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众争取怪珍

> 知识库 芦荟君 2024-09-30 15:28

高一上语文文言文

1. 高一必背的文言文 必修1: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5、荆轲刺秦王(《战国策》)6、鸿门宴(《史记》)必修2:第二单元5、《诗经》两首 氓 采薇6、离骚(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7、《孔雀东南飞》(并序)8、*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第三单元 5、兰亭集序(王羲之)6、赤壁赋(苏轼)8、*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必修1: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5、荆轲刺秦王(《战国策》)6、鸿门宴(《史记》)必修2:第二单元5、《诗经》两首 氓 采薇6、离骚(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7、《孔雀东南飞》(并序)8、*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第三单元 5、兰亭集序(王羲之)6、赤壁赋(苏轼)8、*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必修3第二单元4、蜀道难(李白)5、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登高6、琵琶行并序(白居易)7、*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 马嵬(其二)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9、劝学(《荀子》)10、*过秦论(贾谊)11、*师说(韩愈)必修4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东南形胜) 雨霖铃(寒蝉凄切)5、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6、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声声慢(寻寻觅觅)第四单元11、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12、苏武传(班固)13、张衡传(范晔)。 2. 人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必背诗句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4.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9.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10.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11.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贾谊《过秦论》) 1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1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过秦论》) 1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1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史记·项羽本纪》) 16.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兰亭集序》) 17.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全部) 背诵篇目建议2.兰亭集序 ——王羲之 P193.赤壁赋 ——苏轼 P221.氓 ——《诗经》 P212.离骚 ——屈原 P245.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P346.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P367.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终已不顾”) ——《战国策》 P38必修(三)7.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P558.劝学 ——《荀子》 P579.过秦论(“及至始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宜 P599.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为刎颈之交) ——司马迁 P69必修(五)1.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 P252.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 P293.陈情表 ——李密 P36。 4. 人教版高一文言文有哪些 必修1: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5、荆轲刺秦王(《战国策》)6、鸿门宴(《史记》)必修2:第二单元5、《诗经》两首 氓 采薇6、离骚(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7、《孔雀东南飞》(并序)8、*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第三单元 5、兰亭集序(王羲之)6、赤壁赋(苏轼)8、*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必修3第二单元4、蜀道难(李白)5、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登高6、琵琶行并序(白居易)7、*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 马嵬(其二)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9、劝学(《荀子》)10、*过秦论(贾谊)11、*师说(韩愈)必修4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东南形胜) 雨霖铃(寒蝉凄切)5、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6、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声声慢(寻寻觅觅)第四单元11、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12、苏武传(班固)13、张衡传(范晔) 如果只要单纯的文言文,那就去掉诗词单元。 5. 高一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有哪些 鲁教版 诗:《沁园春 长沙》 《沁园春 重阳》 文言文: 《烛之武退秦师》 《勾践灭吴》 《邹忌讽齐王纳谏》 《触龙说赵太后》 《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 《寡人之于国也》 《劝 学》 《秋 水》 苏教版: 第一册 第一单元 1. *** 词二首 沁园春.长沙 采桑子.重阳 17.烛之武退秦师 18.*勾践灭吴(节选) 19.邹忌讽齐王纳谏 20.*触龙说赵太后 第六单元 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2.寡人之于国也 23.*劝学 24.*秋水 第二册 第一单元 7.*庄周买水 17.过秦论. 18.鸿门宴 19.*兰亭集序 20.*归去来兮辞. 第六单元 21.师说 22.阿房宫赋 23.*谏太宗十思书 24.*种树郭橐驼传. 第三册目录 第一单元 1.《诗经》三首 氓 无衣 静女 2.离骚(节选) 3.*孔雀东南飞(并序) 4.*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 短歌行 归园田居 其他古诗诵读篇章 湘夫人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第二单元 5.梦游天姥吟留别 6.琵琶行(并序) 7.近体诗六首 山居秋暝. 登高 *蜀相 *石头城 *锦瑟 *书愤。.. 8.词七首 *虞美人。.. 雨霖铃。. 念奴娇.赤壁怀古 *鹊桥仙。.. *声声慢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扬州慢. 其他古诗诵读篇章 渔翁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一剪梅(李清照) 李凭箜篌引 过华清宫 菩萨蛮(温庭筠) 浪淘沙.(李 煜) 桂枝香.金陵怀古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苏幕遮(周邦彦) 第五单元 17.六国论 18.游褒禅山记 19.*伶官传序 20.*石钟山记. 第六单元 21.项脊轩志 22.五人墓碑记 23.*登泰山记 24.*病梅馆记 第五单元 17.陈情表 18.*祭十二郎文 19.*愚溪诗序 20.赤壁赋 第六单元 21.逍遥游(节选) 22.滕王阁序 23.* 柳毅传(节选) 24.*促织 6.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的文言文有哪些 1、《沁园春·长沙》—— *** 2、《雨巷》——戴望舒 3、《再别康桥》——徐志摩 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5、《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6、《鸿门宴》——史记 除此之外还有《劝学》、《师说》、《赤壁赋》 常考的句子有: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 2、故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驽马十驾, 。 ,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 、、、。 5、孔子曰:“三人行, 。”是故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7、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 8、舞幽壑之潜蛟, 。


