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 - 芦荟汇聚地!

都挺好 原生家庭

> 知识库 芦荟君 2025-01-06 23:18

《都挺好》有哪些关于原生家庭问题的探讨?

最近能称的上国民电视剧的,应该是《都挺好》了吧!坦白说,终于能看到一部讲原生家庭,并且能引起广泛关注的剧了。一、能力超强却自卑的女儿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时很有意思。同样的环境,在不同的人性格中的起的作用不同。温和的孩子在家境贫寒,父母严苛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成老实忍让的个性,而在个性较强的人身上则相反。性格倔强的人,往往变得好强而自卑。苏明玉就是个典型。可以领着中层跟公司的股东们公然叫板,却不敢正视自己的家庭。坐拥千万的豪宅,醉酒却喜欢睡自认为安全的浴缸。极度渴望家庭温暖,又表现的冷漠而不屑。外表强大,却有着一颗敏感脆弱的心,觉得所有人都看不起她。一个人骨子里的自卑,很难因为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所改变,相反,大多会伴随一生。2、被宠坏的二儿子靠着一张嘴成了家里最受欢迎的孩子。苏明成,是被一个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都糟糕的母亲撑了了一片天的男孩子,成年后无独立思考能力,经济生活中入不敷出,遇事抱怨和推卸责任。但也因为受到了最多的宠爱,他非常善于博取他人的欢心,擅长甜言蜜语,却不惹人讨厌。在爱里长大的孩子就是有种自信,对交际方面的自信。他是孝顺的,在母亲死后被父亲扒皮,他愤怒的去理论。也因为对母亲的愚孝,从小站在母亲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视妹妹为死敌。现实中也是如此,你会发现,一个唠叨强势的母亲,儿子往往是胆小。3、优柔寡断无原则的大哥朋友说愚孝的苏明哲跟她爸如出一辙。只要顾好学习,家里的什么事都不用管的观念,害惨了多少人。剧中的大哥便是。遇到棘手问题,除了远程指挥,用“你们真是让大哥太失望了!”来表达愤慨,牺牲妻女的利益外也不干什么了。十年内也没想过回家尽孝,问题敲到门口了又只会躲避。愚孝的背后其实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无能和对爱人伤害无视的自私。

《都挺好》:原生家庭的影响,你逃得掉吗?

