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语文中考试题

> 知识库 芦荟君 2024-09-25 03:52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期中考试卷

  【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小学频道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期中考试卷(一),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拼音。(16分)

  1.读拼音,写字词。(10分)

  liáomèichāishēnjiāng

  ()亮()力()除()请泥()

  kòngchàkuíwǔrǔjiùjiù

  ()制()道()花()()()()

  2.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的括号里画“√”。(6分)

  yú()jiāo()zāng()

  娱乐绞刑葬礼

  wú()jiǎo()sǐ()

  tǎng()yǐ()mào()

  一趟毅力藐视

  tàng()yì()miǎo()

  二、按查字典的方法填空。(7分)

  1‘“致’’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再查()画。“致”字有四种解释①给与;②集中;③情趣;④精密,精细。下面句子中的“致”应取哪种解释,在()里填序号。

  A.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来到少年宫。()

  B.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

  2.“舞”字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画,第十画是()。

  3.“望’’宇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望’’字在字典里有五种解释:①向远处看;②探望;③盼望,希望;④名望;⑤对着,朝着。下面的“望”应取哪种解释。

  A.“喜出望外”的“望”应取第()种解释;

  B.“一望无际”的“望”应取第()种解释;

  C.“望风而逃”的“望”应取第()种解释;

  D.“德高望重”的“望”应取

  三、词语搭配。(6分)

  信心传统友谊水平活动方法生产自然错误困难

  增强()开展()克服()

  增进()发展()征服()

  四、下列四组词中,每组都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写出这个词的序号。(4分)

  1.①乞求②恳求③要求④哀求()

  2.①目瞪口呆②愁眉不展③鹤发童颜④侧目而视()

  3.①自相矛盾②揠苗助长③掩耳盗铃④实事求是()

  4.①水果②粮食③水稻④蔬菜()

  五、句子。(8分)

  1.根据提示扩句。(2分)

  这个人很怪。(哪个人?什么很怪”

  2.一次性把句子缩到最简。(2分)

  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3.按括号里的要求改写句子。(2分)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有缺点,怎么会怕别人批评指出呢?(改为陈述句)

  4.把下面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2分)

  詹天佑不怕困难,不怕嘲笑。

  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六、加标点。(4分)

  书是我学识渊博的老师书是我行为的指南书是我忠实的伙伴记得高尔基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读书吧书给你光明当我理解了这句话时我越发喜欢读书了

  七、下面一段话中,有三个错别字,两个病句,请把他们改正过来。(7分)

  爱思考的珍珍,经长一个人服在桌子上写写画画。一天,珍珍爸爸发现自己的一个笔记本上奇形怪状的图案画满了。窝了满肚子火的爸爸询问珍珍,经珍珍一解释,他才晃然大悟,原来孩子在构造小发明。

  八、按要求做题。(18分)

  1.默写古诗并填空。(7分)

  出塞

  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写的,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6分)

  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入选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那就是詹天佑。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

  (1)写出与下面的词意思相近的词。

  竣工()藐视()

  (2)“赞叹不已”的“已”字的意思是()

  A.已经B.过,太C.止,罢了

  (3)这段话写的是:。

  (4)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个有力的回击。

  “这件事”指的是:。

  (5))詹天佑的.“铜像”象征着。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1)《将相和》中的“将”指,“相”指,“和”的意思是。全文写了三个小故事:、、。

  (2)从语文课本中,我们认识了不少古今中外的人物,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神机妙算,用草船借箭的;被军阀残酷杀害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为了国家利益,勇于改过的。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3分)

  不懂就要问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shfi)读书,学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yi)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也不懂。孙中山想,像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意思?于是,他壮着胆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面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也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1分)

  鸦雀无声:

  2.孙中山来到学校先做什么?(3分)

  3.用“‖”把文章分为三段,写出第二、三段的意思。(7分)

  4.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小时候的孙中山是怎样一个人?(2分)

  十、作文。(17分)