高中语文文言文原文

1. 高中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1、范仲淹有志天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 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4、宗悫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

他的叔父是宗炳字少文,此人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

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有强盗来打劫。

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 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

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跟着他喜好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所以没有被乡亲称赞 5、祖逖闻鸡起舞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

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

祖逖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 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

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6、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侍奉在左右,时间长了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是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

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掳走了妇人。

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没得逞,就将他的右手 拇指砍去。而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

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由绿色蚕排长搜索整理----------------------------7、苏武牧羊北海上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

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 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涉年轻时曾经跟别人一起受雇佣给富人家种地。

有一天,他放下农活到田埂上休息,对秦王朝肆无忌惮的征调劳役、不断加重对老百姓的压迫和剥削的社会现实忿恨不平,就决心摆 脱压迫和剥削,改变目前的社会地位,并对他的同伴们说:“假如将来我们中间有谁发迹富贵了,可不能相互忘记啊。”同伴们讥笑他:“受雇给人家种地,怎么能发迹富贵呢?”陈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燕雀哪里会懂得鸿鹄的凌云壮志呢 9、项羽志大才疏 项籍年少时,读书没。
2. 高中的文言文全集谢谢了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5)规定背诵篇目总集总目录: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1)1、《沁园春•长沙》2、《雨巷》3、《再别康桥》4、《烛之武退秦师》5、《荆轲刺秦王》(第8段)6、《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2)1、《诗经•氓》*2、《离骚》(节选)3、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4、《兰亭集序》5、《赤壁赋》6、《游褒禅山记》(第2、3段)*7、《荷塘月色》(第4、5、6段)*8、《孔雀东南飞》(开头到“千万不复全”)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3)1、《蜀道难》2、《秋兴八首》(其一)3、《咏怀古迹》(其三)4、《登高》*5、《琵琶行》(并序)6、《寡人之于国也》7、《劝学》8、《过秦论》(第3、4、5段)*9、《锦瑟》*10、《马嵬》(其二)*11、《师说》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4)1、《念奴娇•赤壁怀古》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6、《声声慢•寻寻觅觅》7、《廉颇蔺相如列传》(后5段)*8、《长亭送别•碧云天》*9、《望海潮•东南形胜》*10、《雨霖铃•寒蝉凄切》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5)1、《归去来兮辞》(并序)2、《滕王阁序》(第2、3段)3、《陈情表》*4、《逍遥游》(诵读)苏教版高中文言文(必修一——必修五)全录必修一(一)劝学(荀子)(二)师说(韩愈)(三)赤壁赋(苏轼)(四)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必修二(五)六国论(苏洵)(六)阿房宫赋(杜牧)必修三(七)指南录后序(文天祥)(八)五人墓碑记(张溥)(九)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十)谏太宗十思疏(魏徵)(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十二)鸿门宴(司马迁)(十三)秋水(庄子)(十四)非攻(墨子)必修四(十五)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十六)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十七)滕王阁序并诗(王勃)(十八)秋声赋(欧阳修)(十九)陈情表(李密)(二十)项脊轩志(归有光)(二十一)报任安书(司马迁)(二十二)渔父《楚辞》(二十三)逍遥游(庄子)(二十四)兰亭集序(王羲之)。
3. 求高中文言文
必修四 [教材篇目]—— 《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 考点知识巩固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 指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廉颇蔺相如列传》 (1)臣愿奉璧往使 通: , (2)召有司案图 通: , (3)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通: , (4)拜送书于庭 通: , (5)可予不 通: , “否” 不给 “捧” 双手捧着 “按” 审察、查看 “熟” 仔细 “廷” 朝廷 . . . . . 《苏武传》 (6)信义安所见乎 通: , (7)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通: , (8)与旃毛并咽之 通: , (9)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通: , (10)空自苦亡人之地 通: , (11)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通: , 通: , 通: , (12)前以降及物故 通: , “现” 表现 “叛” 背叛 “毡” 毛织的毡毯 “弆” 收藏 “无” 没有 “沾” 沾湿 “襟” 衣襟 “诀” 辞别 “已” 已经 . . . . . . . . . 《张衡传》 (13)员径八尺 通: , (14)形似酒尊 通: , (15)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通: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廉颇蔺相如列传》 (1)窃计欲亡走燕: (2)使人遗赵王书: (3)曲在于赵: (4)均之二策: “圆” 圆周 “樽” 酒器 “擒” 擒拿、捕捉 私下 送给 理亏 权衡、比较 . . . . . . . (5)臣请完璧归赵: (6)相如奉璧奏秦王: (7)礼节甚倨: (8)不如因而厚遇之: (9)左右欲刃相如: (10)秦王不怿: (11)位在廉颇之右: (1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把和氏璧完好无缺地送回赵国。