都挺好》,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引起了全民的观剧热情,很多人看了以后都说,在这部关于家庭矛盾的电视剧中,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成长的影子。同时,这部电视剧也让原生家庭这个话题上了热搜。毫无疑问,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看了这部电视剧,你觉得原生家庭的影响,你逃得掉吗?《都挺好》中苏大强的老婆,也就是苏明玉的妈妈,对待苏明玉和苏明成的方式让很多观众咬牙切齿,恨不得要把这个恶毒的妈妈给掐死。苏妈性格刚烈,重年轻女,对待明成和明玉,那是十分地偏心。很多人不禁问,为什么苏母会这样偏心呢?同样是女人,她为什么这么厌恶明玉呢?其实呀,这和苏母的原生家庭有关系。苏母自身出身在一个极度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她虽然比自己的弟弟要聪明要懂事,可家里人就是不待见她。苏母的童年也是很痛苦的,她必须得强悍起来,才能在家里有一丁点地位。童年的生活,对苏母的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在她自己有了家庭以后,不自觉地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偏心地对待明玉。再看看《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她倔强、坚强、有头脑,是苏家混的最好的孩子,她最讨厌的最厌恶的就是自己那偏心眼的妈。可是从某种程度上,苏明玉又是最像她妈妈的。她继承了母亲性格中的强势和不近人情,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原生家庭对明玉的伤害是终身的,她和石天冬的感情,她一直是退缩的,因为她觉得自己是不配拥有幸福的,所以她才会一次又一次地拒绝石天冬。在她和石天冬的爱情里,她刚开始的时候,也是绝对的拥有主导权的,这样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在感情中自然就表现得强势又敏感,自卑又不自信。明玉性格中的种种,可以说都是源于原生家庭的不幸。《都挺好》中的苏明成,是个自私、暴躁、依恋母亲的妈宝男,他的性格同样受到了原生家庭的深深影响。在苏家,明玉的生存资源一直被他给侵占和挤压,有了苏母的撑腰,他从不觉得自己的行为不妥,反而认为明玉十分恶毒。因为苏母的骄纵,他从不把明玉看在眼里,以至于成年了还会对明玉拳打脚踢,并且丝毫不认为自己有错,他的自私和暴躁来源于苏母的娇惯。所以当苏母过世的时候,他的主心骨也就没有了,他更加的焦躁不安。她对朱丽的百依百顺,也能从原生家庭中找到一些影子。苏母性格强势,苏大强在老婆面前一直是不敢说话的,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苏母说了算,苏明成父母的关系一直是阴盛阳衰的,这也影响了苏明成自身对待婚姻的态度,所以他只要一犯错误,就会给朱丽下跪。再来说说《都挺好》中的大哥苏明哲,这个离家十年一直没回过家,没有太多存在感的大哥,爱面子、愚孝、怕得罪人是他性格最大的特点,他离家多年,受到家庭的影响最小。可是他的愚孝,他的好面子,也是受了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即使他在美国读书和工作多年,也依然没有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而这些,都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性格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影响虽然说不清道不明,但却是真真切切发生了的。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成长,特别是性格上的影响,是一辈子的。我们可以说,原生家庭不幸的孩子,性格有缺陷的几率是要高于幸福家庭的孩子的。原生家庭的影响,真的很难逃掉。但我们审视自己不幸的原生家庭,并不是为了记住自己曾经生活地多么不幸,而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让自己的不幸再一次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虽然,原生家庭的影响,很难摆脱,但我们可以尽量过得不受影响。

《都挺好》的结局其实是这样,与原生家庭和解其实是这样

热播电视剧《都挺好》终于大结局了,果然是令人失望的大团圆结局。

之前一直各种作的老父亲苏大强自从亲眼目睹老友老聂中风后,自己也开始出现阿兹海默的症状。正常的事情各种失忆,却又能突然冒出来跑去给女儿苏明玉买练习册的催泪情节。然后苏明玉居然就被感动到了,苏大强立遗嘱把钱都给了二哥苏明成,她也没意见了,甚至还辞掉超高收入的工作甘愿回家照顾苏大强。

难怪豆瓣上@等灯 的一星短评论:“ 看见这种重男轻女又重归于好的剧情就很烦 ”被点了1339个有用,可见真的有不少观众不喜欢这样的结局。

而@乐享美丽时光 的三星影评则说:

我也接受不了这样恶心人的结局,于是我去找回原著,结果发现,原来《都挺好》真正的结局,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原著里的结局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是苏明玉和石天冬领证结婚了,是苏明成得到苏明玉的帮助后依然没能“心理断奶”,是苏大强一个人孤零零地过春节还想着要儿子掏钱给他出书结果吃坏了肚子拉了一屋子臭屎还得苏明哲在美国指挥苏明玉去善后……

这个看起来更为真实的结局中,苏明玉并没有与原生家庭和解。

到最后,虽然苏明玉逼于无奈把苏大强接到自己的海边别墅住,却已经清楚地意识到,“ 亲情是捡不回来了,大家淡淡如水地交往吧,她不寄予厚望,也不恨之入骨,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她和石天冬幸福就行了。”

我喜欢这样真实的结局,因为, 与原生家庭和解并不重要,与自己和解才重要。

苏明玉能与自己和解,有这样几个关键。

第一个关键是苏明玉意识到自己差点成为了与她妈赵美兰一样的人。

剧中苏大强在被苏明玉咆哮后指出苏明玉就是她妈赵明兰,这一指责把苏明玉给吓傻了。她此生最讨厌的就是她妈赵明兰,自己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和她妈一样的人。

