼠咬到了。(请助教老师,播放“咔嚓”音效)。 师:“小朋友听,这是什么声音?”(倾听“咔嚓”声) 师:“小老鼠请小动物们吃月亮,也请咱们吃月亮呢。嗯~真好吃!”(撕下一片月亮,假装吃得津津有味) ⑤师撕下数片月亮,分给小朋友们,“来你尝尝,你也尝尝……” (拿到“月亮”的小朋友有些假装吃得津津有味,有些小朋友居然真的尝了一下。) 师:“月亮好吃吗?”(……) ⑥师总结:“孩子们,合作的力量可大了,小动物们都知道团结起来,合作叠高,最终得到它们想要的月亮。我们也要这么做哦,遇到自己完成不了的事情,请伙伴们帮忙,这样,你们也可以吃到‘月亮’哦!” 四、随着轻快、幽默的音乐,带着孩子们扮演小动物“吃月亮去啰”。 1、师:“还有这么多的小朋友没有尝到月亮的味道呢,怎么办呢?”(师假装想办法)“有了,我们请小乌龟帮忙,带我们去‘尝尝’月亮的味道吧。” 2、和孩子们一起随着音乐表演故事。 五、迁移:月亮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1、师:“你们觉得月亮真的可以吃吗?”(……) 师:“嗯,是的,月亮是不可以吃的。这只是一个故事,一个好玩又奇妙的故事而已。小朋友真棒,可以发现这么多好玩又奇妙的地方。” 2、师拿出几本关于月亮的绘本故事,告诉孩子们:“月亮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你看老师这儿有《月亮狗》、《月亮,生日快乐》、《爸爸,你能给我月亮吗》……咱们都来当小小收藏员,去书店、网上找一找‘月亮的故事’,要记得把你的故事带来,放在咱们班的小书架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六、活动延伸: 请家长朋友帮助孩子们查找关于“月亮的故事”,利用睡前或者闲暇的时间讲给孩子听,增进亲子间的交流。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诱人”的语言活动,源于早期阅读当中一个普通但又魅力无穷的小故事。同时,主教老师大胆的设计、用心的编排、不断的创意,以及自身优势都在环节的进展中屡屡绽放出光彩! 创意一,从故事的主线——月亮(可以被咬掉的部分+被咬剩下的月牙形状=一轮圆月)入手。活动中教师巧妙的把一轮看似普通的、圆圆的`月亮,设计成撕下来,分出数片后,变成月牙,最后还可以拼装,回归圆圆的形状,这是本次活动的亮点之一。最好玩的是拿到月亮片的小朋友很珍惜的放在手心,有些小朋友经不住“月亮”的诱惑,还真的尝了起来……主教老师合理地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从“视觉、听觉、味觉”入手,通过语言、游戏、动作,与幼儿频繁互动,层层递进,最后以轻快、幽默的乐曲带孩子们表演故事,把整个活动推向**。 创意二,蒙氏走线,推波助澜。蒙氏数学在本园初展拳脚,主教老师巧妙地把“蒙氏线”搬到活动当中来了,有效地舒缓了孩子们的情绪,利用简单的肢体语言把他们推进诱人的故事之旅,让他们随着故事的进展,环节的变换,吃惊、想象、起伏、舞动……真正营造了以幼儿为主的活动氛围。 创意三,多媒体技术,巧妙介入。利用简单的故事图片,制作出一本融音乐、音效、图片、文字为一体的电子书,给这个故事穿上了一件“吸引孩子兴趣的神奇的外衣”, 从而紧紧地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创意四,环节的迁移。利用充满魅力的故事抛砖引玉,引导孩子们循着“月亮”这个轨迹和爸爸妈妈一起查询和阅读更多相关月亮主题的书籍,让孩子们在这种有意识、有目的地寻找和阅读的过程中拓宽视野,增进亲子间的交流。 小百科:月球,天体名称,人类肉眼所见称为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幼儿园美术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美术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在参与线条画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成功的喜悦。 2. 知道什么是线条想象画,能正确说出四边种线条的名称,引导幼儿想象构画,随意画出线条,形象的表现画面。 3.从绘画活动中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龙头饰一个,纸、笔、油画棒若干,各种小乐器,范画。 教学过程: 1、看录相引出舞龙灯,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老师让小朋友看一段非常好看的录相,请看吧!”幼儿看过录相后,引导幼儿说出录相里人们舞龙,老师讲一些关于舞龙方面的知识,(简洁介绍,两三句话就可以了)然后带领幼儿根据录相也来舞龙。“但是我们用的是线条娃娃来舞龙” 2、线条娃娃舞龙灯,教师示范强调 “刚才,小朋友舞龙灯时已经走成了许多美丽的线条,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1)利用不同小乐器的声音引出四位线条娃娃,使幼儿知道各种线条的名称及所代表的意义。例如:听到大鼓的声音,折线娃娃走出来,表示折线和鼓声一样粗壮有力。听到小铃声的声音波浪线,娃娃走出来,表示波浪线和铃声一样优美、婉转。听到三角铁的声音直线娃娃走出来,表示直线和三角铁的声音一样平和、延伸。 (2)利用线条娃娃也想和小朋友舞龙的形式引出教师听音乐示范讲解,并强调:a 线条娃娃舞龙的时候,要不断地改变它的位置和方向,不能停留在一个地方不动;b线条不允许断;c根据音乐的不同用不同的线条作画。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想象 (1)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线条娃娃舞龙走的路线,看它能变出一个什么有趣的图案,并用完整的语言讲出来。(这个环节,自己画得时候要想好变成什么形状,最好是稍微简单的形象,一眼能让幼儿猜出来的图案,又能运用到4种线条的) (2)老师总结:象这幅画一样,由各种线条组成并且又经过小朋友的想象,把它变成许多种有趣的图案,这样的画叫做线和条想象画,明确线条想象画的定义。 (3)引导幼儿欣赏两幅线条想象画,从而总结出线条想象画有的可以从整体来想象,有的可以从其中一部分来想象。 4、幼儿进行线条想象画的创作活动 (1)幼儿听音乐作画,要求幼儿根据音乐的变化而运用各种线条来作画。(音乐时间大概3-4分钟左右,可以根据情况而定,孩子如果没有画完线条就再放一遍,涂色的时候放亲音乐) (2)幼儿绘画涂颜色。 5、相互欣赏作品,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画披萨饼。 2、在制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制作出各种品位的披萨。 活动准备卡纸做的锅若干、颜料、各种指做的海鲜、抹布、披萨饼的图片、围裙、厨师帽。 活动过程 一、通过律动开汽车引出活动。 1、听说森林公园里,新开了一家披萨店,那里的披萨可好吃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2、好我们开着汽车出发吧! 二、组织幼儿讨论观察,了解披萨的外形和品种。 1、哇什么地方到了?(披萨店到了) 2、你去吃过披萨吗?披萨好不好吃? 你吃过的披萨是什么样的?是什么味道的,饼上面有些什么? 和你边上的小朋友一起说说? 3、请个别幼儿来介绍自己曾经吃过的披萨? 三、学习制作披萨饼的方法。 1、听说森林披萨店的生意可好了,一会儿饼就买玩了, 所以他们想请一些小厨师来帮忙,那小朋友想不想来当小厨师? 2、我们来看看这个披萨饼是怎么做的? 先拿好一只锅,接着在锅里放入香喷喷的鸡蛋面粉。 用食指蘸一下颜料,然后涂在锅里,像绕圆圈一样,从里往外绕,越绕越大,把整个锅底都涂满。 