捧着 傲慢 招待、款待 身边的侍从 高兴、喜悦 上 誓同生死的朋友 . . . . . . . . . . . . . . . 《苏武传》 (13)武帝嘉其义: (14)因厚贿单于: (15)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16)武复穷厄: (17)独有女弟二人: 赞许 赠送礼物 暗中 陷于困境 妹妹 . . . . . . 《张衡传》 (18)游于三辅: (19)遂通五经: (20)公车特征拜郎中: (21)再迁为太史令: (22)又多豪右: (23)视事三年: (24)上书乞骸骨: 游学 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汉代官署名 升官 豪族大户 官员到职工作 大臣年老请求辞职 . . . . . . . . . . . .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廉颇蔺相如列传》 (1)璧有瑕,请指示王 古义: 今义:指示下级或晚辈的话或文字。 (2)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古义: 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

(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义: 今义:表示政府的公告。

两个词,指,指出;示,给人看。 两个词,走上前去进献。

扬言。 . . . . . .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他的 成员。

《苏武传》 (5)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 今义:副词,表程度,但不到“很”的程度。 (6)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 今义:事业上的成绩。

内外亲属,包括父母、兄弟、妻子和同族亲属等。 相抵押。

栽培,提拔。 . . . . . . (7)兄弟亲近 古义: 今义:亲密地接近。

《张衡传》 (8)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义: 今义: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9)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古义: 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做了皇上的侍臣。 特,特地;征,征召,是两个词。

篆,篆文;文,花纹。 . . . . . .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廉颇蔺相如列传》 (1)负 《苏武传》 (2)使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依仗 使……承担 违背 辜负 背 数通使相窥观: 单于使陵至海上: 派 使者 . . . . . . . (3)征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旁征博引: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公车特征拜郎中: 挟天子以征四方: 观太学: 大王见臣列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玄都观里桃千树: 启窗而观: (4)观 应验 表现 出征 证明 征收 征召 征讨 学习 宫殿 景象 道观 观察 . . . . . . . . . . . . 5.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廉颇蔺相如列传》 (1)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2)间至赵矣: (3)卒廷见相如: (4)肉袒负荆:(5)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6)怒发上冲冠: (7)臣乃敢上璧: (8)舍相如广成传: 名词作状语,向西。