  题目:难忘的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补充人、事、景、物等。

  2.写一篇字数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

  [附加题]填空。(20分).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其中“五岳”是指东岳,西岳,北岳恒山,中岳,南岳。中岳。

  答案:

  一、1.嘹魅拆申浆控岔葵侮辱舅舅四、1.③2.③3.④4.③九、1.教室里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儿声音。2.孙中山来到学校,先给先生背昨天所学的功课。3.第1—2自然段||第3—8自然段II第9~10自然段第二段:写孙中山背老师指定的课文时,不懂就问。第三段:写孙中山认为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附加题:泰山衡山华山嵩山


小学6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备考语文时,在复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该要多做试题,从题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学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6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希望对大家有用!   小学6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一   一、积累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fēng ( ) 利 顶 ( ) ( ) 火   chu ( ) 房 衣 ( ) ( ) 夕   2、把 成语 补充完整。   万( ) 俱寂 同仇敌( ) 震耳( )聋 ( )不及防   如火如( ) 夜以( )日 ( )谋已久 鬼哭狼( )   3、照样子写词语。   ①至仁至义 (3个成语):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②气势汹汹 (3个成语):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4、选词填空。 时间 时候 时刻   激动人心的( )终于到来了!国家主席胡锦涛步入人民大会堂,接见从雅典归来的体育代表团全体人员,这( ),全场一片欢腾……   5、农家乐。看到这农具,你想到了哪句诗?   镰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锄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要求写 句子 。   ①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我军杀得哭爹爹喊娘,狼狈而逃。   改为“把”字句 :   ②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小女儿。”(不用引号,意思不变。)   ③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伯诺德夫人说。(请把划线的部分放在句子前面来表达。)   7、走进生活。   “危机英雄,中国骄傲”中当代英雄李晓辉的颁奖词:   在火灾中将呼吸面罩让给被困者的消防战士李晓辉------当他把自己的呼吸面罩传给两位被困群众的一刹那,这个时代关于英雄的万千注释,瞬间清晰起来,这一馈赠是对消防员这一神圣天职的礼赞,也把温暖和希望长久地留在了我们的心里。   你从这段颁奖词中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文传真。   ①“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可以看出当时情况 ___________ ,请你几个成语来形容一下: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伯纳德夫人、大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宁,其中我对__________印象最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卢沟桥烽火》一文中我们看到,全国军民投入了紧张的战斗,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保卫自己的家园。让我想到了胡锦涛同志的“八荣八耻”中的以“__________ 为荣,以______________ 为耻”。   二、阅读直通车。   (一)《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节选   两个日本孤女很快被送到了指挥部。聂将军先抱起不满周岁的小妹妹,看到她的伤口包扎得很好,便马上让警卫员去老乡家给她找奶吃。然后,又慈爱地拉过那个大一些的女孩,亲切地问她叫什么名字。这个女孩叫美穗子,她不会说中国话,只是不停地说:“妈妈死了,妈妈死了……”聂将军见这孩子两眼里流露出惊恐的神色,就拿过一个洗干净的梨子,和蔼地说:“这梨洗干净了,吃吧!”美穗子见聂将军和善可亲,便接过梨慢慢地吃起来。开饭的时间到了,聂将军把美穗子拉到怀里,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她喂饭。几天以后,美穗子一点也不拘束了,她用小手拽着将军的马裤,跟着将军跑前跑后,可亲热啦!   1、这段话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聂将军就是十大元帅之一的______再列举两个元帅______ _、______ 。   3、从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及_____________ 等四件事可以,从这里我感受到聂将军是个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4、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 近义词 。   慈祥( ) 和善 ( ) 惊谎( ) 拘谨( )   5、仿照文中例句,用“先……然后……”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中国魂   精卫填海,何等的坚毅;愚公移山,何等的执著;后羿射日,何等的勇敢;大禹治水,又是何等的睿智!中华民族的这些远古神话比古希腊的神话更充满着创业的悲壮和人间的真情,蕴含着人定胜天的哲理。   一代又一代,有浪淘不尽的风流人物,有黄河冲不垮的丰功伟绩。不必惊讶屈原那“虽九死犹未悔”的忠贞与坚忍,不必钦佩( )那“王师北定中原日, ”的胸怀与悲怆,不必喟叹( )那“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放与洒脱。这处处表现出中国人的灵魂。   