而在原著中,苏明玉更有这样的反思:

当苏明玉意识到轮回的存在,她才有可能跳出轮回。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首席心理专家沈家宏老师在他的著作《原生家庭:影响人一生的动力》一书中也指出:

人的传承会受到家庭动力的影响,因此就会出现两种情况,拒绝传承或与父母联结。能与父母联结的,有的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与父母一样的人,有的长大成熟后顺利结婚生子,成为独立的个体。而与父母的关系出现问题的,则可能会拒绝结婚或者结婚后不愿意要小孩。

要跳出家庭动力的影响,一个是要做到看见,看见原生家庭的动力。另一个是要做到接纳,接纳家庭动力对自己的影响。然后,才有与自己和解的可能。

第二个关键是能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强者。

无论电视剧还是原著,都有提到苏明玉在帮苏明成和周经理化解矛盾时,讲了自己的故事。

苏明玉说,自己曾经自以为是得罪了女上司,事后才醒悟“ 凡是我认为好的,我都要热心地强加给她,不知道甲之熊掌乙之砒霜这个道理。 ”后来,她努力跑业务,一步一步升官发财,成为了女上司的上司的上司。而女上司需要稳定的工作,还是得屈居她的手下。

这个时候她再回看曾经,又领悟到“ 一是感觉胜之不武,更上层楼后,眼界开阔,不屑纠缠鸡毛蒜皮;二是我不愿将自己也降低到过去的档次,被人骂一声女上司总归小肚鸡肠;三是我不愿有风使尽帆,谁知道哪天会不会风水轮回,做人留个余地,等于给自己留个余地。 ”

这个故事,既是讲给周经理听,也是讲给她自己听。苏明玉这么聪明的人,自然明白深陷原生家庭不愿走出来的苦。

当苏明玉不再以弱者自居,能意识到自己早已成长为一个强者时,她才可以放下自己曾经的不甘心,也才有可能大度地与那个弱小的自己和解。

第三个关键是有石天冬的成功示范和无条件的爱的温暖。

电视剧中故意弱化了石天冬这条线,把石天冬刻画成了一个呆板的人。而在原著中,石天冬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他也是背负着原生家庭的痛成长起来的人。但是石天冬乐观且有爱,如阳光般融化苏明玉内心深处的坚冰。有石天冬这样的人给他做成功示范,苏明玉才有可能与自己和解。

石天冬总是能做好各种好吃的来填满苏明玉空虚的胃和心灵,拉着她去接触新奇的世界,展示给她看这个世界还是有和睦的家庭和无条件的爱,试问苏明玉又怎能不动心呢?

例如,石天冬是这么给工作狂苏明玉安排中秋节的七天长假的:

第一天与朋友们一起寻找本市母亲河的源头,宿农家。第二天轻度穿越一座大山,烧烤,第三天与另一批人转战海岛,海钓与吃海鲜,宿渔民家,第四天继续,第五天回来。

又例如,石天冬和苏明玉之间的相处是这样的:

两人一人一台电脑,石天冬坐床上拟他的菜单,明玉坐桌前做她的工作,偶尔聚首看看屋里的另外一个,房子小,一眼可以看到,都是心里挺欢喜。

最为关键的是,石天冬是个与苏家三个男人全然不同的人,他有宽阔的胸怀,有对苏明玉的专一感情。剧中把石天冬这条感情线弱化,可能是出于戏剧性的取舍,却也使得大团圆的结局变得非常不合理。

试问,一个人没有经由一个充满爱和喜悦的过程,又如何到达一个幸福的终点?

电视剧《都挺好》确实戳破了不少家庭现实存在的关系问题。却也警醒我们,作为独立的个人,必须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才能保障我们自己和家人的幸福生活;必须懂得爱自己,爱他人,才不会过年过节孤零零一个人;必须学会轻装上阵,跳出弱者的死循环,让自己成为有能力帮助他人的强者。

唯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都挺好”。


《都挺好》有哪些关于原生家庭问题的探讨?

