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文言文及其翻译
纸上谈兵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吧,下面是我整理的纸上谈兵文言文及其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赵括纸上谈兵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④,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注释】 (1)少时;小时候。 (2)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 (3)以天下莫能当:认为天下没有人抵得过他的。 (4)奢:赵奢,赵括之父,赵国良将。 (5)难:驳倒。 (6)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 (7)易言之:把它说得很轻易。 (8)赵:赵国。 (9)廉颇:赵国良将。廉颇对秦作战,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深沟高垒的防御战。后赵王中了秦的离间计,用赵括代廉颇。 (10)悉更约束:全部改变原有的纪律和规定。 (11)坑(kēng):活埋。 (12)尝:曾经 (13)卒:步兵,士兵 (14)将:使......为将,使动用法 (15)佯:假装 【原文翻译】 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但是(赵奢)不承认他有军事才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等到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以做将军。" 赵括代替了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并撤换重新安排军官。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件事后,便派出引诱赵括做出错误判断的小股部队,佯装失败,却断绝他的粮道,分段两军,士卒的士气大乱。四十多天后,军队士兵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于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杀死,并把尸体堆积起来。 相关练习 【小题1】用些线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王以/为何/如其父b.王/以为/何如其父c.王/以为何/如其父d.王/以为何如/其父 【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的字(2分) (1)、使赵不将括即已()(2)、及括将行() 【小题3】说说"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的意思(2分) 【小题4】从文中可以看出赵括是个怎样的人?(2分) 【小题5】读了这段文字你获得了一些什么启示呢?(2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1】(1)、以......为将(2)、等到 【小题1】(赵括)曾经和他父亲赵奢谈论军事,赵奢不能难住他,然而(赵奢)并不赞美他。 【小题1】只会夸夸其谈、没有真才实学、贪图钱财(或贪图小利)等 【小题1】例如: (1)、成功来自于生活实践,读死书或死读书行不通。 (2)、做人必须踏踏实实,不能光说不练,只会夸夸其谈的人是不会有真才实学的。 (3)、做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书本知识。 (4)、从赵王做决定可以看出,为人为事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有益建议。 解析 【小题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节奏。b正确。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小题1】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其他习题 1.(1)比喻逃脱不了的人或动物。() (2)比喻在危急关头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 2.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本文谈谈自己的感想!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纸上谈兵》阅读答案: 1.瓮中之鳖;孤注一掷。 2.我不完全同意,因为我们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自己动手实践才行。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实践才能出真知。 3.赵括曾经和他的父亲谈兵事,他的父亲不能驳倒他,却不说(赵括)善于打仗。
