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美国海军杜鲁门号航空母舰
1998年7月25日上午9时许,美国海军诺福克海军基地12号军港码头彩旗招展,杜鲁门号航空母舰紧靠码头停泊,全舰挂满旗,CVN-75巨大的舷号下悬挂着一面巨大的美国国旗,星条旗下便是万人瞩目的主席台,盛大的航母服役典礼就在这里举行。上午11时,典礼正式开始,海军仪仗队鸣21响礼炮。由美国总统出面亲自主持的这一超级航母入役庆典开始。 杜鲁门号航空母舰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先后历经10年才正式服役,真可谓“十年磨一剑”。早在1988年6月30日就批准了建造合同,1993年11月29日开始铺设龙骨,1996年9月7日举行宗教仪式和洗礼,1996年9月13日下水,1998年5月31日高速巡航试验,1998年6月11日建造厂商试航,1998年6月22日至24日海军组织接收试航,1998年6月30日交付使用,1998年7月25日正式交付海军大西洋舰队服役。 航母服役是舰艇正式加入海军战斗序列的重要标志,但并不是说海军人员从这一天才开始上舰和操舰,也并不是说军舰一服役就能够开赴海洋去作战和形成战斗力。在军舰的整个建造期间,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都派遣专门的监造人员去现 场监督和验收。1996年5月,即在军舰服役前两年多就提前任命了舰长、副舰长和舰上各主要部门长,主要舰员和关键战位的人员就开始就位,他们主要任务是提前上舰熟悉情况,开展军事技术训练,与造船厂一起组织试航,对舰上设备、设施和系统等提出意见,以便在服役前进行改进和调试。1998年6月8日至11日和23日至24日进行了两次最后试航,造船厂工程技术人员、舰艇监造人员、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以及舰员参加了试航,对动力、航速、适航性等指标进行了测试,并从即将配属该舰的VF―101飞行联队临时调用一架F―14战斗机对舰上起降设备进行了测试。
战术机队 F-14雄猫(Tomcat)式战斗机 F/A-18黄蜂(Hornet)式战斗攻击机 EA-6B徘徊者(Prowler)式电子作战机 S-3B维京(Viking)式反潜作战机 E-2C鹰眼(Hawkeye)式空中预警管制机 SH-60海鹰(Seahawk)式反潜直升机 C-2A灰狗(Greyhound)式运输机
相关数据
龙骨安放: 1993年,11月29日 完工下水: 1996年,9月7日 服役: 1998年,7月25日 状态: 服役中 级别: 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 排水量: 101,378吨(满载) 全长: 1,092呎(333公尺) 舷宽: 134呎(41公尺) 最大甲板宽: 252呎(77公尺) 吃水深: 42呎(12.8公尺) 航速: 30节以上 乘员: 6,275人 武装: 3x 海麻雀飞弹发射器 4x20mm方阵近迫武器系统 舰载机: 80架以上
探秘杜鲁门号航母如何"十年磨一剑"
探秘杜鲁门号航母如何"十年磨一剑"美国“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开赴叙利亚周边海域,为美军攻击叙利亚境内目标提供战略支持。在新世纪的海上作战中,该型航母也是作为美国海军作战集团旗舰的定位而存在。作为此次打击“急先锋”的“杜鲁门”号航空母舰,本身却是一艘颇为奇特的航母。作为美国海军装备换代的重要一环,它的多个“第一次”为新装备和新数据链铺平道路。“杜鲁门”号航空母舰设计建造于冷战后期,是著名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的第八艘,弦号为“CVN-75”,更为奇特的是,它是新世纪美国海军服役的第一艘现代化航母,起到了颇为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美军“节俭”造航母的开始因为冷战的结束,“杜鲁门”号航母的出身便非常微妙。它在设计建造时既要满足该级别航母的战斗力需求,又要兼顾日渐削减的军费开支。可以说从一开始,就“节俭”到了牙齿——相对上一艘“斯坦尼斯”号航母,它从最核心的核动力燃料棒层面便已开始了节俭之路,在新技术驱动下,以更低的价格实现了接近25年的巡航目标,同时这也大大降低了服役期内更换燃料棒的周期,这颗“心脏”动力系统,所需要的综合费用仅仅是早前“尼米兹”级航母的一半。除此之外,因为众多新技术的成熟,“杜鲁门”号航母的材料工艺也更进一步。首次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上了高强度且低合金比率的钢板,不仅制作预热程序更为简单,而且其具备的强度和韧性更上一层楼。这类钢板材质也引领了全球海军舰艇的发展方向,更为优化的合金比率也让基础工业强大的美国,在航母领域迈开更大的步伐,为然后新一级航母的下水做了成功尝试。正是从“杜鲁门”号航母开始,进入新世纪的美国海军航母开始了“节俭”之路。未来航母在这里“起步”“杜鲁门”号航母继承了“福莱斯特”号航母的两枚巨锚,似乎意味着传承和延续,而不同于老航母的是,在“杜鲁门”航母身上体现的却是众多新世纪的科技趋势,看来,“守旧”并不是它的关键词,疏于旧时代的,也许仅仅是这两枚巨锚了。虽然在部署的前十几年间,“杜鲁门”航母遇到了各种经费难题,如美国联邦军费从2013年3月开始缩减,航母的部署工作不得不直接推迟了半年等等。但信息化系统的改造,却一刻未停。能够在本次对叙利亚打击之时冲到第一线,可见这艘25层楼高的航母是美国海军的王牌航母之一。而作为拥有数十架各型舰载机,人员工种分类庞杂的综合体,“杜鲁门”号航母却在美国海军首次实现了数据链的互通、无纸化办公等等现代企业才拥有的众多特征——这让航母的战斗力大幅度提升,可以在数字化平台上共享战机信息,共享舰上海军陆战队的情报消息等等。这也指明了航空母舰在未来战场中核心司令部的定义与趋势。作为冷战后美国海军新发展思路的开山之作,“杜鲁门”号航母不断的升级换代,成为了新世纪海上的成熟作战平台,为全球未来航母发展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和思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杜鲁门”号航母建造之初,军方想给它命名为“美国”号,这一奇特的想法似乎也承载了美国军方的厚望。从设计到下水到服役,整整十年的时光,让“杜鲁门”号航母充满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