面粉涂好后,在上面放上你自己喜欢吃的蔬菜、海鲜等即成。 四、幼儿制作,教师个别指导。 1、好小厨师们穿上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开始工作吧! 2、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喜欢的披萨饼,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 制作出各种不同品种的披萨来。 五、请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做的披萨饼。 好我们把做好的披萨饼送到森林披萨店去吧!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3 一、设计意图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教育活动,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同时又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 《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并要以幼儿为本。我在设计中班美术活动《鱼,变变变》时,整个思路就是以这两点为依据。鱼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动物,对于鱼的外型特征幼儿已相当的了解和熟悉,我能从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绘画发展水平出发,以幼儿发展为本,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调动幼儿的绘画热情和兴趣,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创设“小鱼不见了”的问题情境勾起幼儿强烈的好奇,激发幼儿探索及创作的欲望。并运用多种绘画材料、工具及载体,通过用蜡笔和水粉间的常用又独特的组合方式进行美术创作,引导幼儿自主创造,表达自己的意图及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让幼儿尽情地表现,画出自己喜欢的、富有创造性、个性的鱼,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在教学方法上利用直观教学和幼儿操作法相结合。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蜡笔和水粉笔组合进行美术创作,体验“变鱼”过程带来的快乐。 2、养成良好的作画常规。 活动准备 1、水桶、毛巾、水粉笔、一次性桌布、蜡笔、手套等 2、画有海底水草的背景图一张、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进场 指导语:今天让我们坐上潜水艇去海底探险吧!来,准备好了吗?出发吧!(幼儿跟着老师听音乐做相应的动作进场,坐成半圆形) 2、来到范画前,引导幼儿猜测 师:海底到了,咦,海底的鱼都去哪儿了? 3、出示水粉笔 这是一只魔术笔,它一定知道鱼躲在哪里? 魔术笔粘上颜料涂在纸上,鱼就出来了。 二、基本部分 1、请个别幼儿尝试作鱼 师:真神奇,我们也来试试好吗?(请个别幼儿上来涂颜料) 2、小结,作画练习的过程。 3、全体幼儿操作 师:好玩吗?你们想不想要变这样的魔术啊? 4、提出操作要求 (1)在变鱼前先要用淡色的蜡笔画出自己喜欢的鱼和水草,鱼要画得多些,画的重些。 (2)画好鱼和水草后,再用水粉笔涂上颜料就可以了。 (3)在涂色时水粉笔的水分不要太多,不然颜料会流出来。 (4)保持桌面和衣服等的干净,手脏了要及时擦干净。 5、幼儿分散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评析 师:请动作快的小朋友坐上潜水艇去观察水里的鱼,老师指出有特色的鱼和幼儿一起分享,这鱼漂亮吗?为什么? 2、开潜水艇离开教室 师:小朋友变出了这么多的鱼,我们把自己的作品带到教室里,让其他小朋友一起看看吧! 课后反思 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美术活动,本次教学活动让我最感欣慰的应该是:这是真正属于幼儿自己的绘画活动,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整堂课环节思路清晰流畅,形式新颖,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这一教学宗旨。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感知,产生观察的兴趣,会用水粉画的方式表现出水果内部的特征。 2、会正确地蘸色,不弄混颜色。 3、在活动中,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水粉颜料、调色盘、水粉笔。 2、各类水果。 3、带锯齿的塑料刀。 配套教学具: 活动过程: 1、引发幼儿积极的观察兴趣。 提供各种水果,让幼儿亲自切一切,看一看。 相互描述水果你不的特征。 2、教师结合切开的水果进行示范。 教师可利用很形象的比喻来作画,引导幼儿的兴趣。 在使用水粉颜料时重点演示正确蘸色的方法,提醒幼儿不弄混颜色。 3、幼儿作画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落笔,并巡回指导,可引导幼儿边观察边作画。 4、整理清洗作画工具。 作品展示,请幼儿来介绍自己画的切开的水果,说明其内部的'特征是怎样的。 活动延伸: 由"切开的水果"的绘画活动,可引发幼儿对水果果核的探索,拓展幼儿相关的认知。 教学建议: 1、把几种常见的水果或者剖面有特色的水果切开引导幼儿观察。如:苹果,西瓜,梨,石榴,猕猴桃等。 2、可用油画棒,水粉,棉签等多种作画方式。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在一次区角活动中,幼儿对展区的几种蔬菜切面的形状产生了兴趣,议论着是哪些蔬菜会切出这些不同的样子。于是为了使孩子们更进一步了解各种蔬菜的内在形状,拓宽幼儿的绘画方式和激发孩子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设计了这节以蔬菜拓印、添画等方式为主的美术创作活动。同时,希望能够通过本节有趣的拓印画进一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幼儿在自我操作中,感受不同的美术创作方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蔬菜:菜花、油菜、胡萝卜、大辣椒、莲藕等蔬菜; 2.水粉颜料及调色盘若干、海绵块、抹布、彩笔、蔬菜筐、菜板、水果刀、画纸、黑板、夹子等。 3.蔬菜拓印范画、操作纸各一张。 活动过程 1.认一认: (1)出示各种蔬菜:看看老师带来了哪些蔬菜?让幼儿分别说出蔬菜名称。 (2)比较蔬菜的切面:设问----你们知道蔬菜切开后是什么样吗?让幼儿大胆想象,并说一说。 (3)教师分别切开几种蔬菜,引导幼儿观察切面的形状,了解都像什么。 小结:每种蔬菜的切面纹路不一样,切出后的形状也不一样。 在认识蔬菜的过程中,启发幼儿思考:蔬菜切开后会是什么样?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幼儿观察蔬菜切面后,了解每个蔬菜切面的不同形状,并通过想象说一说分别像什么。 2.看一看: (1)出示范画,让幼儿观察这幅画与平常的画有什么不一样,都用到了哪些蔬菜宝宝完成了画面内容。 (2)看看除了用蔬菜拓印的图案外,还想象添画了什么内容让画面更漂亮了。让幼儿在观看范画中感受拓印画这一不同的作画方式,学习拓印画的步骤和添画的方法。 3.学一学: (1)你们想做一幅这样漂亮的画吗,那仔细听、认真看,老师告诉你们是怎么完成的。 教师示范讲解蔬菜印画:先选择自己喜欢的蔬菜宝宝切面,蘸上颜色印在纸上,可选择不同的蔬菜进行拓印;在印出不同图案后用彩笔给蔬菜宝宝添画,让它变成一幅漂亮的画。 (2)教师提醒幼儿拓印需注意的事项:如手要用力向纸上按,将纸固定不能移动,用完的蔬菜宝宝要放回原处,不和别人抢着用,蔬菜宝宝的图形及蘸的颜色可多选择一些,作品完成后拿到前面展示区等。 结合现场示范作画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拓印画的方法,并在示范中将操作的注意事项提前告知幼儿,使幼儿能规范有序地完成作品。 4.做一做、画一画: (1)幼儿选择蔬菜的切面操作印画,教师指导幼儿操作;(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对拓印的图案进行添画,适当提示幼儿添画的内容要丰富。幼儿按步骤进行拓印画制作,教师要随机根据幼儿的制作情况,适时进行引导与帮助。 5.评一评: 把幼儿陆续完成的作品悬挂展示,布置成幼儿拓印作品展的场景,创设美术欣赏活动氛围。 教师以小组评价、个别评价及采用幼儿间互相交流自己作品的方式进行评价。教师引导幼儿评一评,说一说:你喜欢哪些画面?为什么喜欢? 结合幼儿互评、教师个别评价及集体评价等方式,共同欣赏分析作品。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后与爸爸妈妈分享自己的蔬菜拓印画,给爸爸妈妈讲一讲作画的过程与画面的内容。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主要通过让幼儿在认一认、看一看、学一学、做一做、画一画及评一评几个环节中,感受蔬菜拓印画的作画方式,体会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这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与幼儿的配合默契,活动环节进行有序,过渡自然,操作材料准备丰富,时间分配也合理。幼儿在操作中掌握了拓印的方式并能根据教师的引导对拓印的图案进行丰富的添画,幼儿在作画过程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能大胆的想象,添画出如花朵、蔬菜小人、太阳、海绵宝宝、眼镜等不同的图案。尤其,在作品欣赏环节,我采用幼儿互评方式,使幼儿不仅欣赏了别人的画也讲述了自己的画面。 不过,本节活动也存在如下不足之处,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首先,在示范作画的过程中,选择的蔬菜切面有些小,使拓印的图案不够大,影响了在添画时不能更好地突出添画内容,出现整体效果不明显;其次是幼儿在自由拓印画中,教师的个别指导不够,部分幼儿在选择材料及颜色方面思维受限,印的图案重复且有颜色单一的现象,所以教师的跟进指导要及时。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掌握火车外形特征的基础上,能画出有火车头(车灯、窗、驾驶员)、一节节车厢和许多轮子的火车。 2、能在车厢里添加人、动物或各种货物。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画出火车外形特征,有火车头、车厢和许多轮子的火车。 难点:在车厢里添加人、动物或各种货物。 活动准备: 实物火车,幼儿绘画用纸、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引出课题。 老师带着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开火车的游戏。 出示实物火车,观察火车。使幼儿知道每一列火车都是长长的,都有火车头、车厢、轮子等。 二、讲解示范。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个连接着的长方形,然后在第一节长方形上画出车窗、车灯、驾驶员等,使其变成火车头,并告诉幼儿,后面的一节节长方形画上轮子就是一列货车,若再画上一排排窗门,画上人,就是装满旅客的火车了。 2、引导幼儿讨论:火车有什么用? 三、幼儿练习。 1、鼓励幼儿大胆地用线条画出火车的外形,细心描绘车头和轮子。 2、启发幼儿在车厢里画上许多自己喜欢的东西,如小朋友、鲜花、玩具等,并大胆添加有关内容,如铁轨、田野等。 3、及时表扬在绘画过程中认真细致的幼儿。 四、讲评。 请先画好的幼儿互相参观,自由谈论自己画的火车,评议别人画的火车。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欣赏过歌曲《种太阳》。 2、幼儿人手一份画好树干的作业纸。 3、毛笔,颜料,颜料盘,海绵印章,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种太阳》,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教师:你想种一个什么样的太阳呢?它会发出什么样的光芒? 2、师幼共同探索、讨论“太阳树”的画法。 (1)教师出示画有树干的作业纸。 教师:太阳树长出来了,可是太阳呢?我们来给它添上太阳吧! (2)教师出示海绵印章、毛笔,与幼儿一起讨论作画方法。 (3)教师示范,幼儿观察海绵印章及毛笔的用法。 教师:用海绵印章画太阳,用毛笔画太阳的光芒。可以用直线、波浪线、锯齿线、螺旋线等不同的线条来画光芒。 3、教师介绍作画材料,并交代作画常规。 (1)教师逐一介绍作画材料,指导幼儿使用后放回原处。 教师:今天,老师准备了毛笔、海绵宝宝、纸和颜料。画完后我们要将这些工具和材料送回它们的家。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注意握笔姿势,学习用毛笔画各种线条。 4、欣赏作品,教师评价、总结。 (1)教师:你画的太阳一样吗?你画的太阳准备送给谁? (2)有意识地帮助幼儿巩固对各种线条的认识和表现。 教师:你用了几种线条来画太阳的?是怎样画的? 5、歌表演“种太阳”。 幼儿随歌曲《种太阳》自由舞蹈,结束活动。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纸浆画的兴趣。 2、初步掌握纸浆画的制作过程。 3、体验活动的乐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重点: 初步掌握纸浆画的制作过程 活动难点: 制作纸浆画的技巧与把握细节。 活动准备: 已构好图的卡纸、颜料、胶水、镊子、牙签、范画。 活动过程 1、欣赏作品,引起兴趣 (1) 出示范画,让幼儿观察画的特点与其它画的不同之处。 (2) 引出此次活动的主题纸浆画。 2、探究纸浆画的做法 (1) 引导幼儿观察桌上准备好的工具,让幼儿自主讨论,教师做相应的引导。 纸浆的做法: 1、先把卫生纸放入容器里倒入水,将纸泡成泥状,用时将多余的水挤掉。 2、在纸浆里倒入乳胶和颜料调制。 让幼儿尝试调制纸浆,教师帮忙总结调浆的方法。 3、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 用镊子把彩色纸浆泥夹到画好的轮廓里,右手镊子尖左手用牙签把纸浆泥摊开并扎均匀。 (2) 教师提示注意事项: 1、粘贴过程中纸浆不要太多、太厚。纸浆要覆盖整个画面。 2、粘贴的过程中不要把纸浆表面压平,要用镊子和牙签扎出纸浆的特殊肌理的效果。 3、粘贴过程中各种颜色的衔接一定要严实,是各色纸浆相互形成一个整体。 4、粘贴过程中各色纸浆容易混色,所以每做完一种颜色一定要擦干净工具。 4、展示作品,幼儿欣赏、评价。 