《都挺好》是由姚晨、郭京飞、倪大红等演员主演的家庭都市情感剧。于2019年的3月1日,在爱奇艺、江苏卫视播出。《都挺好》这部剧讲述的是苏家由于苏母的突然离世,内部的家庭矛盾全部都显现出来。苏家有三个孩子,老大苏明哲从美国回到国内,想要挑起家庭的重担,却没想到导致了妻子的逐渐疏远。老二苏明成一直在家啃老,贪慕虚荣,事业、家庭一无所获。而作为小妹的苏明玉,十八岁就与家里断绝了往来,但是终归因为亲情的牵绊,在苏家一次次危难中,出手相助。最终,一家人实现了亲情的回归。《都挺好》这部剧一经播出,获得了8.5的豆瓣高分,曾多次登上了微博热搜。《都挺好》中反映的原生家庭的社会矛盾,以及流畅的紧凑的情节,都让观众感同身受。《都挺好》的主角是一名独立的女性苏明玉,从其视角去出发,来看待在当今的社会原生家庭的纠纷,对孩子带来的成长创伤的问题。一幕幕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也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思考。作为主角的苏明玉从小与家人生活在一起,却因为母亲到独断专行,重男轻女,而父亲在母亲的管控下,又懦弱无能。从来没享受过原生家庭关爱的苏明玉一路走来十分艰难,不被家庭理解和接受,但是苏明玉也是幸运的,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拥有了自己想要得到的生活。而《都听好》的编剧老师对这部剧是这样评价的,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自己找回来,只要找回来了就都挺好。深刻的点明了这部剧的中心主旨。而《都挺好》这部剧中所反映的原生家庭是否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也引起了社会和各大平台上,人们激烈的讨论。《都挺好》这部剧所反映的重男轻女、女性独立、啃老、老人养老等这些社会现实问题也是触及了大部分年轻人的痛点。就女主角苏明玉来说,长时间得不到母亲的关爱,支持,导致自身没有安全感,难以信任他人。以至于苏明玉在长大以后,更加注重自己的事业来证明自己的强大。用拼命赚钱来换取安全感,性格上的冷漠也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脆弱。而作为妈宝男的苏明成被母亲过多溺爱,没有独自处理事物的能力。不仅是结婚、买房子,连买车的钱都是自己母亲出的。这样的溺爱导致了,苏明成最后极度的自私和心胸狭隘,缺乏了锻炼与成长的机会,没有活出真正的自己。

《都挺好》苏明玉:原生家庭虽糟糕,我们并不会完蛋(深度解析)