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名词作状语,“肉”作“袒”的状语。 名词作动词,上前。

名词作动词,向上、竖起。 名词作动词,献上。

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 . . . . . . . (9)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10)赵王鼓瑟: (11)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12)左右欲刃相如: (13)宁许以负秦曲: (14)大王必欲急臣: (15)且庸人尚羞之: (16)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名词作动词,穿,怀里藏着。

名词作动词,弹。 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承担。

形容词作动词,逼迫。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 . . . . . . . . (17)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18)毕礼而归之: 《苏武传》 (19)单于壮其节: (20)舆营归: (21)空以身膏草野: (22)杖汉节牧羊: 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4. 求高中语文(人教版)所有古诗文 原文
1. 过秦论(最后三段) 贾谊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3.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01、劝学 《荀子》 (全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 直中绳,揉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 绳则直,金就砾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 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于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 “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恭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 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 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 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 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02、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全文)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5. 高中文言文背诵篇目
我是天津的高三毕业生 我们这届是第一年课改 这是我们要背的课文

你参考一下吧 据我了解现在北京也是用的新课改教材

背诵篇目建议

必修(一)

1.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P3

2.兰亭集序 ——王羲之 P19

3.赤壁赋 ——苏轼 P22

必修(二)

1.氓 ——《诗经》 P21

2.离骚 ——屈原 P24

3.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P33

4.短歌行 ——曹操 P33

5.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P34

6.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P36

7.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终已不顾”) ——《战国策》 P38

必修(三)

1.蜀道难 ——李白 P45

2.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P47

3.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P47

4.登高 ——杜甫 P48

5.锦瑟 ——李商隐 P52

6.马嵬(其二) ——李商隐 P52

7.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P55

8.劝学 ——《荀子》 P57

9.过秦论(“及至始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宜 P59

必修(四)

1.望海潮(东南形胜) ——柳永 P41

2.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P42

3.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P43

4.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P44

5.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P45

6.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P46

7.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P48

8.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P48

9.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为刎颈之交) ——司马迁 P69

必修(五)

1.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 P25

2.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 P29

3.陈情表 ——李密 P36
6. 高中文言文翻译
也:1.死生是昼夜之间的事,就是说,随时都可以死。

我老师的意志,如铁石铸造似的坚强啊。

2.古人说:“(忍辱不死)是准备凭借这个有所作为啊!”

我对上怕辜负朝廷,对下怕愧对我的老师啊。

3.我们君王大概没什么病吧,不然怎么能奏乐呢

难道公子怕死?为什么哭?

4.我们大王喜好围猎,为什么要使我们这般穷困呢?

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5.在我向老师求学时,背着书箱,穿着破旧的鞋,行走在大山深谷之中。

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以:1.用旧的法令制度治理他的国家,正和这个(故事)相同.

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

于是入朝拜见庄公,问:“依靠什么去打仗?”

