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生物入侵者

> 知识库 芦荟君 2025-01-18 16:10

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它们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危害?

你好:“生物入.侵者”指的是,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一个非本源地区域,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地理结构造成明显的损害或影响的一类物种他们带来的危害: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的丧失改变当地生态系统和景观对火灾和虫害的控制和抵抗能力降低土壤保持和营养改善能力降低按照你的要求:斑贝是“生物入侵者”,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生物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棕树蛇是“生物入侵者”,至今为止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物入侵者事例,并简要谈谈你对生物入侵者的认识

中国分别在2003年和2010年分2批发布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共35个物种。中国34个省市自治区全部受到影响,以西南和沿海地区最为严重。外来物种入侵途径主要是人为引进;沾粘在旅游者身上带入或自然传播。据农业部的初步统计,截至2012年中国有40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外来入侵物种危及本地物种生存,破坏生态系统,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00亿元。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最具危害性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中,中国有50多种,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有11种,这11种外来入侵物种每年给我国造成大约600亿元的损失。中国易受外来物种入侵区域依据外来入侵种的传入途径以及入侵种和生态系统的特点,可以预计在中国外来种容易入侵的区域。重要的港口、口岸附近,铁路、公路两侧。经国际货运传入的外来种往往首先在港口、口岸附近登陆,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建立小的种群而后开始扩散;轮船的压舱水排放和营附着生活的海洋物种也常常在港口落脚;火车、汽车携带的外来种则容易在铁路、公路两侧定居、扩散。人为干扰严重的森林、草场。人类活动可直接带来外来种。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本来是稳定的,严重的认为干扰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使生态系统退化、多样性下降,给外来种的入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生物入侵的危害 生物入侵的危害是什么

1、经济损失。在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随处可见这些外来生物入侵者制造的麻烦。中国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01~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开展了全国外来入侵物种调查。调查发现,全国共有283种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对经济和环境造成的损失约1200亿元,而现在损失已经高达2000亿元。据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的报告,外来物种入侵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0亿美元。令人担忧的是,在这些外来入侵物种中,46.3%已经入侵自然保护区。国家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生物安全管理处王捷处长日前说。环保专家认为,近年来,中国外来生物入侵现象日益增多,由此造成的生物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有效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刻不容缓。

2、物种灭绝。外来有害生物侵入适宜生长的新区后,其种群会迅速繁殖,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新的“优势种”,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安全。具体而言,其导致的恶果主要有以下几项:第一,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绝生物的多样性是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和它们的遗传信息和生物体与生存环境一起集合形成的不同等级的复杂系统。虽然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但任何一个国家莫不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尽力维护该国生物的多样性。而外来物种入侵却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头号敌人,入侵种被引入异地后,由于其新生环境缺乏能制约其繁殖的自然天敌及其他制约因素,其后果便是迅速蔓延,大量扩张,形成优势种群,并与当地物种竞争有限的食物资源和空间资源,直接导致当地物种的退化,甚至被灭绝。

3、破坏生态。外来物种入侵,会对植物土壤的水分及其他营养成份,以及生物群落的结构稳定性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造成影响,从而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如引自澳大利亚而入侵中国海南岛和 雷州半岛许多林场的外来物种薇甘菊,由于这种植物能大量吸收土壤水分从而造成土壤极其干燥,对水土保持十分不利。此外,薇甘菊还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曾一度严重影响整个林场的生产与发展。

4、威胁健康。如起源于东亚的“荷兰榆树病”曾入侵欧洲,并于1910年和1970年两次引起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榆树死亡。又如40年前传入中国的豚草,其花粉导致的“枯草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每到花粉飘散的7~9月,体质过敏者便会发生哮喘,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甚至由于导致其它并发症的产生而死亡。


《生物入侵者》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教案

  内容预览:   《生物入侵者》教案   ●教学目标   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搜集生物人侵的相关资料,要求写出生物入侵者的名称、原产地、人侵地及危害。(至少搜集一种生物入侵者的资料)   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记在卡片上。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一则生物入侵的消息(也可用多媒体播放生物入侵的相关资料)。教师讲完后,请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明确: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环境问题已成了摆在人类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问题则又是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中心议题。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生物入侵者》,希望学习此文能促使我们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师板书课题)   ■题解   要求学生合上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入侵和生物人侵者的含义。   要求学生从文中勾画出揭示生物入侵者含义的语句。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教师用多媒体(或幻灯)展示以下问题,学生阅读思考。   a.本文除了告诉我们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它还讲了哪些内容?   b.你觉得学习本文应从哪些方面人手?试拟出本文的学习目标。   质疑问难、交流互动。   a.小组内交流:   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弄清文章内容,并共同拟定学习目标。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并共同解决,如果有不能解决的问题,课下与老师、   b.班上交流:明确本文学习目标及主要内容。   明确学习目标(见前面的教学目标)    主要内容: 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采取的相应措施。   编写提纲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结构图示,要求学生在空缺处填上相关内容。    引出话题: 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1段)    摆出现象: --(段)   《生物人侵者》探究原因:--( 段)    揭示态度: --(段)   采取措施: --(段)   写法探究   O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a.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b.探究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好处。   学生讨论后明确:运用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b.找出文中运用上述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   (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每一组找一种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看哪一组找得又快又好)   C.说说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作用,并从文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可安排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小结   要求学生从主要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对全文作一个小结。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全文。    明确: 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   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   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借鉴。   延伸拓展   教师出示一只彩色粉笔,要求学生从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这三种说明方法中至少选两种方法对其作简要说明。(每一小组推荐一个同学,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最好。)   自然界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怎样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现象?现实生活中如果发现生物入侵者我们该怎么做?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生物入侵的资料,然后各小组推荐1~2份到班上展览。(展览安排在课后)   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布置作业   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并从中任选五个词语写一段话。(不超过150字)   查阅资料,了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的理论。   ......

在八年级上册语文中的第19课生物入侵者中

个人观点,应该认为干扰、
生物入侵带了的负面影响比较大。。。
我们首先分析生物入侵的原因。一般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生物入侵的几率是比较小的,也就是说认为的作用加大的生物入侵的几率,包括从实验室制造出来的生物,认为的从一个地方有益或无意带到另外一个地方的生物,这些生物的未来有基本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不适应新环境而慢慢消失,其次是刚好很适应新环境而又没有天敌而大量的繁殖并与其他生物形成竞争关系。
人为干扰主要就是控制强竞争性生物的数量,主要是引入想入它们的天敌。当然还有其他方式


查看全部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