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救犀牛讲的是什么故事?
在一座原始森林里,生活着一头身材魁梧的犀牛。有一天,犀牛下山喝水,听见附近一个微弱的声音呼喊:“救命,救命。”犀牛找了半天,才发现是一只小松鼠卡在石缝中,在那里边挣扎边哭。犀牛看它那个无能的样儿,不免动了恻隐之心:“哎哟,可怜的生灵。”它伸出鼻子上的长角一挑,就把松鼠挑出来了。
松鼠十分感激犀牛,对他说:“犀牛先生,您的恩情我日后必报。”说着,就蹦蹦跳跳地走了。犀牛心想:“嘿嘿,你用什么报我的恩呢,我有的是力气和钢锥一样的犄角。从山上吼叫着冲下来的时候,如同巨石滚动,惊雷震响。你小小一个松鼠,怎么能报答我?”
这座森林里有只恶狼,看见犀牛那身好膘,早就垂涎三尺,可是知道自己凭力气斗不过犀牛,就想了一个主意,他一纵身跳到一块大石头上,撩逗说:“笨家伙,你有本事冲着我来,冲着我撞过来呀!今天晚上没吃饭呀,呜哇,看见牛肉好嘴馋呀,呜哇。”
犀牛一听,气得眼睛通红,挺着角就向恶狼撞了过去。狡猾的恶狼身子一闪,就从石头缝上跳了下来。犀牛却因为用力过猛,一下子把那块石头撞活了,连自己带石头滚下山来。再也动不了啦。
恶狼正要下口,另一只犀牛闻声赶来,把恶狼赶跑了。可是它却没办法救自己的同伴。正在为难之际,一只小松鼠来到犀牛耳边,对他说:“犀牛先生,不要发愁。我马上就把你救出来。”说着,就招呼来一大群松鼠,大家一齐动爪,把犀牛一侧的土挖空,犀牛就慢慢转过身子站起来了。他非常感谢小松鼠。小松鼠说:
“不必客气,犀牛先生。只要你能相信小人物也能够帮助大人物就行了。”说完,小松鼠几下爬到一根树上,蹦蹦跳跳地跑了。
农夫救儿子讲的是什么故事?
从前,有一位老农夫,经常和他的妻子带着小孩子在地里劳动,每次干活时,他们总是让孩子在离地不远的一块大石头旁边玩耍。
一天,他们与平时一样,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从森林里出来一只大猩猩,偷偷地把孩子抱走了。当他们听到孩子的哭喊声时,猩猩已经抱着孩子逃进了森林里。夫妻俩拚命地追赶。可是,追了一整天,还是不见孩子的踪影。正在失望的时候,忽然,他们看见不远的地方有一间小茅屋,便走了过去。原来屋子里堆满了蚕丝,一位白发鬓鬓的老人正在专心致志地整理那些乱蚕丝。老人看见他们进来,便对他们说:“你们看,我这么多的蚕丝,乱成一团,我年纪大了,手脚也不灵便,什么时候才能整理完呢?请你们帮帮我的忙吧!”虽说老两口找小孩奔波了一整天仍无下落,现在已经筋疲力尽,而且心急如火,但他们看见这位孤苦伶仃的老人,心里不由自主地一阵难受,就默默地坐下来帮老人整理蚕丝。理完后,老人漫不经心地问他们:“你们上哪去?”
老农夫回答说:“猩猩偷走了我们的孩子,我们是来寻找孩子的。可是,找了一整天也没见孩子的影子,真急死人!”
老人说:“你们别着急,我一定想办法帮助你们把孩子找回来!”
老农夫听了很高兴,马上和他的妻子给老人跪下,磕了三个响头,恳求老人尽快替他们想办法。
老人同情地说:“刚才你们帮了我的忙,我也要报答你们的。不过,现在已经天黑了,你们先在这里过夜,明天早上一定将孩子找回来。”
第二天清早,老人告诉农夫说:“我给你们三个罐子:一个能冒火,带来熊熊烈火;一个能扬尘,造成飞沙走石;另一个能使日月无光,天昏地暗。”
老人用手指着屋外继续说:“你们沿着这条路走,一直走到一条干涸的河边,你们就停下来。那时,你们可以看到河的对岸有一棵大树,大树下有许多猩猩在玩耍,你们的孩子就躺在大树旁边的大石头底下。”
农夫急忙地问题:“那么,我们如何去救孩子呢?”
老人说:“你们不用担心。到了河边,看见孩子后,你们抱起来就走,猩猩追赶你们时,这三个罐子就会起作用。”
农夫问题:“如何使用罐子呢?”
