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风归去
我欲乘风归去
焦小桥
有一个老大妈出去遛弯很晚没回家,家人到处找她,等找到她时,已不省人事,应该是突发脑溢血,被送到医院重症监护室,呆到现在已快二年了。
有个老爷子在重症呆了三年,外界纷乱的世界他毫不知晓,身上插着管子,器管切开了,靠往喉咙里打一些流食维持生命。
一般这种情况,那些老人是有工资的,收入低的家庭在重症是耗不起的。不久前,一个邻居的妈妈突然摔倒,在重症监护室,大夫说没有希望了,家人强烈要求上呼吸机加各种救助设备,都在重症室外焦急而疲惫地侯了一个月,人财两空。
前几年琼瑶阿姨写了篇长文,情真意切地表达对丈夫的一种纠结复杂的情感。她不想让丈夫遭罪,想撤掉他身上的呼吸机和管子,让他早点解脱。
她丈夫的儿女们愤然反对,社会引起轩然大波,什么样的声音都有,甚至有人用他们的婚外情说事。作为家人作为儿女,是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尚有微弱气息的亲人不管不顾的,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希望就心存幻想,就会不惜一切代价盼望挽回其生命。
澳大利亚有一个老科学家,感到身体器官衰竭,生活质量下降。在家人给他过106岁生日时,许下心愿:非常遗憾活到这个年龄,我想死去。
他公开声明,当一个人应尽的社会责任已经完成,是可以自由选择如何度过自己的余生,自己选择死亡,那是公平的,其它人不该干预。
不久之后,他远赴瑞士巴塞尔的一家诊所接受安乐死,聆听着贝多芬的欢乐颂,在美妙的音乐中,愉快地完成了他的生命旅途。
我们国内的一个90多岁的女教授,在神志清醒时,对亲人表达了想轻松离世的遗愿,自己断食结束了无效的生命。
每天锻炼时我都能看到一个近百岁的老人,孤独地坐在路边,佝偻着身子卖呆儿,除了吃饭睡觉,他就无聊寂寞地等待着,等待着。
鬼才黄永玉应该是九十大多了,穿着背带裤,戴着鸭舌帽,开着法拉利跑车,在自家幽静古朴的院子里画画,他精神矍铄,自己说哪天去了,就让家人把骨灰放在马桶里冲走,真豁达洒脱呀!
人活到高寿且神志清醒是令人羡慕的,画家韩美林在耄耋之年还有了个健康的小儿子,以前看到写他的一篇文章,说他年轻时候,身体不好,得到高人指点,每日练功,做一些身体各部位的按摩,坚持数十年获得健康的身体。
其实,大多数人都想活得长长久久,看到一个报道,中国有个富豪,到乌克兰打续命针,一针大约60万,若人类能活到无限岁,应是人类重大的进步和胜利呀!
可有时注重饮食锻炼,病痛也会不期而遇。朋友的老父亲身体状况一直良好,有良好的家族长寿基因,他本人很睿智从不纠结任何事,为人处事随和友善
最近感觉不舒适,当发现体重突然下降时,悄悄独自去医院检查,随着检查的部位一项一项地增加,他有了不详的预感,最终得到了一个不好的诊断。
他调整了一下情绪,镇静地通知自己的家人。无法相信无法接受的家人,抱着被误判的幻想,带他去省城医院,结果是令人崩溃的,恶性程度高的肿瘤,且无任何好办法医治。
那个老父亲毅然决定放弃住院治疗,回家。当人被宣判生命倒计时的那瞬间,内心应当是波涛汹涌的。谁愿意离开这美好的世界?谁愿意离开越来越美好的生活,谁愿意离开越来越可爱的孙儿滴女?
