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

> 知识库 芦荟君 2024-10-21 23:58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长城和运河》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长城和运河》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祖国的喜爱之情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兰作者抒发了什么感情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兰作者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或者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写人的多是赞美了这人的什么品质,写事的多是揭示了什么道理。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20页 什么意思???? 小学三年级课文春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全诗表达了理学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 - - - - - 请采纳~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爱花城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木棉花色彩鲜艳,蓬勃向上,白玉兰洁白无瑕,清幽淡雅,凤凰花多而红,菊花五彩缤纷,姿态万千,水仙花亭亭玉立。 本文对花城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色描写,表达了作者爱鲜花,爱花城,更爱培育鲜花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 古诗有几首?是什么古诗?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课文 和时间赛跑! 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花钟的作者是谁 《花钟》的作者是瑞典科学家林奈,又称为“分类学之父” 林奈(Linnaeus),全名卡尔·冯·林奈(Carl von Linné,1707年5月23日~1778年1月10日),过去译成林内,受封贵族前名为卡尔·林奈乌斯(Carl Linnaeus),由于瑞典学者阶层的姓常拉丁化,又作卡罗鲁斯·林奈乌斯(Carolus Linnaeus),瑞典自然学者,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 17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博物学家搜集到大量的动物。植物和化石等标本。在1600年,人们知道了约6000种植物,而仅仅过去了100年,植物学家又发现了12000个新种。到了18世纪,对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的分类变得亟为迫切。林奈正是生活在这一科学发展新时期的一位杰出的代表。 林奈1707年生于瑞典。林奈的父亲是一位乡村牧师,他对园艺非常爱好,空闲时精心管理着花园里的花草树木。幼时的林奈,受到父亲的影响,十分喜爱植物,他曾说:"这花园与母乳一起激发我对植物不可抑制的热爱。"八岁时得“小植物学家”的别名。林奈经常将所看到的不认识的植物拿来询问其父,他父亲也一一详尽地告诉他。有时林奈问过父亲以后不能全部记住,而出现重复提问的现象,对此,其父则以"不答复问过的问题"来督促林奈加强记忆,使他的记忆力自幼就得到了良好的锻炼,他所认识的植物种类也越来越多。在小学和中学,林奈的学业不突出,只是对树木花草有异乎寻常的爱好。他把时间和精力大部分用于到野外去采集植物标本及阅读植物学著作上。 从1727年起,林奈先后进入龙得大学和乌普萨拉大学学习。在大学期间,林奈系统地学习了博物学及采制生物标本的知识和方法。他充分利用大学的图书馆和植物园进行植物学的学习。1732年,林奈随一个探险队来到瑞典北部拉帕兰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在这块方圆7401千米(4600英里)的荒凉地带,他发现了100多种新植物,收集了不少宝贵的资料,调查结果发表在他的《拉帕兰植物志》中。1735年,林奈周游欧洲各国,并在荷兰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在欧洲各国他结识了那里的一些著名的植物学家和得到了国内所没有的一些植物标本。在国外的3年是林奈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是他学术思想成熟、初露锋芒的阶段。例如,他的《自然系统》就是在1735年出版的。在此书中,林奈首先提出了以植物的生殖器官进行分类的方法。1738年林奈回到故乡,他回到母校乌普萨拉大学任教,著书立说,直到1778年去世。从1741年起,他担任植物学教授,潜心研究动植物分类学,在此后的20余年里,共发表了180多种科学论著,特别是1753年发表的《植物种志》一书,是他历时七年的年的心血结晶,在这部著作 *** 收集了5938年植物,用他新创立的“双名命名法”对植物进行统一命名。 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名制命名法。在他看来:"知识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事物本身。这意味着对客观事物要具有确切的理解;通过有条理的分类和确切的命名,我们可以区分开认识客观物体……分类和命名是科学的基础。"《自然系统》一书是林奈人为分类体系的代表作。在林奈以前,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命名法则,各国学者都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命名植物,致使植物学研究困难重重。其困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命名上出现的同物异名、异物同名的混乱现象;二是植物学名冗长;三是语言、文字上的隔阂。