自古以来,中国人有天下为公的理想,有舍生取义的凛然正气,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高风亮节;中国人有“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处世哲学;中国人有乘风破浪的豪情,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中国人更有重整江山再造日月的雄心。   这一切,在中华民族这片神圣的土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记得我们的“民族魂”鲁迅先生就说过:“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苦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是的,中国人的脊梁虽然表现得那样的平凡,那样的朴实,但却不乏精神的充实、思想的崇高。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举世瞩目;奥运赛场上嘹亮的国歌一次次响起,又令世人刮目相看……这些都说明了中国发展速度之快,说明了奋发图强的激流永不停息。它正折射出所有中国脊梁的光彩!   这就是我们的国魂,这就是我们不屈的国魂,我们千年不衰的国魂!   1、在短文的括号里填相应的人名,在横线上补充相应的诗句。   2、理解成语。   (1)淋漓尽致:   (2)丰功伟绩:   (3)刮目相看:   3、你还知道哪些爱国名人和爱国名诗?(本文内容除外)   (1)爱国名人: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2)这些诗句都是英雄们留下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沙百战穿金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天下之忧而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来源于 神话 故事 的成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再补充两个: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5、“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苦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省略号中省略了什么呢?请你再写出两种。   有 __________________ ,有__________________   6、“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是_________的名句,说的正是中国人的“骨气”。   7、本文的作者用大量的名人名句和成语来丰富内容,表达中心。这对你以后写作有何启发?你打算怎样去搜集资料?请简要地写下来。   三、习作园地。(二选一)   1、 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陶冶情感,启迪智慧,还可以 教育 我们怎样做人。小学六年,你一定读过不少的书。请把你和书的故事写出来,要把感受最深的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2、展开想象,说一说40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看望聂将军的情景,然后再写下来。(400字左右)   小学6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二   第一部分:基础与积累(30 %)   一、读拼音,写词语。 (5分)   chōu tì cán bào fěi tú hónɡ máo chuī shì yuán   ( ) ( ) ( ) ( ) ( )   二、给加点字选一个正确的读音划上“——”。 (4分)   被难日(nàn nán) 剥削(xiāo xuē) 夹衣(jiā jiá) 兴旺(xīnɡ xìnɡ)   三、请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4分)   ( )的枪声 ( )地跳动   ( )的态度 ( )地审阅   四、把下面句子中带“——”的部分换成合适的成语。(2分)   1、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是消防叔叔把他从火海里救了出来。( )   2、他向领导提出的缩小机构,精简人员的意见被采纳了。 ( )   五、选词填空。(5分)   简陋 简朴 简单   1、周总理的办公室陈设极其( ),但他的工作却是那样劳苦,生活是那样的( )。   2、山村小学的孩子们在( )的教室里上课,条件极其艰苦。   如果……就…… 不是……就是……   不是……而是…… 即使……也……   3、他( )普通的浏览,( )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4、( )困难再大,我们( )决不退缩。   六、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1、使用了新的生产线以后,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大提高了。   2、阅读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3、通过老师的教育,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4、这次考试之前,同学们都做了充分准备。   七、请按课本内容填空。 (6 分)   1、张思德同志是为( )而死的,他的死是比( )还要重的。   2、人的身躯怎能从( )里爬出!   3、记述1948—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党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激烈斗争革命小说是《 》,其中写的革命者有: 、 。   八、语文实践。(2分)   小明下课后异常活跃,常在课室内外追逐奔跑,你作为他的朋友,请用几句简短的话,委婉、得体地劝劝他。   第二部分:阅读与积累(30 %)   一、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选断,回答问题。 (12分)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籍”的音序是( ),音节是( )。(1分)   2、联系上下文,请写出文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2分)   含糊: 轻易:   3、从文中找出一组前后照应的句子画上“——”。(2分)   4、你从文中划线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 (2分)   5、父亲对母亲说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 , 二是 。这表现了他  的精神。(3分)   6、如果你来到李大钊的塑像前,你想说什么?(2分)  >>>下一页更多精彩“小学6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送东阳马生序重点句子常考