展示作品,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相互给予评价,以激励幼儿一步深入学习。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9 设计意图: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条件优越,拥有几代人的关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懂得关爱他人,分享意识较弱,情感比较缺失,因此,我就在大班开展了语言活动《粽子里的故事》,活动中,我以粽子为核心,运用有趣的语言游戏―听、说、接龙、悄悄话等,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鼓励孩子大胆的表现表达、树立自信、体验快乐、学会分享并获得更多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3、传递敬爱老人的情感,培养助人为乐的美德及分享意识(好听的、好吃的、 好玩的要与大家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看、听、说将图片内容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活动准备;PPT课件、“粽子”、字卡、图片及各种彩色纸条。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粽子里的故事》 1、观看PPT,鼓励孩子们大胆猜测故事内容及名字。 2、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常识,切入有关粽子的话题进行讨论。――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时候吃的?喜欢吃什么味道的? 小结:每一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这一天人们就会吃各种美味的粽子。 二、观看PPT,欣赏故事前半部分 ――老奶奶会请谁吃粽子讲故事呢?孩子们,你想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呀?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小结:因为动物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只有我们人才可以讲故事。 三、以“吃粽子讲故事”的形式,开展语言游戏 奶奶的粽子里有故事,蒋老师的粽子里也有故事,来吃吃蒋老师 的粽子,看看罗老师的粽子里有什么故事? 1、出示粽子(一):听(“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听“小鸟”讲的故事。 2、出示粽子(二):说(“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看图片讲小猴、小松鼠、小兔心中的故事 3、出示粽子(三):接龙(“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词语接龙 4、出示粽子(四):悄悄话(“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悄悄话怎么讲?(轻轻讲,用心听) 如果我讲的悄悄话要让最后一个小朋友知道,可以怎么做呢?(从第一个开始,一个一个往下传,然后,让最后一个小朋友告诉大家我说的是什么?) 四、继续观看大家分享PPT,欣赏故事后半部分 师:到底是谁去奶奶家吃了粽子讲故事呢?我们继续来听听看...... 五、活动延伸:包粽子 孩子们,你们会包粽子吗?把你的故事包在粽子里,送给你想送的人吧。教学反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条件优越,拥有几代人的关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懂得关爱他人,分享意识较弱,情感比较缺失,因此,我就在大班开展了语言活动《粽子里的故事》,活动中,我以粽子为核心,贯穿整个过程,让孩子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通过有趣的语言游戏:“听”、“说”、“接龙”、 “悄悄话”。帮助孩子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并获得更多的情感。 活动中,我始终坚持把问题抛给孩子,启发他们去寻找答案,如:“悄悄话”游戏,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怎么玩,而是说:“如果我对他讲了悄悄话,要让最后一个孩子知道,可以怎么做呢?这样,孩子就通过想、说,获得游戏规则。整个活动,内容丰富,采用了绘本的情景来开展“听、说”训练,传递了敬爱老人的情感,培养了助人为乐的美德,体验了共同分享的快乐。 总之,孩子在活动中体验了快乐,收获了知识,活动目标得以有效的达成。但是,活动中孩子的表现有时也让我措手不及,今后,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让教学活动更丰富有趣,更完美。
幼儿园美术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美术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1 一、内容与要求: 1、在初步尝试观察记录的同时进一步学习画折线、波浪线、螺旋线三种曲线。 2、提高手的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加绘画兴趣 二、材料与环境创设: 1、电脑制成的动画:螃蟹、金鱼、蝴蝶的动态及留下的痕迹。 2、幼儿每人一支勾线笔,画有背景的画纸,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若干。 3、每组一盒浆糊,毛巾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放电脑动画,引起幼儿兴趣。 2、引导幼儿用徒手描绘各种小动物留下的不同痕迹。 3、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4、欣赏作品,评价。 四、活动延伸: 1、你还想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会留下什么样是痕迹呢?请你回去问问爸爸妈妈或到书上网上去找找。 找到了我们可以一起来帮他们记录自己的舞蹈. 2、继续培养幼儿的观察记录水平及对绘画的不同角度的理解等。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以手掌印画为主题线索,进行地大胆想象、添画。 2、体验创意美术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颜料盒、湿巾、垃圾盘、画纸、黑色记号笔、手掌印画图片、小电风扇、桌布。 2、轻柔的背景音乐,播放设备。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土豆丝皮)激发幼儿兴趣 1、提问:我们的小手真灵活,灵活的小手除了会做手指游戏还会做什么?(请幼儿自由发言并及时表扬) 2、请幼儿欣赏手掌印画的图片 现在请小朋友欣赏一下米米老师用自己的手做出来的画(幼儿欣赏) 提问:这些画漂亮吗?你们知道它怎么做出来的吗?(请幼儿自由发言并及时表扬) 总结:有的手掌印画是单手印画、有的是双手印画、有的是重叠印画,你们愿意尝试做手掌印画吗? 二、教师讲解作画常规 那我们做手掌印画时应该注意什么呢?