林奈依雄蕊和雌蕊的类型、大小、数量及相互排列等特征,将植物分为24纲、116目、1000多个属和10 000多个种。纲、目、属、种的分类概念是林奈的首创。林奈用拉丁文定植物学名,统一了术语,促进了交流。他采用双名制命名法,即植物的常用名由两部分组成,前者为属名,要求用名词;后者为种名,要求用形容词。例如,银杏树学名为GINKGO BILOBA L.,GIKGO是属名,是名词;biloba是种名,是形容词;第三个字母,则是定名者姓氏的缩写,L为林奈(linne)的缩写。结合命名,林奈规定学名必须简化,以12个字为限,这就使资料清楚,便于整理,有利于交流。林奈的植物分类方法和双名制被各国生物学家所接受,植物王国的混乱局面也因此被他调理得竟然有序。他的工作促进了植物学的发展,林奈是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 林奈能取得这些成就,是因为他对植物的特殊感情和好学精神,具有广博的经历以及有利的学习、深造条件等,还在于他重视前人的工作,虚心取人之长并加以发展。如在1729年,林奈读到法国植物学家维朗特著的《花草的结构》一书,受到启发,他根据植物的雌蕊和雄蕊的数目进行植物分类。再如,古希腊时的亚里士多德建立的动、植物命名法规已经具有双名制的萌芽,只是到了林奈才将双名制完善和推广。 林奈的最大功绩是把前人的全部动植物知识系统化,摒弃了人为的按时间顺序的分类法,选择了自然分类方法。他创造性地提出双名命名法,包括了8800多个种,可以说达到了“无所不包”的程度,被人们成为万有分类法,这一伟大成就使林奈成为18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18世纪生物学的进步是和林奈紧紧相连的。瑞典 *** 为纪念林奈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先后建立了林奈博物馆、林奈植物园等,并于1917年成立了瑞典林奈学会。 林奈是近代生物学,特别是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1707年5月23日出生于有“北欧花园”之称的瑞典斯科讷地区的罗斯胡尔特拉,1778年1月10日去世,享年71岁。 2007年为纪念林奈诞辰300周年,瑞典 *** 将2007年定为“林奈年”,活动主题为“创新、求知、科学”,旨在激发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同时缅怀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好学吗? 只要努力学,没什么难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憋憋课堂PPT 花的勇气下载地址: :kejian./soft232. (免费的,不需要注册)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长城和运河》课文及教学设计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3、引导学生搜索长城、京杭大运河以及祖先创造的其他人间奇迹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出示中国地图,说说中华奇迹   1、听说同学们上课前,都作了预习,对吗?对课于课文中出现的生词,你们一般都通过什么方法去理解?那么,在字典中,奇迹是怎样解释的呢?(出示幻灯:)   2、中国地图。   这是我们居住的国土,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的中华奇迹,谁能说说看,你都知道哪些奇迹?   3、学生的回答力求简练,只要说出名称即可,不必具体描述。   二、在图上找出长城和运河的位置,导入新课   1、我们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盘古开天劈地,到现在,有过多少人间奇迹啊!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两个人间奇迹——请看地图,图上有两条线,一条从东到西的横线馐浅こ牵灰惶醮颖钡侥献菹撸馐蔷┖荚撕印#ò迨椋撼こ?amp;nbsp;   运河)   2、谁去过长城?谁游过运河?今天啊,佘老师就带着304班的同学们去看一看长城,去游一游运河。   3、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你坐在飞机上,从长城和运河的上空去观看(俯瞰),长城和运河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想知道吗?哪赶快打开书,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划出描写长城和运河的句子)   第一部分:长城的教学   三、了解长城的特点,指导美美地诵读   1、在作者的眼里,长城是怎样的?   像巨龙穿行大地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1)像巨龙穿行在大地:在这句话中,“巨龙”是指什么?为什么用巨龙来比喻长城呢?(因为长城长)长城有多长?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全长6700千米,俗称万里长城。(出示长城示意图、及嘉峪关和山海关的图片)   (2)为什么说像巨龙“穿行”大地呢?可不可以改为“爬行”(想想看,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长城?对,飞机上,穿行更生动)   (3)穿行的大地间的长城,有什么特点呢?(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是什么样的呢?(请看录像)   (4)什么叫连绵起伏?什么叫曲折蜿蜒?为什么会有起伏?为什么会曲折?(因为长城是顺着山势而建,随着山势,自然有起伏,有曲折)   (5)词语积累:山峰可以有起伏,长城可以有起伏,那么还有什么可以有起伏呢?(江水、麦浪)有时候,心情的变化,故事情节的变化,也可以有起伏。出示幻灯片:连绵起伏、波浪起伏、麦浪起伏、心潮起伏、(diédàng)跌宕起伏   小结:运用这样的方式学习语文,积累词语,这叫举一反三,你就找到了学习的窍门。   2、在我眼里,这是一和什么样的景象?(奇异)   看到这样奇异的景象,你的心情怎样?(兴奋、激动、)   带着这样的心情去读诗句的前六句。教师指导读,要读出惊奇,要读出对长城雄伟壮美的那种情感来。   