纸上谈兵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纸上谈兵》文言文翻译: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兵事,认为天下没有比得上他的。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谈论兵事,赵奢都难不倒他,但是并不称赞他。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曰∶“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地方,而赵括太轻率的讨论它了。如果赵王不让他当将军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军,打败赵军的人一定是赵括自己。” 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变更了军法,轻率的任用军官。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指挥奇兵,假装打败撤退,而断绝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士气不能统一。被困四十多天,赵军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博战,秦军用箭射死了赵括。 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秦国全部将它们活埋了。《纸上谈兵》原文: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启示:形容的是只会嘴上说,但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常言道,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这就需要遇事多思考,不张扬,少开口讲道理,多动手做事情。赵括书本上的内容倒是背得滚瓜烂熟,可是没有实际的经验,所以一遇到需要实际操作的情况,他就立刻没有了方向,成了一个无只苍蝇。
纸上谈兵的故事
关于纸上谈兵的故事 关于纸上谈兵的故事1 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 意思:比喻只会高谈阔论而无真本事,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春秋时,有一年秦军进犯赵国,赵军在在廉颇的指挥下,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抵抗。见秦军势强,不能硬拼快攻,便采用持久之计,企图把秦军拖垮。下令坚守营垒,任秦军百般挑战,一概不理。秦军知道廉颇老将深谋远虑,难于对付,这样持久下去,对秦军非常不利,于是派出间谍,散布谣言说:秦军最怕的是赵括,别的将军都是草包。赵王正因廉颇没有速战速胜而不满,听了谣言信以为真,忙派赵括接替廉颇,哲理名言。 赵括是大将赵奢的儿子,年轻时读了不少兵书,聪明而很有口才,父亲赵奢有时也驳不倒他,因此他也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使罢,如要用他,使赵军大败的一定是他!” 当时赵王派赵括去接替廉颇,正在病中的蔺相如表示反对,说:“赵括只不过死读了他父亲的一些兵书,根本不懂得灵活运用,好比‘胶柱鼓瑟’,如何可行!”(参看“胶柱鼓瑟”) 赵王不听,还是要赵括去长平换回廉颇。 赵括到了前线,就把廉颇的持久抗战计划全部改变,军官也被大批更换。秦将白起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便用计先截断赵军的运粮后路,然后把赵军团团围住。过了四十多天,赵军粮绝,赵括企图突围,被秦军一箭射死,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 关于纸上谈兵的故事2 [拼音]zhǐ shàng tán bīng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人物介绍】 赵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赵奢之子,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因指挥错误被秦军大败,自己也冲阵战死,赵军四十万人尽数被秦将白起活埋。 【成语故事】 赵奢是赵国名将,为赵国屡建战功。可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却不像父亲。赵括从小的确读了不少兵书,谈起用兵之道那简直是滔滔不绝,连他父亲都不如他。于是,赵括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是了不起的军事家,他狂妄地认为自己在军事上已经是天下无敌了。然而赵奢却不这么认为,他不但从未赞扬过儿子的'夸夸其谈,反而却常常担忧地说:“日后赵国不让赵括带兵便罢,如果让他带兵打仗,那么断送赵国前程的将必是赵括无疑。” 过了几年,赵奢死去了。 这一年,秦国对赵国大举进攻,赵国派了年龄很大的将军廉颇率军迎敌。开始,赵军连连失利。