其余船只都依次前进。

当时以大中丞身份作苏州巡抚的是魏中贤的私党毛一鹭。

希望你满意。


《新唐书》卷二百四 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方技   李淳风 甄权(许胤宗、张文仲) 袁天纲(客师、张憬藏、乙弗私礼、金梁凤、王远知) 薛颐(叶法善) 明崇俨 尚献甫 严善思 杜生 张果(邢和璞、师夜光、罗思远) 姜抚 桑道茂   凡推步、卜、相、医、巧,皆技也。能以技自显地一世,亦悟之天,非积习致然。然士君子能之,则不迂,不泥,不矜,不神;小人能之,则迂而入诸拘碍,泥而弗通大方,矜以夸众,神以诬人,故前圣不以为教,盖吝之也。若李淳风谏太宗不滥诛,许胤宗不著方剂书,严撰谏不合乾陵,乃卓然有益于时者,兹可珍也。至远知、果、抚等诡行纪怪,又技之下者焉。   李淳风,岐州雍人。父播,仕隋高唐尉,弃官为道士,号黄冠子,以论撰自见。淳风幼爽秀,通群书,明步天历算。贞观初,与傅仁均争历法,议者多附淳风,故以将仁郎直太史局。制浑得仪,诋摭前世失,著《法象书》七篇上之。擢承务郎,迁太常博士,改太史丞,与诸儒修书,迁为令。太宗得秘谶,言"唐中弱,有女武代王"。以问淳风,对曰:"其兆既成,已在宫中。又四十年而王,王而夷唐子孙且尽。"帝曰:"我求而杀之,奈何?"对曰:"天之所命,不可去也,而王者果不死,徒使疑似之戳淫及无辜。且陛下所亲爱,四十年而老,老则仁,虽受终易姓,而不能绝唐。若杀之,复生壮者,多杀而逞,则陛下子孙无遗种矣!"帝采其言,止。   淳风于占候吉凶,若节契然,当世术家意有鬼神相之,非学习可致,终不能测也。以劳封昌乐县男。奉诏与算博士梁述、助教王真儒等是正《五曹》、《孙子》等书,刊定注解,立于学官。撰《麟德历》代《戊寅历》,候者推最密。自秘阁郎中复为太史令,卒。所撰《典章文物志》、《乙巳占》等书传於世。子该,孙仙宗,并擢太史令。   唐初言历者惟傅仁均。仁均,滑州人,终太史令。   甄权,许州扶沟人。以母病,与弟立言究习方书,遂为高医。仕隋为秘书省正字,称疾免。鲁州刺史库狄嵚风痹不得挽弓,权使彀矢向堋(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iyifanwen.com,请保留此标记。)立,针其肩隅,一进,曰:"可以射矣。"果如言。贞观中,权已百岁,太宗幸其舍,视饮食,访逮其术,擢朝散大夫,赐几杖衣服。寻卒,年一百三岁。所撰《脉经》、《针方》、《明堂》等图传于时。   立言仕为太常丞。杜淹苦流肿,帝遣视,曰:"去此十日,午漏上,且死。"如之,有道人必腹懑烦弥二岁,诊曰:"腹有蛊,误食发而然。"令饵雄黄一剂,少选,吐一蛇如拇,无目,烧之有发气,乃愈。   后以医显者,清漳宋侠、义兴许胤宗、洛阳张文仲李虔纵、京兆韦慈藏。   侠官朝散大夫,药藏监。   胤宗仕陈为新蔡王外兵参军。王太后病风不能言,脉沉难对,医家告术穷。胤宗曰:"饵液不可进。"即以黄耆、防风煮汤数十斛,置床下,气如雾,熏薄之,是夕语。擢义兴太守。武德初,累进散骑侍郎。关中多骨蒸疾,转相染,得者皆死,胤宗疗视必愈。或劝其著书贻后世者,答曰:"医特意耳,思虑精则得之。脉之候幽而难明,吾意所解,口莫能宣也。古之上医,要在视脉,病乃可识。病与药值,唯用一物攻之,气纯而愈速。今之人不善为脉,以情度病,多其物以幸有功,譬猎不知兔,广络原野,冀一人获之,术亦疏矣。一药偶得,它味相制,弗能专力,此难愈之验也。脉之妙处不可传,虚著方剂,终无益於世,此吾所以不著书也。"卒年七十馀。   文仲仕武后时,至尚药奉御。特进苏良嗣方朝,疾作,仆廷中。文仲诊曰:"忧愤而成,若胁痛者,殆未可救。"顷告胁痛。又曰:"及心则贻。"俄心痛而死。文仲论风与气尤精。后集诸言方者与共著书,诏王方庆监之。文仲曰:"风状百二十四,气状八十,治不以时,则死及之。惟头风与上气、足气,药可常御。病风之人,春秋末月,可使洞利,乃不困剧,自馀须发则治,以时消息。"乃著《四时轻重术》凡十八种上之。   虔纵官侍御医,慈藏光禄卿。   袁天纲,益州成都人。仕隋为盐官令。仕随为盐官令。在洛阳,与杜淹、王

