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拉美陷阱

> 知识库 芦荟君 2024-11-27 04:28

到底存不存在拉美陷阱

“拉美陷阱”,“拉美病”,是“依附论”研究出来的,后来又有个“中等收入陷阱”的词语,都是一个意思的多种提法。有工业化而无技术进步、教育落后、科技创新力弱、农村衰败、贫富差距大、城乡差距大、地区差距大、有城市化没有市民化、腐败严重、环境破坏,等等,这些不好的现象堆积在一起就是“拉美陷阱”或“拉美病”。
“拉美陷阱”实际上是现代化的一个大瓶颈。在拉美地区,只有智利这个国家可以说是基本走出来了。但智利的道路走得很残酷,皮诺切特的事变把阿连德打死了。事变前智利几乎进入战争状态,工厂里的工人、农民都在购置武器,整个国家充满内战气氛。皮诺切特事变是受到整个社会的期盼,把越来越左而导致社会分裂的阿连德政府搞掉。阿连德付出了血的代价,那些反资本主义的、宣扬马列理论的人、运动组织等也付出了很大代价。智利是用军人的铁血手段搞社会变革的,皮诺切特把所有的国有企业私有化,连福利机构也私有化了。


拉美一些国家落入了什么陷阱

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但就比较大规模的经济体而言,仅有日本和韩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转换。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一九七二年接近三千美元,到一九八四年突破一万美元,韩国一九八七年超过三千美元,一九九五年达到了一万一千四百九十六美元。说明:从中等收入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日本花了大约十二年时间,韩国则用了八年,拉美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则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一些国家收入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如菲律宾一九八零年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六百七十一美元,二零零六年年仍停留在一千一百二十三美元,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人均收入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拉美陷阱的由来

世界上很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都曾出现“发展风险期”。当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处于人均1000美元至3000美元之时,增长与发展、问题与矛盾交织在一起,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矛盾最易激化的时期。拉丁美洲的不少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到21世纪初,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这时期,失业率持续攀升,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各种社会矛盾凸现和激化,社会动荡不安,群众的抗争此起彼伏。在传统农业占很大比重的情况下,特大型企业,走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及中小企业数量少,导致过多剩余劳动力,中等收入人口比例少,失业人口较多,贫困和绝对贫困人口较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给政府的社会保障带来沉重压力,最终导致外债和财政赤字居高不下,通货膨胀严重,金融潜伏危机,甚至发生动荡,这种状况被称为“拉美陷阱”。

查看全部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