在这样的情况下,廉颇改变战略方针,他下令让军队坚守城池,以逸待劳,不要主动出击,保存实力把住阵地从而拖垮秦军。结果真的,秦军由于远道而来,经不住廉颇的拖延,粮草渐渐接不上,快要支撑不下去了,秦军十分恐慌。于是秦军也施展汁谋,派人悄悄潜入赵国散布流言说:“秦军谁都不怕,就怕赵括担任大将。” 赵王正在为廉颇在军事上毫无进展而闷闷不乐,听到外面流传的那些说法,便撤掉廉颇,要派赵括为大将来统帅军队。赵括的母亲记住丈夫生前的嘱咐,再三向赵王说明情况,极力劝告赵王收回决定,可是赵王哪里听得进去,他真的任命了赵括担任大将来取代廉颇。 赵括一到前线,便开始胡乱指挥起来。他完全改变了廉颇的策略,大量撤换将官,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军心涣散。 秦军得知赵军这些情况,自然正中下怀。一天深夜,秦军派一支队伍偷袭赵营,刚一交战,便佯装败走。同时,秦军又派兵乘机切断了赵军的粮道。 赵括不知实情,还以为秦军真的是败逃。他得意地想,取胜即在眼前,这正是表现自己的时候。于是他命令部队紧紧追击。结果,赵军追了一段后即被秦军伏兵将追兵拦腰截断,使赵军首尾不能相顾。然后,秦军一齐杀出,将赵军各个击破,团团围住。 赵军被秦军围困40多天,粮食早已吃光又没有接应,一时间军心大乱。赵括一筹莫展,满肚子的兵法也不知如何施展。眼看守下去也是活活饿死,便率军仓皇突围。可是怎敌秦军四面掩杀,哪里突得出去。结果赵括被乱箭射死,40万赵军也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赵国就一蹶不振。 赵括并无真才实学,而赵王还对他委以重任,结果招致惨痛失败。看来,教条主义的危害是不可轻视的。 【人物评价】 历史评价 蔺相如:”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赵母:“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父子异志,愿王勿遣。” 另有学者认为纸上谈兵不是说赵括 战国时没纸,作史记时纸未广泛应用,这就很明显,这个成语不可能是战国时的,也不可能是司马迁所作。 纸上谈兵的雏形大约出现在唐宋,正式作为成语最早是在清代,但都是指书生用兵,跟赵括一点关系都没。连《东周列国志》也没有这个说法。 关于所谓赵括纸上谈兵的最早记载,应该是《上下五千年》第40节“纸上谈兵的赵括”,这是评价赵括为纸上谈兵,评价是否正确不提,但这显然不能说这个成语源自赵括。 至于该观点的发明,大概就是《现代汉语词典》的功劳了,这本书是明确把该成语的出处定义在长平之战的,依据说不定就是《上下五千年》。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4] 后来引申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但是,故事的背景是战国时期,那时中国还没有发明纸张。所以所谓的兵书应该记载在竹简、木简或者帛等丝织品上。
纸上谈兵的故事
『壹』 纸上谈兵是什么时期的故事 纸上谈兵 【近义】坐而论道、华而不实、画饼充饥 【反义】埋头苦干、脚踏回实地 【释义】在纸面上答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用例】新近有个大挑知县上了一个条陈,其中有些话都是窒碍难行,毕竟书生之见,全是~。(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 『贰』 纸上谈兵的故事(简写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奢,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上的条文,到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叁』 纸上谈兵的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专卿。属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肆』 纸上谈兵的故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连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事,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 这里很详细 //ke./view/5060 『伍』 纸上谈兵的故事 文言文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译文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兵事,认为天下没有比得上他的。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谈论兵事,赵奢都难不倒他,但是并不称赞他。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曰∶“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地方,而赵括太轻率地讨论它了。