送东阳马生序重点句子常考如下: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之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3、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4、 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5、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6、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7、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8、常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9、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10、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送东阳马生序》问答题,题和答案都要.

1、第一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借书以观,录毕送之,得以遍观群书.(得书) 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卒获有所闻.(从师) 从师学习衣食住行的艰难.(求学) 从三个方面表现自己求学的勤且艰.
2、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佩容臭,烨然若神人;“县官日有禀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八书上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也是从衣食住行师书几个方面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
3、作者是怎样写自己的求学经历的?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开篇即点出学习上难以解决的矛盾:“家贫”和“嗜学”,由此引出了求学的艰难:常借书于人,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因此得以遍观群书.苦无名师引导,趋百里外,从师叩问.经过作者的主观努力,顽强拼搏,在付出了无数辛勤的劳动,经历了无数辛酸后,终于克服了学习上“无书”和“无师”的困难,获得了知识,成为饱学之士.作者特别渲染了从师求学的艰难:穷冬时节,穿行在深山大谷中,“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生活上艰苦异常,粗茶淡饭一日也只有两顿,穿的是破衣旧袍.但这些都未动摇作者求学的意志.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作者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作者最后以“勤且艰”小结自己的学习生涯,想必马生能从中受到启发.
4、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何在?是为了鼓励马生勤奋学习.因为课文只是节选,参照后文叙太学的优越学习条件,以及对马生语重心长的鼓励和期望,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同时,文章由自己的经历写起,读来也更亲切平易.
5、作者从事学习时遇到了那些困难?吃的方面,“廪稍之共”与“日再食(每天只吃两顿),无鲜肥滋味之享”对比;穿的方面,“葛裘之遗”与“缊袍敝衣”对比;读书方面,“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为求学)行深山巨谷”对比;老师方面,“有司业、博士为之师”,而且“未有问而不告”的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而且“未尝稍降辞色”对比;书本方面,“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对比
6、文章哪些地方表明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作者作此对比的用意是什么?《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本文通过作者自叙青年时代求学的困难和刻苦学习的经历,并与今天大学生求学之易进行对比,得出业有5、作者从事学习时遇到了那些困难?吃的方面,“廪稍之共”与“日再食(每天只吃两顿),无鲜肥滋味之享”对比;穿的方面,“葛裘之遗”与“缊袍敝衣”对比;读书方面,“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为求学)行深山巨谷”对比;老师方面,“有司业、博士为之师”,而且“未有问而不告”的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而且“未尝稍降辞色”对比;书本方面,“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对比文章哪些地方表明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作者作此对比的用意是什么?《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本文通过作者自叙青年时代求学的困难和刻苦学习的经历,并与今天大学生求学之易进行对比,得出业有不精,德有不成,主要是因为用心不专,不知勤苦求学之理的结论,并劝勉马生及大学生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更应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


历年北京中考语文文言文 文言文题目

阅读《桃花源记》
(节选)
,完成第
12-14
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2)未果,寻病终
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14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甲〕
若夫淫雨霏霏,
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
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
暮而归,
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9
.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

①春和景








景:


















②四时之景

不同

景:




③而或

长烟一空

或:




④把

酒临风

把:





10.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1.
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若夫/淫雨霏霏
B.
感极而/悲者矣

C.
其/喜洋洋者矣
D.
四时之景/不同




12.
比较甲乙两个文段,在下面表格的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13.乙段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的“乐”与甲段中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2分)