浴火重生,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近大家都在刷热剧《都挺好》,剧中苏明玉,因为是一个女孩,所以从小就一直不被待见: 哥哥们早餐是火腿加鸡蛋,她却是一碗泡饭; 哥哥们不是果汁就是牛奶,她却是总是一杯白开水; 家务活儿都是她干,住的房间还被卖了去给哥哥买婚房; 明明高考成绩很好,却被母亲改成师范,因为可以不用掏学费。 她的人生轨迹是一直被伤害,却也一直没有被击垮,反而更加积极努力去生活,并且最终按照自己的想法把生活过成想要的样子。 不仅如此,更多的还是来自家人的心灵伤害: “你是个女孩儿,怎么能和你哥哥比?” “我们只负责到18岁,你是个女孩要嫁人的,父母不图你养老。” “你出点臭钱怎么了?” 这个家除了伤害,还给了她什么?如果我们也遭遇她这样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子? 有人说,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他的宿命。 生活中,太多太多人被原生家庭伤害过,有很多人虽然后来离开了家,但却深陷于原生家庭的伤害与痛苦中无法自救,也有的人如苏明玉一样,努力去挣扎,去摆脱,并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轨道,成为了更好的自己,虽然这个过程他历经了数不清的痛苦。 不止苏明玉,很多人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原生家庭虽然可能很糟糕,但我们不一定就会完蛋,绝不!孩子无法选择父母,却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 卡夫卡是奥地利的著名作家。他的《变形记》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后来,由此著作衍生出的绘本《卡夫卡变形记》也很受孩子们欢迎。 那么,写出这般了不起作品的卡夫卡,他又有着怎样的家庭呢? 他有一个暴君式的父亲,认为家长拥有对孩子的绝对权威,并且时时刻刻鄙视着自己孩子的脆弱无能。 他要求孩子们按照他自己的意愿行事。对于卡夫卡的写作事业,他一向嗤之以鼻。对于卡夫卡挑选的朋友,甚至爱人,父亲也一概看不上。 后来,卡夫卡曾给他的父亲写过一封将近一百页的信,但他却始终没有将信寄出。在这封信里面,他描述了他在童年所受的创伤:他无比倾慕他那强势的,几乎决定一切的,并且每件事都能做出正确决定的父亲,同时他也憎恨着他的父亲。 我最近重温了他的这封信——《致父亲》,信中卡夫卡将自己对父亲的感受和盘托出: 最亲爱的父亲: 你最近曾问我,我为什么说怕你。一如既往,我无言以对,这既是由于我怕你,也是因为要阐明我种畏惧,就得细数诸多琐事,我一下子根本说不全。…… 总结一下你对我的评价,可以看出,你虽然没有直说我品行不端或心术不正(我的最后一次结婚打算可能是例外),但你指责我冷漠、疏远、忘恩负义,你这般指责我,仿佛这都是我的错,只要我洗心革面,事情就会大有改观,而你没有丝毫过错,即使有,也是错在对我太好了。 你的这一套描述我认为只有一点是正确的,即我也认为,我俩的疏远完全不是你的错。可这也完全不是我的错。……父亲,我总体上从未怀疑过你都是为我好……但我们之间有点不对头,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你也有份…… 一天夜里,我老是哭哭啼啼地要水,绝对不是因为口渴,大概既是为了怄气,也是想解闷儿。你严厉警告了我好几次都没能奏效,于是,你一把将我拽出被窝,拎到阳台上,让我就穿着睡衣,面向关着的门,一个人在那儿站了一会儿。 我并不是说这样做不对,当时为了让我安静下来,可能确实别无他法,我不过是想借这件事说明你的教育方法以及它对我的影响。从这以后,我确实变乖了,可我心里有了创伤。 要水喝这个举动虽然毫无意义,在我看来却也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是被拎出去,我无比惊骇,按自己的天性始终想不通这两者的关联。那之后好几年,这种想象老折磨着我,我总觉得,这个巨人,我的父亲,终极法庭,会无缘无故地走来,半夜三更一把将我拽出被窝,拎到阳台上,在他面前我就是这么渺小。 …… 信里的措辞很委婉,但却字字血泪。 一个成年人遇到不公,尚且可以通过表达、通过求助、通过远离、或者通过法律申诉的方式去保护自己。 一个孩子,他们则无法选择父母。遇到糟糕的情况,他们更无法选择离开父母。而且,越是不被父母关注,内心越是有着被抛弃的忧虑,孩子就越依恋父母。 恐惧会增加孩子依恋的需要。就像一个溺水的人,他没有别的选择,只会更努力地去抓紧那一根救命稻草。 孩子无法选择父母。 我见过很多不被父母关注、甚至被父母虐待的孩子,如果你要他们离开父母,住进一个寄养家庭,他们是绝对不愿意的。父母对一个孩子越是糟糕,这个孩子越是在意父母的点滴举动,越是时时刻刻小心翼翼,试图讨取父母欢心,甚至要跟在父母 *** 后头才算放心。 孩子对父母的爱与忠诚,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而未曾被恰当养育长大的孩子,每一个都是他们原生家庭的幸存者。他们只能依赖自己的养育者,并会努力去适应自己的养育者。 在成年后的很多很多年,他们的整个人格,他们的整个生活,都会受到来自原生家庭的千丝万缕的牵扯。除非他们掌握一些创伤疗愈的方法,不然他们整个的余生,都将陷入与自己原生家庭的纠缠争斗。 