如果赵王不让他当将军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军,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 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变更了军法,轻率地任用军官。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指挥奇兵,假装打败撤退,而断绝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士气不能统一。被困四十多天,赵军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博战,秦军用箭射死了赵括。 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秦国全部将它们活埋了。 『陆』 简洁的概括纸上谈兵的故事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柒』 《纸上谈兵》的故事内容 赵括熟读兵书,拿起兵书可以侃侃而谈,于是皇上派他去带兵打仗,结果可想而知,狼狈而逃。纸上谈兵用来比喻光说不练者,没有实践经验,最终将一事无成。 『捌』 纸上谈兵的故事 纸上谈兵描写的是战国时期赵括的故事。 『玖』 纸上谈兵的故事 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孝成王七年前259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 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厌恶忌讳的就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 做将军。”赵王因此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粘死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 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赵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将。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军事以为天下没人能抵得过他。他曾与父亲赵奢谈论用兵之事赵奢也难不倒他可是并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什么缘故赵奢说“用兵打仗是关乎生死的事然而他却把这事说得那么容易。如果赵国不 用赵括为将也就罢了要是 一定让他为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就是他呀”。等到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以让他做将军。”赵王说“为什么”回答说 “当初我侍奉他父亲那时他是将军由他亲自捧着饮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当做朋友看待的数以百计大王和王族们赏赐的东西全都分给军吏和僚属接 受命令的那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事。现在赵括一下子做了将军就面向东接受朝见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帛都带回家收藏起来还天天访查 便宜合适的田地房产可买的就买下来。大王认为他哪里像他父亲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领兵。”赵王说“您就把这事放下别管了我已经决 定了。”赵括的母亲接着说“您一定要派他领兵如果他有不称职的情况我能不受株连吗”赵王答应了。 赵括代替廉颇之后把原有的规 章制度全都改变了把原来的军吏也撤换了。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情况便调遣奇兵假装败逃又去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两半赵军士卒离心。过 了四十多天赵军饥饿赵括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搏斗秦军射死赵括。赵括军队战败几十万大军于是投降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 万人。第二年秦军就包围了邯郸有一年多赵国几乎不能保全全靠楚国、魏国军队来援救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赵王也由于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终于没有株连她。 赵括因战败而断送40余万将士性命和赵国前途而成为千古笑柄其事迹成为成语“纸上谈兵”这个比喻可谓恰如其分。值得一提的是,战国时期并没有纸张,所以"纸上谈兵"一词应为后人所创,但赵括这个例子比较典型,所以被当做此词的典故来应用. 史上另一位赵括出现在春秋时代“下宫之难”中是赵朔的弟弟。在这次赵氏家族的劫难中被诛杀。 另有学者认为纸上谈兵不是说赵括 战国时没纸作史记时纸未广泛应用这就很明显这个成语不可能是战国时的也不可能是司马迁所作。 