(请幼儿自由发言并及时表扬) 教师总结: 1、卷起袖子,小手蘸上颜料 2、找到合适的位置使劲压下去,然后轻轻抬起小手 3、如果你想换颜色,要把小手擦干净再沾另一种颜色 4、手掌印画结束后,请把它吹干再进行添画 三、幼儿作画,播放轻柔背景音乐,教师随机进行指导,引导幼儿想象并添画 四、结束分享作品,交流感受。 教师:让我们一起欣赏小朋友灵巧的小手做出来的手掌印画 重点评价:色彩、构图、整洁度.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湘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六课。我们生活的蓝色星球上,70%的表面是海洋,海洋孕育着生命起源,海洋是人类的母亲。鱼是儿童喜爱表现的对象之一,深蓝色的海水里生长着花纹漂亮、形状各种各样的鱼类,同时还生长着各种门类的海洋生物,海底是一个充满了生命活力和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海底,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将被人们进一步的认识与开发利用。 本课以此为内容题材,分别以对称剪刻、动手制作和绘画的三种表现形式来实施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感受鱼的形状特征,色彩变化,从而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之间的差异以及表现时方式方法的不同,并在创作表现的基础上促发儿童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想像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只有了解学生才能上好课。平时我多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把资料画成挂图、幻灯片展示给学生,开阔学生视野,引发学生的创作激情,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创作冲动。针对小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等特点,上课时我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听、看、说、动的愉快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中,找感觉、画感受,开拓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设计理念 通过多途径和多方法让学生充分了解对称形的特征、鱼的各种形状和色彩的变化、海底世界多姿多彩的面貌,增强感性认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理和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体验到美术课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并能剪、做、画各式各样的鱼。 2、过程与方法: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的区别,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操和保护生态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课通过动手制作、游戏活动、绘画表现等三种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表现鱼的多种形态以及想像中的海底世界。 难点:让学生通过剪刻、制作、绘画的学习活动,引导启发学生大胆想像,用自己的作品来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对海底世界美好未来的丰富的想像。 六、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备好工具及材料,教师备好一个鱼缸、若干金鱼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活动一、二)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课件《走进海底世界》。走进美丽而神奇的海底世界,引起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直接诱发他们在感情和行为上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很快融入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 二、观察鱼,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1、教师将放有鱼的鱼缸放在“视平展示台”上,让学生观察大屏幕上的鱼,引导学生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提问: (1)你观察到的鱼儿是什么样子的呢? (2)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头、身体、尾、鳍。) (3)鱼的形状和色彩有什么特点? 2、出示单独的各种鱼图片欣赏。仔细对比地观察图片,说说哪些对称?哪些 不对称?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实际出发,使活动的目的明确,有层次性、渐进性,活动的难易程度等都随着学生体验的获得而发生变化。] 三、吟儿歌,学画金鱼,形成技能。 1、教师边吟唱技法儿歌,边演示作画步骤,让学生在儿歌声中欣赏画金鱼的 过程。(儿歌:画金鱼重情趣,首先一笔定身体。侧峰三笔画大尾,一对眼泡长脑际。勾上弯弯小嘴巴,淡墨画弧鼓肚皮。最后添上两小腿,画出金鱼做游戏。) 2、学生齐读技法儿歌多遍,在老师的指导下边吟唱儿歌边学画鱼。 3、师小结。 [设计意图:儿歌简短押韵,节奏鲜明,易记易唱,有游戏性和趣味性,适合低年级学生集体诵读、吟唱。在儿歌中同时渗透教学内容,与整体教学过程有机地结合。] 四、学对称,剪的方法,加深认识。 1、剪纸鱼。师演示步骤(折、画、剪)提问:为什么要先折再剪? 2、学生自由回答。 3、师小结:先折再剪就可以剪出对称的鱼形。 4、学生尝试练习:运用对称和不对称的方法各剪刻一个鱼形纹样。教师辅导。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引导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发现中感悟,化静为动,学作合一。] 五、玩“鱼”戏水游戏,培养集体、环保意识。 1、播放课件,制作手摆鱼步骤:对折、画鱼形、剪鱼形、粘合装饰。(注意:剪 出的鱼形比手要大一些;粘合时鱼尾不能粘合。) 2、学生小组合作制作。 3、通过学生制作的手摆鱼作品,播放优美乐曲,让学生以“摇头、摆手、划水、弯腰”为基本动作,再联想鱼的游动,创作出“鱼”戏水的新姿。师生同乐,营造一个海底大家庭的氛围,增强学生的爱心。 [设计意图:情境再现,加深了学生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为学生的自由创意表达提供契机,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第二课时(活动三) 一、回顾导入 1、播放前课所学内容,欣赏各种鱼的图片。