比如,有的人厌恶父母的某些特性,却在千挑万选之后找了个跟自己父母脾气秉性十分相似的对象; 比如,有的女人交往对象全是败絮其中的渣男,可能原因就在于她有一位对母亲、对女儿都很糟糕的父亲; 再比如,一个人在他人面前总是怯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可能正是因为他有一个十分强势的父母…… 人们为什么陷入原生家庭的交往模式中很难走出来? 一方面是我们从原生家庭中习得了这种相处模式,内化了父母给予我们的角色定位和性格特征;另一方面,则是因我们潜意识里都渴望能够疗愈自身,于是我们会不自觉地回到过去的心理状态中,希望能够重新塑造和改变这种互动模式。 心理学上管这叫“强迫性重复”。 有时候,这种重复是有积极意义的,比如一个从小被父母贬低、打击长大的女士,成年后仍然会表现的低自尊,甚至招引他人指责、嘲笑。她以如此低的姿态,却能遇到一个包容她、并帮她看到自己价值的丈夫,就可能带领她从过去跳出来。 可惜,大多数时候,我们并没有这么幸运,正好能遇上一个可以疗愈自己的恋人。我们要的那些安全感,那些力量,需要我们自己给自己。 原生家庭是大树,我们是上面结的果实。 卡夫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有人曾经说,也许正是卡夫卡父亲如此严苛,才造就了卡夫卡文学上的成功。实属谬论。真正成就卡夫卡的,是他自己。 卡夫卡很幸运,他遇见了写作。 尽管他作品数量有限,但在有限的几部作品里,他反复在通过书写,进行着自我表达和自我修复。 《变形记》中的父亲对变成甲虫的儿子极其严厉,最后导致儿子死亡;《判决》中的父亲因为儿子的一句顶撞之词就判儿子投河自尽;《美国》则开头就点明卡尔是被父亲放逐到美国的。所有的文字里,都在讲述着同一个父子关系的主题;所有的行文中,都透露出孤独、绝望以及对这份孤独绝望的反抗。 这是完全属于他自己的世界。不用担心他人,特别是父亲的评判。他只需要去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并让它们流淌出来。 无论纸上的故事情节有多么荒诞,但那都是属于自己的真实。 内心的愤怒、悲伤和忧虑,统统通过如此反复的书写,得到呈现。 每一次的书写,都是一次直视创痛的体验; 每一次的书写,都是一次尝试修通的过程; 每一次的书写,都是一次重要的告别仪式。 最终,他的那些积压的情绪,都在书写中得到了抒发。最后,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卡夫卡得以与父亲和解。 原生家庭不管好坏,都是孩子力量的源泉。 可以说,是写作拯救并创造了卡夫卡。书写,将创伤转变成了他的天赋,转化成了他的力量泉源。 没错,如果我们能够换个角度去看,原生家庭的那些发展性创伤(父母不当养育导致的孩子心理创伤),同时也是力量的源头。 简单说,创伤即天赋。 我所了解的那些有智慧的心理学大师,他们都是有故事的人。他们所经历的创痛,不比任何一个普通人少。但是,他们最终通过直面过去,把创伤最终变成了自己的天赋。 因为痛过,所以更能理解他人痛的感受。 我也认识一些人,他们不愿意就此和解。他们会尝试去跟父母讨要说法。他们要么继续讨好父母,要么处处跟父母做对。他们内心里仍然藏着对父母的不现实的期待。他们甚至想要去修改过去,或者改变父母。 然而,越是这样折腾的人,最后伤口会撕扯得越痛。 有心理学前辈就曾这样说过: 你要报复一个人,就教他去恨自己的父母。因为无论他和父母的关系如何,你教他憎恨自己的父母、憎恨自己的出身,这几乎就是在教他憎恨他自己。他将无从安宁。 所以,对于这么用力想要修正原生家庭影响的人来说,我能给的建议就是: 不要试图去改变你和父母的关系,更不要试图去改变你的父母。任何这种的尝试,都是一种未分化,是一种纠缠。不如试着放下。 那就是你的父母。那就是你和父母经年累月形成的一种关系模式。那就是你们的过去。尊重它们,也尊重自己。放下试图去改变的念头,你也许会感觉一下子轻松起来。 也许你也可以试试书写,去把你的故事诉诸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你可以写日记。也可以写小说。你可以写任何浮现在你脑海里的东西。 如何从原生家庭的伤害中自救? 回顾与家庭的关系,也即找回成长的动力。 关于书写的神奇疗愈功能,是有科研数据支持的。 研究创伤心理学的两位美国治疗师,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它们招募了64名学生,其中三分之一被要求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他们个人的一件创伤性经历,连续3天,每天至少10分钟,然后要用另外10分钟用文字描写自己的经历; 第二组要求身体动作和误导,但不需要写; 第三组,进行一个常规的锻炼计划。 3个月后,所有的小组成员都报告他们感到更开心和更健康。但,只有那组进行表达性治疗以及写作的小组,出现了客观的证据:他们的身体变得更健康,而且平均分上升。 研究者总结道:“单纯的身体表达并不足以治疗创伤。只有将经验转化为语言,才能促进创伤的恢复。”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或者心理咨询师,去讲述,去把压在心头的那些难以言说的、打了结淤堵在那里的情绪情感,逐一揉开、敲碎,再一点点缝补起来。 如今,许多的心理治疗前辈们,也相继承认,好的心理治疗,就是好的话聊。就是去帮助来访者,把那些积压在潜意识深处的、未曾被言说的恐惧、愤怒、悲伤等等,一一述说,表达,通过言语,通过肢体动作,通过文字。 被听见、被看见,就是疗愈的开始。