纸上谈兵的雏形大约出现在唐宋正式作为成语最早是在清代但都是指书生用兵跟赵括一点关系都没。连《东周列国志》也没有这个说法。 关于所谓赵括纸上谈兵的最早记载应该是《上下五千年》第40节“纸上谈兵的赵括”这是评价赵括为纸上谈兵评价是否正确不提但这显然不能说这个成语源自赵括。 至于该观点的发明大概就是《现代汉语词典》的功劳了这本书是明确把该成语的出处定义在长平之战的依据说不定就是《上下五千年》。 纸上谈兵用何纸 慕京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后来引申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但是故事的背景是战国时期那时中国还没有发明纸张。所以所谓的兵书应该记载在竹简、木简或者帛等丝织品上。 有人说纸上谈兵是源于明代人刘三吾在一首诗中说“朝野犹夸纸上兵”。我没看到原诗姑且存疑。 所以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还是有很大错误的准确地说实际应该是竹上谈兵木上谈兵帛上谈兵。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还在看竹简比他早的赵括是不知道纸为何物的。现在的考古发现最早的纸在西汉就出现了比传统的说法蔡伦造纸的东汉时期要早。 『拾』 纸上谈兵的故事(简介)少于50字 战国时期,一名叫赵括的将领饱读兵法古书,没有实战经验,在一次用兵打仗中,脱离实际,被打得溃不成军。 具体简介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赵国有一员大将名叫赵奢,他屡立战功,被封为马服君。赵奢的儿子名叫赵括,他小时候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头头是道,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但也不说他好。 赵括的母亲觉得很奇怪就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很担忧地说:“打仗,是生死攸关的事,儿子虽然熟读兵法,但是没有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将来若是率军打仗,恐怕会遭到惨败。” 后来有一次,秦国派白起为将,统率百万雄兵讨伐赵国。赵国命大将廉颇,也率四十万大军在长平阻击秦军。廉颇知道秦军人马众多,粮草运输困难,不利久战。他命令赵军凭险固守,以便让秦兵不战自退。 秦赵两国军队在长平相峙许久,仍然不能有所突破,白起无计可施,眼看粮草接济不上,急得六神无主。于是,有将士献计让他派人到赵国散布流言,说秦军根本不怕廉颇,最怕的是赵括。赵王不知是计,立即命赵括为将,代替廉颇。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但赵王坚持。 赵括到了前线,全部变更了军法,轻率地任用军官,用书上所学的理论与秦军展开正面交锋,结果因为不变通中了秦军的埋伏,赵军四十余万全部被俘,后被白起设计坑杀。赵国元气大伤,不久被秦将王翦灭掉。 (10)纸上谈兵的故事扩展阅读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1、成语性质:贬义词。 2、近义词:坐而论道、华而不实、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夸夸其谈、秀而不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反义词: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兢兢业业 4、歇后语:军事论文;讲武堂里学打仗 5、成语示例 人们都十分讨厌那些只会纸上谈兵,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 新近有个大挑知县上了一个条陈,其中有些话都是窒碍难行,毕竟书生之见,全是纸上谈兵。”
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我们是否是错怪他了
事件:长平之战的爆发一开始并不在于赵国,而是秦国和韩国之间的争夺。秦国向韩国出兵截断了上党郡和韩国的联系。韩国从军事上无力夺回上党郡,但是又不甘心把上党郡送给秦国,于是韩桓惠王决定将上党郡的17座城池献给赵国,希望凭借赵国的实力,打击秦国的嚣张气焰。赵国的国君赵孝成王则是有些犹豫。这17座城池,是祸水东引。如果赵国接受了这17座城池,势必对上强大的秦国,秦赵之间必有一场兵灾。但是如果放弃这17座城池,赵国又十分不甘心。以往攻城掠地,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攻占一座城池,而现在就有17座城池放在眼前,这令赵王十分纠结。于是赵王召集了臣僚来讨论这件事。但是大臣们的意见也不相同。平阳君赵豹认为,韩国将17座城池送给赵国,这就是一招祸水东引,因此不能接受上党郡的城池,这些城池带来的灾祸远比得到的好处要多。但是平原君赵胜则有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虽然秦国很强,但是赵国也不弱,即便赵国拿了上党郡的城池,秦国也不敢像对付韩国一样对待赵国。