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从视、听等多种感官去刺激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与思考。] 二、激发想象——你说我说 1、 2、 3、欣赏图片后提问:大胆想象一下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学生互相讨论,举手发言。师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很大胆、很具体,就像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浮现 在我们的眼前。海底是一个没有被开发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 神秘而美丽的海底世界吧! [设计意图:课堂活动主要是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合作活动,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 三、技法传授——走进海底世界 1、 2、 3、播放课件:神秘而美丽的海底世界。学生欣赏,谈感受。师小结。(海底世界是神秘而美丽的,我们在作画时要大胆地加入自 己的想象,把你心目中的和你希望看到的海底世界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创设有学生“构建而非复制”的活动情境,赋予学生创新的责任,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四、欣赏评析——学生作品(课本里面) 五、自由创作——学生发挥想象 1、学生创作表现。出示要求:发挥自己的想象,画一幅表现海底景观的想象画。 2、教师巡回辅导。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创作、发展,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 六、评价拓展——展评优秀学生作品 1、展评优秀学生作品,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评出“海洋之星”) 2、师小结:同学们,海底世界是神秘而美丽的,但人类对它们的了解是知之甚少的,所以我们要有建设和开发大海洋的雄心壮志。 [设计意图:采用相互交流的方式,欣赏别人的作品,谈自己的体会,在交流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能力]。 教学反思: 《海底世界》这课以鱼为题材,让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美丽的鱼类,通过创设情境——观察记忆——动物制作——游戏活动——创造表现——评价交流的教学活动来引发思维,培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并且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个发言,捕捉教育契机,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好引导和疏通,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因而使得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不断跳跃,火花不断闪现,整个课堂洋溢出鲜活的生命力。 在教学中,首先我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了解海底世界神秘色彩的面貌和各种各样的鱼类,又结合观察鱼缸里的鱼,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及调动他们的好奇心理和学习主动性,从而引导学生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及特征。接着借助图片,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的区别,让他们欣赏范作并探讨制作方法,并让学生快乐地游戏,营造一个海底大家庭的氛围,增强学生的爱心,同时也给孩子们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动态的课堂常常生成出学生的奇思妙想,大多数学生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积极主动参与、各抒己见,通过自评、互评及师评,评选出“海洋之星”。在这过程中,他们充分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以及小组合作的愉快。最后,我及时捕捉教育机会,相机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操。整节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生命过程”,具有生命的活力与情趣。 点评: 1、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因地制宜,适宜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结合本地实际,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美术学科特点,确定美术课堂教学目标是十分重要的。我校地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艺术教育也相对滞后,人们对于课程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再根据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因此,在确立教学目标、把握学科知识点时,要注意把兴趣、动机、情感意志、人格个性等隐性的目标,作为重要内容显现出来。也就是要适当降低知识和技能的难度,提升兴趣,个性品质、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等诸多因素。从而,通过美术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质,塑造学生丰富和完善的个性,培养创造精神,体验活动的乐趣,以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生活。 2、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个性化的教学就不可能有独特的教学风格。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要站在儿童的世界看问题、思考问题,因此我选择了“游戏”型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情感需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观察记忆——动物制作——游戏活动——创造表现——评价交流的思维轨迹开展教学活动,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感受知识技能,大胆动手尝试,讨论点评,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取知识,积极参与创造。 