《新唐书》卷九十五 列传第二十(2)

  履行居母丧毁甚,太宗谕使强食。尚东阳公主,袭爵。繇户部尚书为益州大都 督府长史,政有名。坐长孙无忌,左授洪州都督,改永州刺史。

  真行至左卫将军。其子岐连章怀太子事,诏令自诫切,真行以佩刀刺杀之,断 首弃道上,高宗鄙其为,贬睦州刺史。

  审行自户部侍郎贬渝州刺史。

  士廉五世孙重,字文明,以明经中第,李巽表盐铁转运巡官,善职,凡十年, 进累司门郎中。

  敬宗慎置侍讲学士,重以简厚惇正,与崔郾偕选,再擢国子祭酒。文宗好《左 氏春秋》,命分列国各为书,成四十篇。与郑覃刊定《九经》于石。出为鄂岳观察 使,以美政被褒。久之,拜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卒,赠太子少保。

  赞曰:古者受姓受氏以旌有功,是时人皆土著,故名宗望姓,举郡国自表,而 谱系兴焉,所以推叙昭穆,使百代不得相乱也。遭晋播迁,胡丑乱华,百宗荡析, 士去坟墓,子孙犹挟系录,以示所承,而阀阀显者,至卖昏求财,汨丧廉耻。唐初 流弊仍甚,天子屡抑不为衰。至中叶,风教又薄,谱录都废,公靡常产之拘,士亡 旧德之传,言李悉出陇西,言刘悉出彭城,悠悠世诈,讫无考按,冠冕皁隶,混为 一区,可太息哉!

  窦威,字文蔚,岐州平陆人。父炽,在周为上柱国,入隋为太傅,太穆皇后, 其从兄弟女也。

  威沈邃有器局,贯览群言,家世贵,子弟皆喜武力,独威尚文,诸兄诋为书痴。 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授秘书郎,当迁不肯调者十年,故其学益博。而诸兄以军功 位通显矣,薄威职闲冗,更谓曰:“昔仲尼积学成圣,犹栖迟不偶,汝尚何求耶?” 威笑不答。蜀王秀辟为记室,威以秀多不法,谢疾去。秀废,府属皆得罪,威独免。 大业中,累迁内史舍人,数谏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

  高祖入关,召补大丞相府司录参军。方天下乱,礼典湮缺,威多识朝廷故事, 乃裁定制度。帝语裴寂曰:“威,今之叔孙通也。”武德元年,授内史令。每论政 事得失,必陈古为谕,帝益亲瞩,尝引入卧内,谓曰:“昔周有八柱国,吾与公家 是也。今我为天子,而公为内史令,事固有不等耶?”威惧,顿首谢曰:“臣家在 汉,再为外戚。至元魏,有三皇后。今陛下龙兴,臣复以姻戚进,夙夜惧不克任。 帝笑曰:“公以三后族夸我邪!关东人与崔、卢婚者,犹自矜大,公世为帝戚,不 亦贵乎。”

  后寝疾,帝临问,及卒,哭之恸。赠同州刺史,追封延安郡公,谥曰靖。威性 俭素,家不树产,比丧,无余赀,遗令薄葬。诏皇太子、百官临送。

  兄子轨,字士则。父恭,仕周为雍州牧、酂国公。轨性刚果有威,大业中,为 资阳郡东曹掾,去官归。高祖起兵,轨募众千余人迎谒长春宫。帝大悦,赐良马十 匹,使略地渭南,下永丰仓,收兵五千,从平京师。封赞皇县公,为大丞相谘议参 军。