而17座城池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如果放过这次的机会,赵国要想取得17座城池,需要出动百万大军消耗数年的时间,这样付出的代价也不小,因此上党郡的城池值得赵国冒一次险。 对于赵国的出手,秦国很是生气,于是开始准备进攻赵国。当时秦国在商鞅变法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实力在七雄中可谓是第一。而赵国作为东方最强大的国家,实力虽然不弱,但是和秦国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于是双方都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好了准备。秦王亲自动员,发动国内百万青壮疏通运河,而赵国也四处调兵准备这场大战。战争开始后,秦国方面派出的算是军队中的二号人物,在王龁的进攻下,赵国有了很大的损失。主持赵国前期战斗的将领在史书中姓名不详,但是一直到了战略决战的时候,赵国才换上了廉颇。廉颇的登场并没有扭转战局,赵国方面接连失去数位高级将领,为了避免战损扩大,廉颇闭关不出,坚守城池。但是此时的赵孝成王忍不住了,一方面再次换将,请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领兵,另一方面到秦国求和。求和的大臣没有在秦国得到有利的结果,赵括到了前线,废除了之前廉颇的政策,主动出击,结果被秦军射杀,赵国的军队也被秦军坑杀。表面上看来,赵国在长平之战的失败全部是由于赵括没有军事经验,只会纸上谈兵,但实际上,赵括并不应该为这场战事的失败负全部责任。赵括个人:首先,赵括并不是我们所想的才能平庸的富二代,赵奢被封为马服君,君在春秋战国时期对对男子的尊称,赵奢的军功章里绝对有赵括的一半。公元前280年,赵括随父亲攻打齐国用释放俘虏、往城里抛粮食的办法,在一个月之内,拿下由最擅长守城的墨家弟子把守的麦丘城;公元前270年,赵括向父亲献策,用暗中挑拨的办法,击溃从韩国借道的秦军。长平之战开始时,与赵军主将廉颇对垒的秦军统帅是王龁,赵括来了以后,秦王才换上白起,王龁改作白起的副手。秦国在战国中后期让东方六国谈之色变,许多将领甚至不敢和秦兵对战,而且也很少取胜,但是赵括虽然有借助其父的优势,也是积累了和秦兵对战的经验。其次,不同的将领都有自己的指挥特色,赵奢在阏与之战的表现就是善出奇兵,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赵括却显然并不具备这个能力。 两国实力:战争虽然以最直接的军事表现,但是实际上是经济乃至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战国时期作战多采用步兵,数量众多的步兵不但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地形,还能进行就地挖掘军事防御工程等。但是步兵对于粮草的消耗是十分巨大的。表面上来说,长平之战发生在赵国境内,秦都咸阳到长平前线的直线运输距离是赵都邯郸到长平前线的两倍多,赵国的粮食运输损耗要低于秦国,所以赵国后勤保障要优于秦国,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粮食储备:秦国在长平之战前秦国已拥有关中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和河东四大粮食产地,耕地总面积,粮食产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反观赵国,赵国主要粮食生产区在冀州。主要包括晋阳为中心的太原盆地和邯郸为中心的漳滏流域。从耕地面积和质量上来看,赵国都和秦国有不小的差距。而且秦国商鞅变法将“耕战”定为国策,对粮食十分重视,长平之战前虽然秦国频繁出兵,但是大多都是战胜,而赵国在长平之战前正好遇到了一场天灾。 运粮:首先,秦国拥有河东之地。河东到长平的运输距离相对较短。公元前290年魏国将河东400里之地献给秦国,河东是春秋霸主晋国起家之地,本是当时著名的粮食产地,又经过秦国30年的苦心经营,到长平之战前已成为秦军在晋东南与韩、赵作战的后勤基地。从河东向长平前线运输粮食,距离不足两百公里,与邯郸到长平距离相当,而交通状况则要好很多。第二,秦国具有水运优势。仅靠河东的粮食储备无法供应前线的数十万大军,大量的粮食需要从关中地区运往前线。秦国在长平之战之前,拥有了大量战略要地,特别是取得渭水、黄河、洛水的航运船后,粮草可以轻易运到中原作战各区域。而且在战争开始后,秦王还亲自动员秦国百万青壮修运河,进一步保障了前线的粮草。而赵国在运粮上,仅仅只是因为战地在本国,只有距离较近这一个优势。 外部支援:其实在长平之战中,秦赵两国几乎都没有从外国得到任何的粮食支援。但是秦国本身有足够的粮食储备,同时自身也属于侵略一方,但是赵国自己粮草不够,又得不到齐国和楚国的援助,所以综合来看,在后勤保障上,赵国无法满足前线士兵的粮食供应。 战略选择:既然粮食储备不足,就意味着赵国不能讲这场战争变成一场持久战或者是消耗战。同时,这时候的赵军也不能撤军甚至是后退。将大军撤回太行山以东,依托壶口关、滏口陉、井陉天险防御,固然可以较少兵力抵挡秦军,从而将动员的军队和转输民夫解散以减轻经济压力,但这意味着赵国将失去太行山以西的大片领土,其中包括赵氏的发祥地赵城和赵国起家的晋阳,这是赵国所不能接受的,战败的结果也不过如此。更重要的是,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动员全国兵力进行的战略决战,秦赵大军中除少量训练有素的常备军外,大部分士兵都是临时征召而来的平民和低级官吏。