四、了解长城的建筑,指导自豪的读。   1、想想看,这样一座前不见到,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需要多少人去建筑?又需要多少条石和城砖?当时,建造长城的条石,一块有二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你说,能够建造这样宏伟的工程,这是不是“人间奇迹”?而我们最应该赞美的是谁?(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面对着这样的一个人间奇迹,面对着我们如此智慧的祖先,你最想说的是什么?(祖称真了不起,赞美我们的祖先,内心充满自豪)   2、带着这样的心情,读长城部分的诗。   五、了解长城的历史,理解“不朽”,指导深层次地感悟长城。   1、书上说“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实际上这万里长城是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应该说是我们的祖先谱写了不朽的诗篇,而这诗篇就是万里长城。在这里说是“万里长城谱写诗篇”是一种拟人手法,课文为什么会说是不朽呢?你是怎样理解不朽的?   2、一段万里长城,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啊!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修筑长城,直到秦始皇的时候,才修筑了“万里长城”后来,历代皇帝都有修建,到了明朝,又修筑了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明长城,这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长城。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流着我们祖先的血汗。   3、起初修筑长城,都是为了保护一方平安,可是历代的长城都没有起到保护的作用,秦始皇修筑了长城,结果没有延迟秦朝的灭亡;明朝修筑了长城,可是清明入山海关依然轻面是易举,“长城”浓缩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啊!   4、(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物化。每一块砖石,每一方泥土,都记录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万里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灿烂文化历史的缩影,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象征!)于是:长城成了一种精神,成了一种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是巍然峨然的一个民族的魂   出示图画:   “众志成城”这是一种精神   “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一种文化   国歌中不是不有一句吗“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像征。你说,还有什么样的字眼比不朽更能表达这样的精神呢?长城不朽的是精神;长城不朽的是中华民族的韧劲;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啊!   所以画家用画歌唱这种精神(出示画)   诗人用诗传颂这种精神(出示图片)   那么我们呢?我们用怎样的声音去读这种这种精神   指导读上篇诗,突出“不朽”   第二部分:运河的教学   一、导入   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不只是长城,还有运河。读下面的诗句,看看我在飞机上看到的运河是怎样的一种奇异的景象(播放录像)   二、了解运河的特点,指导美美地朗读   1、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如果说长城给你的是雄伟壮观,那么运河给你的是什么?(运河是美丽的)   2、诗中是怎样描述的呢?“像绸带飘落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在这儿,说运河是一条长长的绸带,你认为这样的比喻好吗?为什么?   3、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绸带?(闪光的绸带,水清澈而闪着银光。这是银光闪闪,如果是早晨,太阳映照水中,那便是什么?——金光闪闪)   4、拓展积累:在汉语言中,有很多的组词方式,像这样的,词尾重叠,表示一片或者是程度深,还有很多词,读一读这些词:   银光闪闪(ABCC):微波粼粼、金光闪闪   波涛滚滚、细雨蒙蒙   凉风习习、烈日炎炎   逃之夭夭、气势汹汹   5、这又是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   6、指导读诗句,运河是美的,谁能读出这种美?   三、了解运河的创造,指导动情地朗读诗文   1、回到课文中,“伸向天边”说明什么?(运河长)是啊,这条运河是从哪到哪?   2、(它长: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长1747公里)   3、它连通四省二市: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连接: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出示图)   4、“大江东去浪淘尽”由于地理的原因,我国的河流都是从西向东流,比如说长江、黄河,它实现了东西的运输。可是没有一条河流是南北流向的,这南北运输可就不方便了。   5、于是我们的祖先就想到开凿一条运河,将五大水系贯通,实现了南北的运输流通,你说,能有这样的想象的人,怎样?咱们的祖先不仅想到,而且做到了,创造了人间的又一个奇迹。   6、所以书上说,“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动人,就是对这种创造的想象力的高度概括。你说,面对着这条运河,你想说点什么呢?(我们的祖先多么有智慧和创造力,有创造力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你看今天,我们神六裁人的成功,不正说明了这点吗?)   