  稽胡贼五万掠宜春,诏轨讨之。次黄钦山,遇贼乘高丛射,众为却。轨斩部将 十四人,更拔其次代之,身拥数百骑殿,令曰:“闻鼓不进者斩。”既鼓,士争赴 贼,贼射不胜,大破之,斩首千级,获男女二万。擢太子詹事。赤排羌与薛举叛将 钟俱仇寇汉中,拜秦州总管,讨贼连战有功,余党悉降。复酂国旧封,迁益州道行 台左仆射。党项引吐谷浑寇松州,诏轨与扶州刺史蒋善合援之。善合先期至,败之 钳川。轨进军临洮,击左封,走其众。度羌必为患,始屯田松州。诏率所部兵从秦 王讨王世充。明年,还蜀。

  轨既贵,益严酷,然能自勤苦,每出师临敌,身未尝解甲,其下有不用命即诛, 至小过亦鞭棰流血,人见者皆重足股忄栗,由是蜀盗悉平。初,以其甥为腹心,尝 夜出,呼不时至,斩之。又戒家奴毋出外,忽遣奴取浆公厨,既而悔焉,曰:“要 当借汝头以明法。”命斩奴,奴称冤,监刑者疑不时决,轨并斩之。后入朝,赐坐 御楼,容不肃,又坐对诏,帝怒曰:“公入蜀,车骑、骠骑从者二十人,公斩诛略 尽,我陇种车骑,尚不足给公。”因系诏狱。俄释之,还镇益州。

  轨与行台尚书韦云起、郭行方素不协,及隐太子诛,诏至,轨内诏怀中,云起 问诏安在,轨不肯示,因执杀之。行方惧,奔京师,得免。是岁,行台废,授益州 都督,加食邑户六百。

  贞观元年,召授右卫大将军,出为洛州都督。周洛间,因隋乱,人不土著,轨 下令诸县,有游手末作者按之,由是威信大行,民皆趋本。卒,赠并州都督。子奉 节,尚永嘉公主,历左卫将军、秦州都督。

  轨弟琮,有武干。大业末,犯法亡命太原,依高祖。与秦王有憾,不自安。王 方收天下豪英,降礼接之,与出入卧内,琮意乃释。大将军府建,引为统军。从平 西河,破霍邑。授金紫光禄大夫,封扶风郡公。从刘文静击屈突通于潼关,败其将 桑显和,通遁去,琮以轻骑追获于稠桑。进兵下陕县,拔太原仓。迁左领军大将军, 赐物五百段。隋河阳都尉独孤武潜谋归款,命琮总万骑,自柏崖迎之,逗留不进, 武见杀,坐除名。武德初,为右屯卫大将军。时将图洛阳,诏琮留守陕,护饟道。 王世充将罗士信数以兵钞绝,琮使人说降之。东都平,检校晋州总管。从隐太子平 刘黑闼,以功封谯国公,赐黄金五十斤。卒,赠左卫大将军,谥曰敬。永徽五年, 加赠特进。

  威从兄子抗,字道生。父荣定,为隋洺州总管、陈国公,谥曰懿。母,隋文帝 姊安成公主也。抗美容仪,性通率,涉见图史。以帝甥蚤贵,入太学,释褐千牛备 身、仪同三司。侍父疾,束带五旬不弛;居丧,哀癯过常。袭爵,累转梁州刺史。 将之官,文帝幸其第,酣宴如家人礼。母卒,数号绝。诏宫人节哭。岁余,为岐州 刺史,转幽州总管,所至以宽惠闻。汉王谅反,炀帝疑抗为应,遣李子雄驰往代之。 子雄因诬抗得谅书不奏,按鞫无状,然坐是遂废。


在唐朝时期想要入仕为官,除了需要考试外,还要什么推荐呢?