北京市中考文言文

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第10-13题。

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①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不迷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①[余]有版本写作"馀"。

10.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良田 无论 B.绝境 问津

C.问讯 间隔 D.交通 妻子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便要还家 要:

(2)欣然规往 规: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才通人 翻译:

(2)便扶向路 翻译:

1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3分)

答:









四、本题共9分

10答案:D 11答案:(1)邀请 (2)计划;打算

12.答案:(1)仅容一个人通过。(2)就顺原路回去。

13.答案要点:①桃花源人问渔人从哪里来。②挑花源人向渔人说明自己来到桃花源的原因。③桃花源人向渔人询问外界的情况。④桃花源人嘱咐渔人不要向别人提起这里的情况。



08年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第10—12题。

若夫淫①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②,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① [淫]有版本写作“霪”。②[曜]有版本写作“耀”。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樯倾揖摧 摧:________

(2)浮光跃金 金:________

(3)把酒临风 把: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l)山岳潜形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烟一空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静影沉璧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登楼者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或“感极而悲”,或“其喜洋洋”,这样的情怀分别源自他们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思考?(用原文回答)(3分)

“感极而悲”源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喜洋洋”源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10.答案:(1)断折 (2)金色 (3)持(执)

(共3分。共3道小题,每小题l 分)

11.答案:(l)山岳隐没了形体。(2)大片烟雾完全消散。(3)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共3分。共3道小题,每小题1分)

12.答案:“感极而悲”源自: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其喜洋洋”源自:宠辱偕忘

(共3分。共3句,每句1分,多答l句扣1分,扣完为止)



09年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第10—12题。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______________

(2)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饿其体肤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拂乱其所为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第②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10.答案:(1)起,指被任用(2)犯错误(或:犯过失)11.答案:(1)使他经受饥饿(之苦)。(或: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身体消瘦)(2)使他做事不顺。(或:所行不顺,使所做的事颠倒错乱。/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所行不顺,使他的经历总是不顺畅如意)12.答案: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

10年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陈涉世家》(节选),完成第10~12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②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③”陈胜、吴广喜,念贵,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④“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

【注】①有教材为“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②有教材此处为逗号。③有教材此处为叹号。④有教材此处有冒号。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今亡亦死 亡:

(2)宜多应者 应: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上使外将兵 翻译:

(2)置人所罾鱼腹中 翻译:

12.阅读选文,写出引发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用原文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10.答案:(1)逃亡(逃走) (2)响应

11.答案:(1)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2)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的肚子里。

12.答案:失期,法皆斩。(或: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11年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第12~14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①

  万钟则不辨②礼义而受之。③万钟于我何加焉?④为宫室之美、⑤妻妾之奉、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⑦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⑧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①有教材不分段。②有教材为"辩"。③有教材为逗号。④有教材为叹号。⑤有教材为逗号。⑥有教材为逗号。⑦有教材为"乡"。⑧有教材为冒号。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蹴尔而与之 蹴:

  (2)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呼尔而与之翻译:

  1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12.(1)及,到践踏(用脚踢;踢)(2)停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放弃;止)

  13.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吆喝着给他)。

  14.(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文言文阅读篇目
1.《叔向贺贫》 《国语》
2.《曹刿论战》 《左传》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鱼我所欲也》 《孟子》
5.《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6.《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7.《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8.《陈涉世家》 司马迁
9.《出师表》 诸葛亮
10.《桃花源记》 陶渊明
11.《三峡》 郦道元
12.《与朱元思书》 吴 均
13.《陋室铭》 刘禹锡
14.《师说》 韩 愈
15.《小石潭记》 柳宗元
16.《捕蛇者说》 柳宗元
17.《活板》 &n 18.《醉翁亭记》 欧阳修
19.《岳阳楼记》 范仲淹
20.《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21.《读》 王安石
22.《送东阳马生序》 宋 濂
23.《核舟记》 魏学洢
24.《口技》 林嗣


查看全部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