3、注重课堂教学中知识延伸的必要性。 《美术课程标准》突出了美术课在“形成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方面的作用,强调美术课应“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使美术课堂教学泛化到学生当前和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海底世界》一课中,我通过知识延伸让学生了解海洋孕育着生命起源,海洋是人类的母亲,对我们非常重要,应该保护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作出自己想象中的鱼以及心目中的海底世界,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4 风雨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在故事《彩色的云》中,有一个孩子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云可以变成雨吗?”有关云跟雨的话题便展开了;又有一个孩子说:“彩色的云会下什么样的雨呢?”……从故事中孩子们得到了答案。但是孩子们仍意犹未尽,这些彩色的雨滴在孩子们的眼中成了精灵,可爱又好玩,彩色的雨滴究竟是什么样的?又可以怎么表现呢?用什么材料表现?……孩子们一连串的问题引发了本活动。 本活动旨在让幼儿在观察、游戏中了解雨滴的特性;在游戏中拓展对雨滴的想像,并能用多种形式加以表现;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体验雨宝宝和小宝宝及老师之间的关爱友情,让幼儿关注大自然,萌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在愉快的游戏中,巩固认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认识“彩色的雨滴”。 2、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彩色的雨滴,学会“点”和“提”(跳)的动作。 3、初步体验合作作画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创设墙饰“美丽的公园”,师先画好彩色的云、绿色的草地、小动物等; 2、录音磁带(风、雨、雷声) 3、幼儿操作材料——粘贴类:彩色的艺术纸剪的“雨滴”若干、胶水;手指点画:红、黄、蓝、绿四种颜料装在盒子里备用、抹布若干;棉签画:棉签、四色颜料;雨滴胸饰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大自然的声音》,激发幼儿兴趣。 (1)幼儿听音乐猜大自然的声音。 (2)带雨滴胸饰做游戏“大雨和小雨”,让幼儿感受音乐的快慢。 (3)互动游戏“找朋友”。 要求:找相同颜色的朋友;找一样大小的朋友 2、认识雨滴宝宝 提问:“你们这些雨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呢?”“雨滴像什么?” 3、带领幼儿参观墙饰“美丽的公园”,激发幼儿表现的欲望 (1)设疑:美丽的公园里这么多小花、小草都口渴了,怎么办呢? (2)教师示范“点”、“提”的动作, 幼儿徒手练习。 蘸颜料→点一下,提上来→抹布擦手,换一种颜色再画。 4、幼儿自选材料分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合作作画 手指点画、贴雨滴、棉签画 5、结束活动、评价活动 “你画了那么多的雨滴,小花、小草都会说些什么呀?”引发幼儿想象、讲述。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手段之一。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使幼儿初步具有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我考虑到小班幼儿年龄小的问题,它们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喜欢观察,喜欢动手学着做。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他们周围的一切事物很感兴趣,同时也对风车充满着好奇,幼儿也特别喜欢在学中玩,玩中学,为此,我设计了风车转转这一绘画活动。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很多艺术教育的内容是来源于生活,活动内容的选择是以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实际需要为基础,本活动贴近生活,取材来源于生活,是幼儿所熟悉的,易于接受的。能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并运用所学的技能技巧,自由自在地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风车的感知表现在自己绘画的作品中,有利于艺术目标的实现。 (二)活动目标 《纲要》对于艺术教育目标的要求是: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根据这一要求,我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及教材本身的特点,我为本活动制定了三个目标: 1、认知目标:尝试用螺旋线来表现风车旋转时的轨迹。 2、能力目标: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及书空练习,感知螺旋线的线条走向。 3、情感目标:认识红黄蓝等颜色,能用两种以上的颜色作画。 (三)活动重点与难点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对活动目标的了解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重点与难点,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能根据自己的想象选择颜色来搭配、绘画风车旋转时的线条走向。 (四)教学准备 为了让幼儿愉快的进行活动,积极投入活动中,我做了以下准备 1、环境准备:轻松欢快的背景音乐; 2、知识准备:幼儿游玩风车的经验。 3、物质准备:范例1张,图画纸、油画棒、风车若干。 三、说教法 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及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本活动运用了示范与范例法、观察分析法、操作法来帮助幼儿建立起各种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加深他们对螺旋线的认识和理解,并大胆绘画出自己喜欢的螺旋线。 1、示范与范例法:老师直接操作给孩子看,学习一些关键的技能,如:怎样画螺旋线,色彩的搭配等。出示范例是为了丰富孩子的创作内容,扩大孩子的视野,以达到逐步提高的审美能力。 2、观察分析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风车旋转的轨迹、色彩搭配等,思考各种观察过风车旋转轨迹,进行观察,从而积累,深化表象。 四、说学法 操作法:幼儿动手操作绘画螺旋线,操作法对幼儿学习美术具有决定性意义,因而操作是本活动的主要环节。布卢姆提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每个幼儿都能达到高水平的学习。