在唐朝想要入仕为官的话,除了需要考试外,还可以通过投卷来做官。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政府主要通过九品中正制来选拔官员。中央选出一名有威望的人担任中正官。中正官再对天下的人才进行品评。中正官将天下的人才分为九等。中央再按照人才的等级分配官职。这种措施在早期也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九品中正制也能够拉拢地方士族。九品中正制慢慢被世家大族所把控。九品中正制度也选拔不出优秀的人才了。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唐朝沿袭了隋朝的选官制度。唐朝依旧采取科举考试。唐朝进一步发展了科举制度。武则天开设殿士和武举。皇帝成为考生们的主考官。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在唐玄宗的时候,科举考试主要考察诗词歌赋。唐朝的科举考试除了正常考试外,唐朝还存在着投卷和荐举之风。唐朝允许人们向主考官推荐一些优秀的人才。考官在选拔人才的时候不仅要看考生的成绩,还要参考达官贵人的推荐。很多考生在考试之前就会把自己的作品写成长集。他们会把长集送给一些达官贵人。如果达官贵人很赏识他们的话,就会向考官推荐他们。他们的这种行为就叫做投卷。唐朝很多有名的人物都是通过投卷而高中科举的。王维、韩愈和杜牧都是通过达官贵人的推荐才走向仕途的。投卷这种行为能够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很多优秀的人才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进入官场。投卷也促进了唐朝诗歌的繁荣和发展。唐朝涌现出很多的优秀的诗人。可是这也会导致科举考试的不公平。

有人认为,唐朝人才辈出是因为科举制的发展,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科举制度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封建经济发展,地主阶级中士、庶力量对比变化的反映。科举考试这种制度对于中国传统社会后半段的政治运作和教育模式都具有关键作用。【摘要】有人认为,唐朝人才辈出是因为科举制的发展,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提问】科举制度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封建经济发展,地主阶级中士、庶力量对比变化的反映。科举考试这种制度对于中国传统社会后半段的政治运作和教育模式都具有关键作用。【回答】科举制度在唐朝能出现与成功是有原因的:①经济条件:随着隋唐社会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经济势力也得以增强,形成了一种社会力量,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应有地位。②政治条件:士族势力虽然渐趋衰落,但他们由于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隋唐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隋唐统治者为了进一步抑制士族势力,削弱地主割据势力而采取科举制,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③阶级关系:隋唐时期随着士族和庶族力量对比的变化,原先以门第高低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条件。隋唐统治者让庶族参与政权,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也是科举制兴起的一个因素。【回答】科举制度创立的意义: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读书风气盛行;3、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其中以唐诗为主;4、在我国封建社会上存在了1300多年。【回答】所以,唐朝能人才辈出,科举制度功不可没,这种观点从某种程度来说是没有错的。【回答】在唐朝的时候,想要成为官员的候补主要有三个途径,分别是科举,杂色入流和门荫入仕。其中除了科举之外的两种手段都是更加看重出身的入仕途径。【回答】在唐朝初期的时候,虽然也有科举制度,但是这个制度对于唐朝的寒门子弟和普通百姓却并不是十分友好。因为当时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考生来源是国立学校中的学子,而这些学子又大多数都是贵族之后,普通人很难获得进入学习的机会。因此虽然在唐朝初期,科举算得上是一个更加看重才学的人才选拔方式,但是门第出身依然是其高不可攀的门槛。不过这样的局面随着唐朝的发展出现了不小的改善,首先是唐朝稳定下来之后,在全国各地儒家文化都取得了发展,国家的文化氛围相较于南北朝时期也有了不小的提升。国民的生产力也得到了恢复,这让普通人家的百姓逐渐有能力供养自己的后人从事读书学习,而且儒家经典书籍也不再是难以获得的资源,这让各地的学子都有了自学的条件。 而这些学子在经过学习之后也可以通过"乡贡"的方式获得参加科举考试的名额,而这些人在唐高宗在位时期已经逐渐成为科举考试中的主力军了。而这个队伍的逐渐壮大引起了当时当权者的警惕,他们曾经试图禁止这些考生参加科举,但是收效甚微。由此可见在唐朝中期的时候,学术的普及已经成为了社会的重要特征,而此时的科举考试也给真正出身低微的学子们打开了入仕的通道。【回答】【提问】您好,您发布的问题已经帮您解答好了哦【回答】谢【提问】

查看全部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