而敌前撤退这样高难度的军事行动,不仅对将领的指挥能力有很高要求,对于军队全员的军事素质要求更高。而赵国现在拼凑出来的这一只军队显然是达不到的。所以,此时的赵军只能选择主动进攻,即使战败也可大量消耗敌有生力量,所以从这方面来说,赵括当时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 作战过程:赵括到前线取代廉颇后,改变了廉颇的很多军令,还变更了一些将领的职务,这令那些被廉颇提拔起来的将领们产生了很大不满。但是对于赵括来说,这样一道命令也是正确的。赵括可以算是空降的领导,而且在大部分人看来,成为领导的唯一原因是因为他是马服君的儿子。赵括当时应该是不足30岁,对于很多廉颇留下的老将来说,赵括太年轻,没有经验,也没有让人信服的人格魅力和作战经验,所以难免对于赵括都是不服气的状态。但是对于赵括来说,大战在即,他没有时间去收服这些将领,只能将其撤换,避免战争开始后令出多门的现象。在廉颇指挥前期,赵国军队已经有数名高级将领阵亡,这说明在的进攻下,赵国已经有了不小的损失。本来秦赵两国在兵力和后勤对比上,赵国都稍逊一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赵括是想补足双方差距。当时赵军主力集结在今高平市北二十公里,依托东西走向的山脉和构筑的垒墙防堵秦军;而秦军主力集中在丹河河谷中,试图冲破赵军防线。两军相持之中,赵括决定带一支部队,深入奇袭到秦军后方切断了秦军补给线,堵住了秦军主力撤退路线,形成了包围态势。此时,如果防线上的赵军主力发起全面攻势,就有可能一举歼灭秦军主力。分兵包围一般是双方实力有差距时采用的策略。此时赵国兵力比秦国少,若是能够用一小股部队插入秦军的后方,秦军主力封堵在了丹河河谷之中,而且掐断了秦军唯一的南来粮运通道,将在秦军中造成恐慌。这样就可以拉近双方军队的实力差距。但是,从赵军百里石墙防线到秦军后方,有二十多里路程,太大规模的军队容易暴露行踪,因此赵括只能选择小股军队作为奇袭部队,而且很可能取道东侧河谷(今207国道走向),这里不是秦军的主攻方向,所以能在秦军尚未察觉之际,长途迂回穿插,直插后方。赵括的目的地是现在被称为“箭头村”的一个地方,当时这里附近有秦军的粮仓。或许赵括原本的计划是在突袭之后让赵军主力进攻,如果赵军主力此时展开全线攻击,秦军主力难逃覆灭的命运。赵括这次攻占的箭头村一带是军事要冲,丹河东西两侧的山地不算高峻,秦军可以翻山逃逸,但大部队走小路穿越山林,必须丢弃所有物资,队列和建制都被打散,在敌军追击之下,那意味着全面溃败。这样,可以获得此战的胜利。但是出乎赵括的预料,他的命令没有被执行。在赵主力军按兵不动之际,赵括军遭到优势秦军的合围,无法脱离,他只能命令士兵们就地修筑营垒,坚守待援。但是赵军主力并没有救援,赵括在东垒固守长达46天。靠士兵自带干粮维持不了这么久,赵军肯定占据了 秦军的一些后勤仓库。从地形看,秦军完全可能在箭头村一带设立后勤基地。另一方面,靠缴获的粮食能维持46天,也说明赵括这支奇袭军规模不大,可能在一两万。主力按兵不动,使赵括的奇袭完全失去了意义。被秦军压缩到驻垒营地之后,掐断秦军粮运的意图也破灭了,秦军仍可以绕过这个孤军营垒运粮。长时间坚守但是仍没有救援之后,赵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突围。但是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足够秦军摸清楚这只奇袭小队的规模和带兵将领了,于是秦军准备了大量的弓箭,使得赵括一出来就遭遇秦军密 集弩箭阻击,赵括中箭身死。在长平之战的一系列战斗中,这是秦军使用弓弩最成功的一次,应当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因为之前秦军主要进行攻坚破垒战,弓弩用处不大,此战却是对付从壁垒中冲出、没有屏障保护的赵军,最适合用弩箭进行杀伤。所以“箭头村”之名很可能从此而来。其实通过战后的复盘,赵括在整场指挥中并没有军事决策上的失误。导致长平战败的原因更多的是国家内部的矛盾。最直接来说,赵括奇袭不成是因为留守的赵军主力没有及时出兵,这里赵括的确犯了一个错误,就是他没有坐镇中军。赵括身为主帅,任何时候都应该是坐镇中军居中调度,但是赵括并没有,而是选择自己带队奇袭。这里有几个可能的猜测:1,赵括认为这只奇袭的部队十分重要2,赵括被军中的老将排挤3,赵国高级军官损失太大,赵括缺少得力的助手。总之,赵军内部高层之间的矛盾是造成决战失败的最直接的原因。但是赵括身为马服君的儿子,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军二代,以赵奢当时的地位,这些能不听赵括命令的是谁,又是谁在背后做他们的靠山?这就涉及了赵国内部的矛盾。 赵国内部分官僚派和宗室派两大政治势力。宗室在赵国政坛上一直具有很强的势力,赵国历史上多次发生宗室叛乱,先后有桓子之乱、武公之乱、公子朝之乱、公子緤之乱、公子胜之乱、公子绍之乱、公子范之乱等。不仅如此,赵国有任命宗室为将统兵作战的传统,赵武灵王攻中山,即以公子赵章将中军,宗室赵袑将右军,宗室赵希将胡、代兵马,此外宗室为将著名者有赵疵、赵渴、赵何、赵梁、赵奢、赵括、赵葱等。 但沙丘宫变中赵成、李兑领兵围宫,饿死赵武灵王赵雍和公子赵章,此后相国李兑专权,长期把持国政,并对宗室进行打压迫害,官僚派一时占据优势。赵惠文王成年后重用弟弟平原君赵胜、平阳君赵豹等宗室以对抗李兑的势力,宗室派的势力逐渐占优并不断排挤官僚派。