他想为自己,也为自己喜爱的家人们搏一把,接受了一些亲朋好友的建议,吃中药调理,不久感到那些药物导致其它的器官不适,就果断终止。
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他静静地写下遗嘱,有条不紊地安排好身后事。其中一条是:等自己没有意识时,不进ICU,不插管,不切喉,将来骨灰撒入江海……
理智明智地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式体面地有尊严地离开,真真令人尊敬和佩服。
现在他每天做自己想做的事,吃任何他想吃的食物,在家人的陪伴下,在山野林间漫步,呼吸新鲜空气,和孙子孙女逗乐打趣,淡然坦然地面对死亡。
八九十岁的老人几乎都有一大堆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而我们这些六十年代的中老年们即将很快步入暮年,独生的孩子在远方,如果哪天重病缠身,或偶遇灾难,会感到无助无援。
调整积极乐观的心态,平静乐观地度过余生,是对自己的挑战,也是对社会的责任。走出家门结交朋友,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充实生活保持愉快的状态,尽最大限度地不给孩子增添麻烦烦恼负担。
我早已想好,顺应天意顺应自然活在当下,即使有了那一天,也像那位老爸爸那样从容地迎接死神的召唤,不过度治疗,不做无意义的抢救,大不了随着最后那缕青烟飘入太空,若有来世还回到人间,还做个女人。
我欲乘风归去的全诗是什么啊
苏轼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全诗为: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是什么意思?
这几句词的意思是: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这几句词出自于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整首词的原文如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 一作:偏向)整首词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将它翻译成白话文如下: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通宵痛饮直至天明,大醉,趁兴写下这篇文章,同时抒发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情。像中秋佳节如此明月几时能有?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高遥在上的宫阙,现在又是什么日子。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烟火暖人心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生本就有悲欢离合,月儿常有圆缺,(想要人团圆时月亮正好也圆满)这样的好事自古就难以两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其中有一些字词,我觉得有必要单独解释一下: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达旦:到天亮。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胜:承担、承受。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 雕饰华丽的门窗。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但:只。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作者写下这首词的时候,当时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呢?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现在我们知道了创作背景和整首词的意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苏轼一生,推崇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被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掩盖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和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有深奥微妙的提示。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和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此词上片望月,既怀超宜兴致,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应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当时因为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强烈、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撑。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并未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词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好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牧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们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够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乐观和美好的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的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作者既标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最后,关于这篇文章的作者,我觉得有必要再介绍一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翻译。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这首词出自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关于这首词,不仅仅是我,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初中的时候我们学了这首词,老师还教了这首词改写的歌,所以到现在别的诗词我都背不出来了,到这首却烂熟于心。一、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呢?➡这首词主要写的是中秋节独自一人的惆怅和对远在千里的亲人的思念。其实,咋一看这首诗,都会觉得这就是在写中秋节没能和家人团圆的伤感,但其实上这里面还包含了作者被外放的失落心情。我和我的闺蜜是高中同学,同样都喜欢古诗词,上学那会儿我们就研究过这首词。当时我们是看到“兼怀子由”才开始去深入解读这首词,既然思念亲人只是顺便,那么这大醉一场肯定另有原因。于是我们查了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苏轼在密州时作的。当时苏轼与朝中的当权者政见不合,于是就自请外放,被调任到了密州,仕途上遭受了冷遇,再加上与弟弟苏辙分离多年,不禁心有所感,于是就作了这首词。所以,这首词不仅仅是写对亲人的思念,也是写怀才不遇的伤感。二、苏轼究竟是什么人呢?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上学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可想而知他的文采是有多么出众,他不仅在诗词方面有天赋,在书画等方面也是有很高成就的。苏轼其实是一个十分豪迈的人,从“把酒问青天”这句就能看出来。我想他当时面对中秋圆月的时候,同样也是抱有期待的吧,期待能和家人团圆,期待仕途圆满。三、原文及译文附上原文及译文,方便小伙伴们重温~【原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译文】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通宵痛饮直至天明,大醉,趁兴写下这篇文章,同时抒发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情。像中秋佳节如此明月几时能有?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高遥在上的宫阙,现在又是什么日子。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烟火暖人心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生本就有悲欢离合,月儿常有圆缺,(想要人团圆时月亮正好也圆满)这样的好事自古就难以两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