7、指导朗读诗歌   四.了解运河的历史,指导自豪地朗读   1、如果我告诉你: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纵贯南北,是我国第二条黄金水道(这第一条是长江)你会怎样想?   2、如果我告诉你,这运河的开凿,最早在春秋时,吴王就开凿了运河(邗沟),距今2500多年,到了随朝的时候,开通了从杭州折络阳再到北京的运河,这运河比现在的运河不要长;我们现在的运河是元朝的时候修建的,你又作何感想呢?   3、如果我告诉你,现在的这条京杭大运河不仅是黄金水道,而且还是我国即将动工的南水北调工程最主要的河道,你又会作何感想?   4、是啊!我们的祖先多伟大啊!   (出示幻灯):   运河美是动人的,千余年来,运河永不知累,一路流淌;   运河美是动人的,是时间浓缩着美,是风雨凝聚着美,是文化沉积着美。   运河的美是动人的,那是想象的美,是创造的美,是灵动的美。   5、指导自豪地读诗   第三部分:结课   出示地图:   一、长城和运河,在中华大地上,从东到西,这好像是一撇;而京杭大运河,从北到南,就好像是一捺;这一撇,从秦汉到现代,又经历了多少苍桑,有过多少泪水,但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那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而这一捺,从随唐起始,到今天,又有过多少灵动的创造,有过多少憧憬和希望。我们中华民族正是这样一个充满着希望和创造的民族,充满着顽强和不屈的民族。这一撇,一捺,不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字吗?(出示动画:人)   二、长城运河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啊!在历史的长河中,长城和运河谱写着不朽和动人的诗篇,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   三、听诗   四、读诗

小学三年级语文《出塞》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 #三年级# 导语】《出塞》作为一篇古诗,是从战争的角度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任用英勇善战的名将镇守边关,以消除边患的感情。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出塞》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出塞》知识点   原文: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译文:   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但是离家万里的士卒却没能回还。   如果有像卫青和李广这样骁勇善战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赏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出塞》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能深入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体会边塞诗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深入理解是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查找有关诗人、时代背景、其他描写战争诗的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诗文。   3、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一)相机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乐府诗《十五从军征》,让我们体会到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苦难。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跟战争有关的边塞诗《出塞》。(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复习方法,交流资料   1、复习方法: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有一个把古诗学好学透的方法,谁来说一说是什么内容?(生叙述)。   2、交流资料:   (1)介绍作者。   (2)明确背景。   (三)讨论探究,拓展理解。   1、出示全诗,整体感悟。   2、运用学法,小组探究。   3、分句汇报,品味诗句。   A、汇报前两句   (1)说清诗意,体会诗情。   思考:为什么要提到秦汉时的明月和关?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带给你什么感觉?   (2)反复吟咏,熟读成诵,升华诗情。   (3)拿出摘录笔记,记录诗句,养成积累的习惯。   (4)联系课外,链接知识。   B、汇报后两句   (1)汇报方法同上:读、背、摘录、板书。   (2)看教材“我的'视角”中丁丁的话,了解诗中引用的典故“龙城飞将”。   二、(一)凭借情境,升华诗情。(出示课件)   让我们再看全诗,大声诵读一边,再来体会作者之情。   (二)回味诵读,深入品味。(再出示课件)   学生诵读,练背。   三、(一)解决书后练习题,对比本课两首描写战争的古诗各自的感情基调。   (二)再看“我的视角”,解决冬冬的问题,理解多数古人选择战争题材写诗的原因。   四、日积月累,课外延伸。   收集王昌龄其他描写战争的古诗,还可以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战争的古诗。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出塞》教学反思   《出塞》作为一篇古诗,是从战争的角度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任用英勇善战的名将镇守边关,以消除边患的感情。