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是什么?
东汉铜奔马,高34.5厘米,作疾速奔驰状,其右后蹄附一飞鸟,既表现其高度的浪漫主义意境,又稳定了铜马俑本身的重心,堪称我国古代青铜艺术中无与伦比的珍品。《天马》一文以简短的篇幅,精炼的文字描写了1969年出土的这一东汉时期的艺术品的造型,表现了设计者的构思和独立的匠心,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扩展资料课文共7个自然段,按照说明的顺序可分为五部分。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天马”被我国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本段言简意赅,点明主题。第二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天马”是1969年出土的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第三、四、五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天马”的外形特点。这部分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来写的,细腻入微、栩栩如生的描写了“天马”奔放自如的艺术造型。第六自然段,介绍了“天马”名称的由来。突出“天马”构思之巧妙,设计之奇特。以“龙雀”为底座,让人不仅感叹这件艺术品设计的精妙绝伦,也让人惊叹于东汉时期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第七自然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说明“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的意义。
天马的详细资料。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她的象征本应是龙。而中国旅游的标志却是天马,她的原型就是这件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铜奔马。
她到底该被称为是"马踏飞燕"、"马超龙雀",亦或是"铜奔马"、"紫燕骝",我们不敢妄下断语,但她是天马。天马就是龙,天马神骏不凡,昂首云天,三足腾空而起,一足踏在飞奔的神兽龙雀身上,风驰电掣,宛若游龙……
东汉明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原器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铜马作奔驰状,昂首嘶鸣,长尾飘举,三足腾空,右后足踏一凌云展翅、回首惊视的燕形飞禽,故有"马踏飞燕"、"马超龙雀"之名。燕陷马蹄,暗寓奔马风驰电掣,似天马行空,凛然超越飞燕。奔马三足腾空,体重全落于一足和蹄下的飞燕之上,其平实稳定的力学结构也同样令人匪夷所思、赞叹不绝。
铜奔马以其巧妙的构思、独特的造型、优美的体态、精湛的技术,再现一尊宛似天马的塑像,堪称中外青铜艺术的旷世佳品。它不仅是汉代明器雕塑的惊人之作,也是整个中国雕塑艺术的杰出典范
天马在古代指的是什么
据说,汉朝时,西域的大宛国峤山上面有一匹神马,没有人抓得到它,于是人们选了一匹五色母马放在山下,不久母马就生下小马,并不断繁衍。相传这种马所流的汗像血一般红,它的马蹄踏到石头上时,石头就会留下脚印,而跑起来更是一日千里,大宛国将这种马视同宝贝,称他为「天马」。而汉朝人将大宛国看成是极西的地方,所以称大宛马为「西极天马」。后来,张骞通西域,回国后将天马的事情禀报汉武帝得知,汉武帝立刻派人送金银珠宝和中原马匹去大宛国换天马,起初大宛国拒绝,直到汉武帝派兵讨伐,才献出天马。
秦皇岛市抚宁县的一块石头,由于石头上有象马蹄印一样的坑,于是当地就有天马从空而来,踏出蹄印的传说,就有了天马行空的成语,那块石头被叫做天马石,山叫天马山,
天马出自于哪个朝代?
两汉作者:刘彻
天马二首·其二
朝代:两汉
作者:刘彻
原文:
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
天马徕,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
天马徕,历无草,径千里,循东道。
天马徕,执徐时,将摇举,谁与期?
天马徕,开远门,竦予身,逝昆仑。
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
译文
天马从西方极远之处来到,经过了沙漠之地。众多的少数民族和外国都降服了。天马出自水中,长有双脊,皮毛颜色像老虎一样。天马能变化,如同鬼神那样灵异。天马穿越千里,迅速越过无草的区域,在辰年来到东方。将驾着天马,高飞到遥远的地方,无可限期。天马既来,开通了上远方之门,可以上昆仑山去会神仙了。天马既来,龙也将来,可以乘着龙登天门,去观赏上帝住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