从《都挺好》大团圆结局,看苏明玉与原生家庭的三层“和解”

《都挺好》终于迎来了“都挺好”的大团圆结局。

可是观众并不买账,拒绝“大团圆”结局的网友数量,远远超过了,支持中国式团圆结尾的网友。

从小受尽欺凌,长大后还要不断为所谓的家人投入金钱、时间,仁至义尽的苏明玉,还被二哥明成殴打致伤进了医院。

爸爸的眼泪和哥哥的忏悔,这些与她的遭遇相比,无足轻重,仓促而可笑,但编剧竟然让她选择原谅。她那句“有家真好”的盖棺定论,甚是扎心。

这晴天霹雳般的“原谅”,真叫我看得满心拒绝!!!直接让我扼腕叹息到失眠。

辗转反侧半宿,我竟然原谅了苏明玉的原谅。

这份所谓的原谅,是成年人的成熟选择,是一种自我救赎。

“家庭结构”中的一条真理: 倘若一个家庭是不幸的,那么,其实这个家庭中的每一员都是构成这一不幸的元凶。

明玉的原生家庭不幸,不只源于重男轻女到极致的妈妈;窝囊逃避到极致的爸爸;虚荣孤傲到极致的大哥;自私蛮横到极致的二哥。

甚至 连她自己也是这个糟糕的原生家庭的联合创作者。

刚开始明玉是顺从的,或者只是轻微的抗拒。忍气吞声,将自己放在了“灰姑娘”的人设中。这种隐忍与“懂事”只能是让自己被欺负得更狠,每一次抗争都遭遇失败,每次想从家庭中获得,反而失去得更多。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明玉长大成人独立之后,她得知母亲为了二哥订婚而卖了一套房,跑回家去和苏母大吵一架,从此与原生家庭决裂,离家出走,一直没有和苏家有任何联系。

最终在一个极端的矛盾点上, 明玉找到了正确的自我救赎的方式,那就是转身离开。

是的,只要你足够强大, 你可以逃离让你难过的生活和让你心痛的人。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身体上的伤口会逐渐愈合,那些回忆中的伤痛会逐渐淡忘。时间似乎可以疗愈一切,抚平一切矛盾,可以让人学着放下。

可是那些放不下的,会持续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和外在的表现。形成一种过度反应。

成年后的明玉和父亲、大哥、二哥的矛盾隔阂,打闹母亲的葬礼,这些都是“放不下”的表现。

去为难那些伤害我的人,让他们比我更难受;

去疏远那些我不喜欢的人,老死不相往来;

去折磨那些我恨的人,他们越惨我越开心......