长平之战中接到韩国上党太守冯亭要献上党于赵的消息后,赵孝成王主要咨询了宗室赵胜、赵豹、赵禹的意见,前往上党受地的也是赵胜。即使秦赵进入决战阶段,同样可以看出宗室派对于官僚派的不信任。《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记载:“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即赵军虽早已进驻长平接应上党军民,但当时的统帅并不是廉颇,廉颇是四月秦军开始攻打赵军 后才紧急担任统帅掌握指挥权的,这也是战国名将廉颇在战略决战阶段前期作战中损失惨重的重要原因。史书没有记载此前统兵驻扎长平的赵将是谁,但廉颇在决战开始后才紧急接任统帅,至少说明关于大军统帅的人选,一直到决战前赵国内部还存在争议。廉颇接任军事统帅后,在他的指挥下,赵军连战连败,损兵折将,连续丢失城鄣垒壁,不断败退,只能依托坚壁不出,这样糟糕的军事表现加上拒不执行领导层的战略指示, 最终促使赵国领导层下决心撤换廉颇。在以赵括替换廉颇的决策过程中,表示反对意见的赵国大臣就是官僚派的代表人物蔺相如,其他主政大臣赵胜、赵豹、虞卿、乐乘等的态度,史书没有记载,很可能是表示支持或者默许。赵括的任命既是宗室派对官僚派的胜利,一定程度上也是二者的妥协。因为在赵国政坛上赵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政治人物。《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对于赵奢的情况只做了简单记述,具体情况特别是早期情况不详,但从他的姓氏来看,当为赵国宗室。赵奢自称“尝抵罪居燕,燕以奢为上谷守”,由此推测,赵奢很有可能在沙丘宫变后因李兑的迫害逃往燕国,并因才能和出身被燕国任命为上谷太守,李兑失势后又返回赵国。赵奢回国后担任田部吏等低级官职,因敢作敢为而受到赵胜举荐,负责治理国赋,后为将成功指挥麦 丘之战、阏与之战,因功封为马服君。从赵奢的事迹可以看出,他既是宗室出身,又因赵胜举荐而得重用,与宗室派关系密切同时又是从小吏一步步干起,凭事功而得崛起,是官僚中成长起来的精英,与官僚派有着相同的经历。因此,他是一个较能得到双方认可的人物,赵奢的这种特殊政治资本一定程度上也被他的儿子赵括所继承,并成为赵括继廉颇为大将的重要政治原因。 除此之外,赵国上层的暧昧态度也是造成长平之战失败的重要原因。长平之战爆发后不久,赵军稍遭挫折,前不久还在为取得上党而“大喜”的孝成王立马就动摇了抗秦的决心。开始派人向秦求和。但是对于秦国来说,这场战争是迟早都会发生的,此时秦国处于上风,自然是希望能够乘胜追击,消灭赵国。因此对于秦国的使节采取了拖字诀,耽误赵国向楚、魏求援的同时,麻痹各国。但是这时候的赵国在外交上的并不友好,几乎是得罪了其他诸侯国,所以也没有其他国家愿意在此时插一脚。 但是归根到底,赵国的失败还是因为是两国的经济问题。秦国的商鞅变法是全方位的,不仅涉及经济、政治、军事,而且涉及外交、文化等各领域。赵国只是军事改革一枝独秀,建立骑兵走在了当时新军事变革的潮头,而其经济上没有起色,政治外交上和其他五国一样狭隘短视,不断错失良机,几乎将军事改革成果抵消干净。
赵括真的只是纸上谈兵吗?
不是1、分析一下这个时候换将的背景,首先换将是大事,赵王就算再独断,也不可能不和大臣们商议,而商议的结果就是除了廉颇不同意外,其他人都还比较赞同换赵括,当时赵王还特地问过乐毅,此时乐毅已经回到了赵国,也比较了解赵国的将领,乐毅给出的是肯定的答案。所以在这个事情上说明赵括是知兵的,并非一般酒囊饭袋的武将。2、赵括是跟随赵奢打过仗的,也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人。赵奢一直不太愿意将赵括推到主将的位置,为何?因为赵奢其实很明白,自己儿子是有能力的,但是因为过早展现出了自己的才能,所谓年少轻狂,过高的荣誉会让年轻人骄傲,与其这样不如慢慢打磨,琢出美玉。当然,长平之战的时候赵奢已经不在了,没有了赵奢的压制,赵括自然就出头了。3、赵括并非没有能力,而且统帅能力也很强。长平之战双方兵力达到八十万,赵括被围后,赵军一直在突围,并没有显现出混乱的迹象。要知道,当时的赵军已经断粮四十余天,还能有条有序的突围,没有成为乱军,足以说明整个赵军上下对赵括的认同,对于赵括统帅能力的认同。4、只是很可惜,赵括遇上的是白起,白起依托强大的秦国打败了赵括,最终笑到了最后,但是就赵括而言,并非“纸上谈兵”之人。5、所以,历史对于赵括的评价却是有所偏颇的,赵括如果只是“纸上谈兵”,那么赵王也不会将赵国的命运交到他的手里,赵国的其他将领也不会任由其胡来。之所以会说赵括“纸上谈兵”,只是因为遇见了更加厉害的白起,亦或是命运使然,让赵括成为了背锅先生。扩展资料赵括的历史评价1、蔺相如:“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2、赵奢:“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3、赵母:“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父子异志,愿王勿遣。”4、司马迁《史记》:“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5、徐钧:“少年轻锐喜谈兵,父学虽传术未精。一败谁能逃母料,可怜四十万苍生。”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赵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