因此,在操作中,我想尽量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来操作,在充足的时间里积累经验,以获得绘画技能。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活动的目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首先,通过播放轻松欢快的背景音乐玩风车,引发幼儿的兴趣;其次是出示范例,再次是欣赏范例,幼儿观察,教师讲解示范;接着让幼儿操作,自由发挥,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最后在欣赏作品中,交流、分享绘画的乐趣。 下面对每一个环节做一个具体说明: 1教师播放轻松欢快的背景音乐,幼儿在室内玩风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出示漂亮的风车是为了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播放音乐是为了让幼儿在温馨愉快的气氛中玩,音乐结束时。并向幼儿提问:“大家刚才是怎么玩风车的?你的风车是什么颜色的?风车转起来时什么样子的?像什么?请你用身体来转一转,学一学”激发幼儿的兴趣。 2欣赏范例,幼儿观察,教师讲解示范 (1)幼儿欣赏范例:通过欣赏范例可以让幼儿直观的了解线条的,也让幼儿在欣赏范例的基础上感受色彩搭配的效果,为下面的绘画活动垫下基础。 (2)教师师范讲解:教师示范讲解的方法,直观且易于幼儿接受和掌握。考虑到小班幼儿接触画线条,所以我才采取示范的方法,让幼儿对整个绘画有个整体的了解,进一步为绘画做好准备。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在幼儿操作时,指导幼儿发挥想象,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做是为了树立幼儿的信心和发挥想象。 (2)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注意颜色的搭配。这时,应该启发幼儿思考,怎样才能把螺旋线画的更漂亮,这样可以让幼儿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教师还应进行个别指导,让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 (3)提醒幼儿在绘画时讲究卫生,保持桌面干净。 这个环节的大部分时间放在幼儿的自由想象和创作中,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也增强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但是由于小班幼儿自制力差,因此在活动中要提醒其讲究卫生,实现各领域互相渗透的精神。 4、欣赏作品,分享乐趣。 让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可以使他们体验到绘画和与同伴一起欣赏作品的乐趣,以达到放松情绪的目的。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6 设计思想: 夏天到了,班里的女孩子都穿上了盼望以久的漂亮花裙子,早上来到幼儿园,一见面就三五成群地互相欣赏,讨论,比谁的裙子好看,观察裙子的颜色以及裙子上的各种图案,还努力旋转好让裙子下摆飘起来,引起孩子们的阵阵喝彩,女孩子对此项活动总是乐此不疲,就连男孩子都加入其中。为了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审美能力,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用有规律的花纹及有各种装饰物的花裙子,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2、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装饰裙子,培养幼儿设计的兴趣。 3、初步会互相欣赏作品,评价作品,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活动准备: 1、请幼儿带来自己喜欢的花裙子。 2、每位幼儿一件用纸剪好的裙子式样,没有花纹及装饰。 3、小白兔、小黄狗、小松鼠、小猴、小猪的图片。 4、胶棒、即时贴、皱纹纸、彩色卡纸、贴花、亮片、扣子、蝴蝶结、花边等若干,分组摆放。 5。、节奏明快的音乐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导入课题。 教师说:“今天,森林里要开动物狂欢节,邀请小动物们参加,小动物们可高兴了,可是有几个小动物说不想去,你们看都有谁?(依次出示小白兔、小黄狗、小松鼠、小猴、小猪的图片),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想),哦!原来呀,小动物说它们都没有漂亮的裙子穿,所有不想去了。小朋友,你们能想想办法帮助它们吗?(引导幼儿说出给每个小动物们做一条漂亮的裙子)我们就一起给每个动物做一条漂亮的裙子,送给它们去参加动物狂欢节,好吗?” (二)、请幼儿欣赏花裙子,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见过的裙子款式,为设计做准备。 1、欣赏花裙子,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条,为什么?(鼓励幼儿说出自己观察到的裙子的花纹特点)。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出自己以前还见过哪种款式的花裙?是长袖还是短袖?是圆领口还是方领口?裙子的下摆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大胆发言。 3、观察裙子上除了花纹还有没有其他装饰物,说一说这些装饰物是什么? (三)、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制作花裙子,教师进行指导。 1、教师:“咱们一起帮这些小动物设计、制作漂亮的花裙子,好让他们高高兴兴的去参加森林的狂欢节,好吗?” 2、请幼儿先商量好自己要设计什么样的花裙子,然后按款式自由组成小组,再商量裙子上用什么花纹和装饰物,最后根据需要选择各种材料,合作制作花裙子。 (四)、评价欣赏,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活动。 1、幼儿互相欣赏完成好的裙子,说一说自己和别人的有哪些不同。 2、分别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穿上裙子,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和小动物们一起去参加森林狂欢节。 四、活动延伸: 1、在美工区为幼儿投放剪好的不同款式的裙子式样,鼓励幼儿在上面设计自己喜欢的花纹。 2、组织幼儿穿上自己设计的花裙子开一场“小模特表演”。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7 绘画目的: 活动中养成有条理有耐心的好习惯。 绘画年龄: 学前班幼儿。 绘画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第六步 幼儿自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互相展示作品,分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