今天这堂课,总的来说是按照预设上完了,总的感觉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留下了不小的遗憾。   从预设角度上来看。我一直思考,语文课要教给学生什么?是字词,句子,学习方法?还是一首诗,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从教以来,我认为,语文应该是深度的思考和广度的吸纳,语文的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的流动图书馆。于是,我想通过一堂课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文学元素。   《出塞》是七绝诗的压卷之作,是唐边塞诗中的一朵奇葩,因此,在教学这首诗的时候,应该将其融在边塞诗中去体会。因此,教学的破题,我选择“塞”字为突破口,打开边塞之门,直观地感知边塞环境之恶劣、生活之艰苦、战事之频繁、生死之惨烈。为学习诗歌,培育好一个深沉凝重的基调。学生的直观感知,是通过古诗词典型句子和边塞图片直观去体会,以诗解诗,对于我们班学生的整体水平来说或许稍难,但我预设之初是非常想做这样一个尝试的。   在这基础上,让学生把诗读熟,初步体会诗歌大意,从戍边而引出“万里长征”,进而在体会万里长征时,从时间长去感知征人生活的艰难、惨烈、悲壮,在深究征人“人未还”的根由时,体会征人不能回的事实,同情征人的生活。最后再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中,一层层地体会征人出征的豪迈;诗人对和平的憧憬和对朝庭的不作为的无奈。通过分析,去体会。然后再通过朗读去体悟。   课堂安排很紧凑,环环相扣,课堂语言的设计也很精美细致,但正是由于预设的东西太多,整堂课似乎都变成了教师的舞台,学生的主体地位被严重削弱了。这堂课课堂容量很大,大到似乎已经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范围。以致于课文后面接连几次教师的激情引读都没能引读出学生最有感情的朗读。   我想说的是对于课堂预设和生成的问题。本课教学我的失误在于注重了课堂预设,却忽略了课堂生成。而课堂生成才是一堂课中最闪亮之处呀!课堂上,预设虽然重要,但是生成更不可缺少,只是我很多时候,往往不敢去抓住生成的东西,或者说是没有能力去在瞬间捕捉生成的契机。《出塞》这堂课,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所以提高自我文学修养是我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出塞》教案

导语:下面就由我为大家带来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出塞》教案,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2、 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渴望平息战事的感情。 4、 以朗读、背诵的方式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 播放古典乐曲《十面埋伏》,引导学生想象古战场的悲壮场面。 2、 背诵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初步感知古人的慷慨激昂的出征场面。 3、 学生介绍蒐集到的有关诗人的资料。教师补充。 “出塞”是乐府的一种曲调,此外还有“前出塞”、“后出塞”、“塞上曲”、“塞下曲”等题。 4、 请学生完整地表达诗歌题目的意思。板书课题:出塞 王昌龄 二、初知诗意,质疑解疑 1、 自由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 小组之间互相读,相互正音。 3、 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方法了解诗歌的大意,鼓励学生质疑。 4、 指名读诗歌,讨论交流。小组之间讨论诗意,提出疑问,师生交流,确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三、精读全诗,入境悟情 1、 教师讲述古诗的历史背景,引入境界。 2、 赏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朗读古诗,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板书:秦汉 (2)再读“万里长征人未还”,师生共议“人未还”的内涵,学生想象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悲剧。板书:人未还 (3)课件展示,师生共同在音乐、景物中想象古时征战的悲壮景象。联想战争的残酷。 (4)拓展理解“人未还”所表现的战争激烈。 (5)朗读前两句 ①学生自由读。 ②指读,品味诗歌所描写的场景。 ③同学间互相评读。 ④想象画面朗读。 ⑤在音乐的烘托下朗读。 3、 赏析“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学生自由读后两句。 (2)自由谈谈对“但使”的理解。 (3)抓住“但使”、“不教”一词,体会飞将军李广的威武、英雄气概。板书:但使 (4)小组讨论后,说说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5)指名朗读,教师平读。 (6)学生带着对飞将军的崇拜之情读文。 (7)教师 *** 引读。 (8)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9)再次朗读体会作者赞颂汉将李广,渴望平息战事的理想和慨叹边将无能,朝廷无能的悲痛。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 学生自由组合朗读全诗。 2、 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个性,配乐朗读全诗。 3、 在教师的引导下试背全诗。 4、 观看课件背诵全诗。 五、展开想象,入情练笔 师:人间最难过的是离别亲人,远征战场。作者面对荒凉的关山,举头望月,思念亲人,此时此刻你一定被作者的情感所打动,用你的笔描绘出当时的悲壮景象好吗? 六、拓展思路,布置作业 蒐集有关边塞的诗歌,比较、赏读、摘抄下来。 板书设计:


查看全部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