做到这一切之后呢,夜深人静面对空荡荡的房间,孤独袭来,她发现自己越是往回捞取,品尝因为报复而产生的快感,内心却反而被越掏越空。

因为这一切都是对旧日伤痕的复刻与回味,是一种对伤害的过度反应。

明玉的第二层自我救赎,就是面对父亲和哥哥的道歉时,选择原谅。

我不恨你们了,我原谅你们了,我放下仇恨了,也放过自己了。

是的, 当你足够强大,你可以放下那些过不去的一切,但这种“放下”比“拿起”,要更加用力。

当受疾病影响而失忆的苏大强,唯独不忘给明玉买那本,十多年前没买成的习题集的时候,明玉终于看到了,多年来父亲心中对女儿深深的愧疚。

她终于意识到,自己虽然被亏待甚至是被虐待,但她仍然是被爱着的。虽然可能真的爱得太过不明显,以至于从未察觉到,父亲藏着掖着的这份父爱。

遇到这种情况,苏明玉没有“杠精”附体,责怪父亲为什么没有把属于她的这份爱,早点给她?为什么哥哥这份道歉会姗姗来迟?为什么母亲没有给自己道歉就去世了?为什么家人还是亏欠自己那么多那么多???

生了我,却不好好养我,为什么 为什么为什么???

明玉选择以自己觉得舒服的方式,解释了这一切。甚至与想象中的小时后“偶遇”,自己编织出一段,母亲爱着幼小的自己的情节。

比起堕入深不见底的仇恨的深渊,永远在意着那份自己不曾得到的亲情。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去合理地解释这一切呢?

虽然明玉的妈妈没有机会亲自告诉她了,可是她也曾获得过妈妈的爱;虽然明玉的爸爸即将失智甚至去世,可是她已经知道了父爱一直都在那里。即便这一切不那么真实, 可是在面对无法改变的事实时,与其耿耿于怀,不如选择一个让自己更舒服,更合理化的解释。

是的,当你足够强大, 你可以去美化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实,让挣扎的内心得以自洽。

《奇葩说》有一集柏邦妮说:“心里很苦的人,需要多少的甜才能填满啊。”

马东回了一句: “心里很苦的人,只要一丝甜就能填满。”

苏明玉突然而至的佛系与原谅,也许正是为了抓住这一丝甜。

一个心中一直缺爱的人,一个小时候没有得到的,象征父爱和亲情的习题册,当然能将这渴望爱的内心填满。

难道非要让苏明玉,怀着对家人的仇恨,对家庭的失望,与父母兄弟永远反目,最后孤老终生?

这是口口声声心疼着明玉的网友们,希望看到的结局吗?

与原生家庭“和解”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发自内心的原谅。离开、放下、合理地解释,这一切都是在自我救赎。

一个成年人一旦能自力更生,离开生长的原生家庭,他最应该去着手打造的是自己的新一代原生家庭。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35岁以后,自己就是自己的原生家庭。

而且,当一个人成家立业,组建新的家庭,自己也将成为孩子的原生家庭。持续流连于自己的原生家庭之痛,对于自己对于孩子,都不再具备任何意义。

更重要的是,曾经的原生家庭之错,不再犯,家庭中优良的传统,要继承。

要相信,很多事情都会过去,那些伤口都会痊愈,而且世界上一定有人在爱着你。

你来这人间一趟,要看看太阳,不必总把阴影,留在心上。


查看全部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