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华阳通济桥

> 知识库 芦荟君 2024-11-29 01:41

通济桥的简介

横跨浙江省余姚市城中的姚江之上,沟通余姚南北两城的通济桥,如长虹卧波,气势雄伟。通济桥又名舜江桥。由于它是姚江上最长最高的桥,故被称为“浙东第一桥”。据《余姚县志》载,该桥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原系木桥初名德惠桥,木结构。后又改名为虹桥,屡建屡毁。元至顺三年(1332年)改建成石砌三孔桥,定名为通济桥。通济桥全长90米,高大雄伟,桥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题道:“海舶过而风帆不解”八个字,便足以证明。北宋时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时旅行至此,更是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山如碧波翻江去,水似青天照月明。唤取仙人来此住,莫教辛苦上层城。” 现存的桥是清雍正七年至九年(公元1729一1731年)重建,用木椿2100根,人工约4万,全长约90米,共106级。通济桥是一座陡拱式三孔两墩石桥,桥面中心宽5.61米,主孔净跨14.2米。桥顶栏板里侧刻有对称的莲枝浮雕花纹,线条流畅。24根望柱上都刻有石雕,其中桥顶4根望柱上雕刻着狮首石像,形态逼真,精致秀丽;桥南坡和北坡的望柱顶上雕刻着形态各异的莲花座。在主拱圈两侧边墙上,分别刻有对联,朝东联为“千时遥吞沧海月,万年独抵大江浪”,朝西联为“一曲蕙兰飞彩鹢,双城烟雨卧长虹”。整个桥型显得稳重、雄伟,远远望去,长虹中跨,体势腾辉。通济桥是余姚市城关镇的交通要冲,北近舜江楼,南通江南直街;行船东通宁波,西达绍兴、杭州。从岸边望去,该桥形体右倾;桥下碧波荡漾,桥孔高圆,倒影成环。

通济桥的“行通济”由来

“行通济”这一传统习俗在佛山流传几百年了。“行通济”指每年正月十六佛山乡民行“通济桥”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心想事成。通济桥是佛山最早修建的桥梁之一,据《佛山忠义乡志》载:该桥最先是由附近乡民集资修建的木质人行桥。明朝户部尚书、乡人李待问回到佛山后,见此桥年久失修,于天启五年(1625年)倡建修桥,翌年建成并取名“通济桥”,寓意“桥以通济名,必通而后有济也”,“以正义通,以亨屯济”。由于该桥横跨佛山涌,是通往顺德、番禺的必经之路,是佛山商贸交流的重要通道。因此,佛山商民在为求来年生意顺境,便行通济桥讨好意头,后渐成习俗,并衍生出“行通济,无闭翳”这一俗语。现在,该古老习俗也逐渐被赋予了现代的色彩。如 2000年举行了“佛山市献爱心捐善款元宵万人行”活动;2005年禅城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制作了大型生菜灯,倡导引菜(财)归家,并把生菜灯拍卖所得用作善款捐献给佛山福利事业;2006年更组织了“畅行通济·引财归家”——万家通济系列文化活动,为古老的习俗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现在,“行通济”活动对建设文化名城,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九出十三归  古代的通济桥,桥头石级共9级,桥尾13级,反映出“九出十三归”的意念。如今,则以防滑条取代台阶,提高了过桥人的安全系数,体现了过桥祈福的意念。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的专家余婉韶和曾在南济观音庙做过庙祝的吴虾都表示:“九出十三归”的意思就是给九元出去,能得到十三元的收入。这根据当时佛山地区当押店发展兴旺而得来的。余婉韶认为,仅从这个小的细节,就能体现出古时的佛山人已经有超高的经商头脑与智慧。

从九里堤怎么坐车到大邑

1、黄龙溪古镇在什么位置值得去玩么?消费高不、去黄龙溪怎么坐车?
在双流县黄龙溪镇,位于成都东南方向,交通条件十分便利,路况良好,可自驾前往距成都42公里,自驾需要30分钟,距双流县城34公里 自驾需要28分钟
。除此以外,游客还可选择到成都新南门、金沙汽车站乘旅游班车直达黄龙溪,或者选择坐公交车到华阳、双流汽车站,再转乘到黄龙溪的班车(821路、808路)。消费不高,小吃住宿都很便宜,是我们大学生一族爱去的旅游地,就是因为消费不高! 2、锦里在市区内么?去锦里古镇怎么坐车?
市区西南,位于武侯区洗面桥社区,浆洗街附近,就在武侯祠旁,至于你说的锦里古镇,成都所有古镇中,好像没有,只有崇州的街子古镇,龙泉的洛带古镇,大邑的安仁古镇、平乐古镇也很出名。 3、荷塘月色距离锦里远么?去荷塘月色怎么坐车?荷塘月色距离锦里不远,位于锦江区三圣乡,坐公交车大概40到50分钟包含中途转车。你可以在锦里武侯祠站坐82到终点站成仁公交站下转218或40路,332路,三圣乡站下即到。 4、欢乐谷在龙泉的什么位置、从郫县怎么到欢乐谷?欢乐谷位于金牛区与郫县交接处的华侨城地产,所开发的房产和游乐园模式。郫县有专门的公交车到欢乐谷从郫县客运中心站乘305路(30站)到二环路府南新区路口站[往东北走110米]从清溪西路东站乘88路(11站)到沙西线南站,约33.1公里
。在市区从九里提公交站乘63路公共汽车到交大路口站后,在长青路交大路口转乘华侨城.欢乐谷的直达专线车;


查看全部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