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搏击 UFC 和MMA在拳种上有什么区别?
mma各个联盟规则也不同,目前最火的ufc不允许打后脑(各个联盟在这一点都一致,伤害太大),不允许足球踢和踩踏。自由搏击可以是空手道与泰拳之间进行对决,可以踢的拳击。自由搏击注重站立式格斗,而mma可以自由的选择是地面技还是站立式格斗。mma等于散打加柔道加倒地拳击,ufc是表演性质比较强。MMA综合格斗(Mixed Martial Arts)。这是目前发展最快的体育运动,多数以笼斗为主,也有沿用传统四角形围绳擂台。规则是最开放的搏斗运动,运动员带分指拳套,可以使用拳、腿、膝、肘、摔、地面搏斗、擒技,同样禁止打击后脑和裆部。踢拳(Kickboxing)或者翻译叫自由搏击。这项运动起源于日本,是1960年日本空手道与泰拳对抗赛,由日本人改良的运动项目。Kickboxing,从英文名称就可以看出,规则大概就是“可以踢的拳击”,可以使用拳、腿、膝,但是禁止摔和肘击(也算是区别泰拳规则),也禁止打击后脑和裆部。踢拳50年历史、MMA(UFC)仅20年历史。但是MMA的发展速度和流行速度要比踢拳迅猛。搏击(踢拳)就尴尬的夹在中间,历史没有拳击悠久比MMA先成立,发展的速度比不上拳击还不如MMA迅速。
UFC的规则是什么
1、所有比赛都将由三位判分员(或称场裁)进行打分,三位判分员围绕拳台分别坐在不同位置对场中选手的表现进行评估;裁判不可以兼任判分员。
2、比赛采用10点扣分制,例如某一回合,给予该回合的胜者10分、败者9分,以此类推计算;但也有特殊情况,例如双方场面上难分难解,此时可以给双方打上10:10的比分。
3、判分员可将选手的技术表现作为评估标准,例如有效的打击、缠斗、节奏的控制、场面上的主动性以及防守等。
4、在评估选手的技术表现时,应将拳腿打击力效率更高、缠斗能力更强、控制得更好、进攻更主动、防守更严密等的一方作为优势方,从而在打分上评出优劣。
5、选手的打击是否有效将由他的合法攻击的总数来决定。
6、选手的缠斗是否更具优势取决于成功的扭摔及地面扭缠的次数;例如一位选手在站立状态直接下潜抱摔扭倒对手、躲过地面双腿布置的防守后占据骑乘位,而下位的选手积极部署的双腿guard等,这些都是缠斗的评判标准。因此躺在下面的选手能打上面选手。
有没有比K1 UFC之类更猛的自由搏击
首先不要相信什么黑市拳厉害,黑市拳的规则多种多样, 多数黑市拳不怎么残酷。
Pride早在2007年就破产了,它的规则和UFC有差别,可以说Pride和UFC的规则是MMA类规则的两大分支。Pride采用围绳擂台,不允许用肘,允许用脚、膝攻击倒地的对手;UFC使用铁笼擂台,不孕系用脚、膝攻击倒地的对手,但是允许用肘。现在美国的MMA大多采取UFC式规则,日本和部分欧洲比赛采取Pride式MMA规则。
K1赛制有多种,其中只有K-1GP是不分体重级别的。其余比赛还包括100kg以下级、70kg以下级、63kg级。
“比K1、UFC更猛的”不太好说,更残酷的有两种:
1、站立式的:缅甸拳比赛,现在国际上多称之为Lethwei,以前中国喜欢称之为宾道。这种比赛不戴拳套,拳腿肘膝摔和头撞都可以用,貌似允许打后脑,倒地后不能追击。这个比赛的另一残酷之处在于没有读秒---如果一个选手被击倒且受伤较重,但似乎可以稍事治疗再打,裁判会让医生处理数分钟然后继续比赛(如果是国际上的正规赛事,裁判肯定读秒或者中止比赛了)。
2、综合格斗类:巴西的Vale Tudo。这类比赛可以看作现代MMA比赛的雏形,一般不戴拳套,对手倒地后可以用任何招数追击(UFC不准用脚、膝攻击倒地的对手),规则相当于开放版的UFC。这一类比赛的个别格斗组织还允许击打后脑、允许头撞。
不过上述这些比赛都不允许用小关节技、小动作(掰手指头、扯耳朵、挖眼睛)。
什么是搏击K-1规则?
没有具体规则可言,几乎所有国际自由搏击比赛中都采用“无限制自由比赛”的方法,不限制参赛选手的资格,在规则上与泰式比赛规则类似,比赛双方均赤裸上身(或着短袖衫、背心),下穿长裤,手戴拳套,脚穿护具(或不穿),进行全接触搏击比赛。
自由搏击,又称国际自由搏击,欧美全接触自由空手道等。
60年代发端于欧美,以美国为主要起源和发展中心,在西方文化环境影响下,在全球文化、经济等大范围交流碰撞和开放融合的历史背景中,逐渐孕育并发展壮大起来,是一种没有套路、没有宗派,强调个性风格,以实战求胜为主旨的西方自由式全接触徒手攻防搏击术。
自由搏击兼容并蓄了东方中国武术、日本空手道、柔道、剑道,韩国跆拳道,泰国拳,以及西方拳击和摔跤等武道的精华,是现代东西方武道文化和技艺的最佳结合产物,是当今世界武坛独树一帜,高度科学化和艺术化的先进实战武道,体现了人类武道融汇的成果和结晶。
自由搏击不拘泥于任何固定的套路招式,而是提倡在实战中根据战况自由发挥,灵活施展拳、脚、肘、膝和摔跌等各种立体技术,长短兼备,全面施展,以最终击倒或战胜对手为目的。“告诉我基本原理,我将得出适合我自身的独特的技法。”这就是自由搏击拳学理念的最佳概括表达。
在此思想指导下,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和取长补短,自由搏击已然形成完美的理论和技战术体系以及竞赛规则办法。
在国际武坛百舸争流的情况下,以其鲜明的特色和实战功能,在国际武坛上战局了重要的一席。自由搏击技术是简捷的,但也是实效的,它的技术体系在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只要是在踢、打、摔、拿的范围中,经实践证明可行就被采用。
由于自由搏击竞赛的商业化,职业化程度高,开放性好,几乎所有国际自由搏击比赛中都采用“无限制自由比赛”的方法,不限制参赛选手的资格,在规则上与泰式比赛规则类似,比赛双方均赤裸上身(或着短袖衫、背心),下穿长裤,手戴拳套,脚穿护具(或不穿),进行全接触搏击比赛。
因此,自由搏击赛事往往异常紧张和激烈,非常吸引拳迷和观众,对自由搏击选手的技战术水平、战斗意志、体能、抗击力等整体搏击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而且,自由搏击打破宗派界限,凡承认其竞赛规则的团体或个人,均可参加自由搏击比赛,这在客观上为世界各种流派武术的交流以及自由搏击技术体系的检验和完善提供了条件。因此,自由搏击赛制被国际武坛视为武道搏击的终极模式,并看作是真实体验武道优劣和选手真正实力的唯一公平方式,这样自由搏击竞赛规则就成了国际武道竞技的流行和公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