“先抛出冒火罐,如果不行,再抛出扬尘罐,如果仍不行,再抛出最后一个罐,就这样,你们放心地去吧!”农夫和他的妻子高兴地谢别了老人,沿着他指引的道路走去。到了干涸的河边,他们果然看见一棵大树下有许多猩猩,他们的孩子正躺在猩猩旁边的大石头底下。他们按照老人的嘱咐,壮着胆子,偷偷地走到孩子的旁边,冷不防地抱着孩子就跑,猩猩看见了他们,一个个飞也似地追赶上来,越追越近,眼看猩猩就要追上他们了。突然,农夫想起了老人的嘱咐,抛出冒火罐,罐子里冒出熊熊烈火,把追赶的猩猩烧伤了,但它们还是拚命地往前跑,看见这种情况,农夫又抛出扬尘罐,顿时风声大作,飞沙走石,可是仍然不起作用。眼看他们又被追上了,农夫和他的妻子腰酸腿痛,差点儿跑不动了。正当农夫束手无策的时候,妻子大声地喊着:“赶紧抛出第三个罐子,也许还可以救救我们!”农夫听见喊声,立刻抛出第三个罐子,骤然间,日月无光,天地一片黑暗,猩猩们看不见路了,只好跑回森林里去了。
农夫和他的妻子领着孩子安全地回到了家,过着幸福的生活,但他们仍念念不忘那位好心的老人。后来,他们领着孩子去森林中答谢救命恩人时,却哪里还有茅房和老人的影子,原来,老人是一位神仙。
香港历史
香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后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香港隶属南海郡番禺县。由此开始,香港便置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汉朝香港隶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隶属东莞郡宝安县。隋朝时香港隶属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宝安县为东莞县,香港仍然隶属东莞县。宋元时期,内地人口大量南迁香港,促使香港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香港隶属新安县。1941年12月25日(香港人称为“黑色圣诞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香港被英国重新管治。1982年至1984年,中英两国就落实香港前途问题进行谈判,1984年12月19日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方承诺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基本法开始实施。香港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扩展资料: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2-1997年间,香港曾为英国殖民地。二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华人智慧与西方社会制度优势合二为一。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及完善的法制闻名于世,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英国武力侵占香港三步曲:侵吞香港岛。1840年4月,中英鸦片战争首先在香港揭开序幕。战后,英国代表义律提出割让香港,赔偿鸦片烟价等无理要求。清政府负责对英交涉的琦善在谈判中虽力求妥协,但由于道光皇帝态度强硬,琦善未敢接受义律的割地要求和与义律订立任何条约。但1841年1月20日,义律却擅自宣称与琦善达成了“把香港岛及其海港割让给英国”(即《穿鼻草约》)。这纯属义律所捏造。公告颁布5天后,英国侵略者便用武力强占了香港岛,并于26日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1841年5月,英军攻打广州,逼迫皇侄奕山订立《广州和约》,要求清政府赔款和清军从广州城撤出。并提出协商割让香港岛。1842年6月,英国攻入长江,并于8月进入南京江面。面对城下耀武扬威的炮口,清政府彻底屈服了,遂于8月29日,派全权代表耆英、伊里布与英军谈判。被迫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同意把香港岛永久割让给英国。割占九龙半岛。英国殖民者侵占香港岛后,便以港岛为基地谋取九龙。1860年,英法侵略者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3月,侵华陆军司令克灵顿遵循英国在华全权代表卜鲁斯的指令,派遣军队强行占领了九龙半岛岬角至尖沙咀一带。在军事占领后不久,英国驻广州总领事巴夏礼强迫广东地方政府签订租约,将“九龙司地方一区”“永租”英国。是年9月,英法联军6000余人进逼北京,10月24日,强迫清政府与其签订了《北京条约》,从而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又被英国割占。谋取“新界”。1898年4月,中英双方就香港扩界问题开始谈判。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根据英国外交部的指示,向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等出示展拓界址范围的地图。李鸿章等屈从于压力,遂于1898年6月9日,与英国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沙头角海至深圳湾最短距离直线以南、界限街以北广大地区。附近大小岛屿235个以及大鹏湾、深圳湾水域租予英国,租期99年。至此,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地区)这颗“东方明珠”完全落入了英国殖民者的魔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
东方朔救乳母文言文翻译
译文:汉武帝的奶妈曾经在外面犯了罪,武帝将要按法令治罪,奶妈去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皇上残忍且固执任性,别人求情,反而死的更快。你临刑时,千万不要说话,只可连连回头望着皇帝,我会想办法激将他。”奶妈进来辞行时,东方朔也陪侍在皇帝身边,奶妈照东方朔所说频频回顾武帝。东方朔在武帝旁边说:“你还不赶快离开!皇上现在已经长大了,难道还会想起你喂奶时的恩情吗!为什么还要回头看!”武帝虽然固执任性,心肠刚硬,但是也不免引起深切的依恋之情,就悲伤地怜悯起奶妈了,立刻下令免了奶妈的罪过。该文出自西汉刘歆的《西京杂记》。原文: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去,慎勿言,但屡顾帝,我当设计以激之。”乳母如其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尚何还顾!”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之,即赦免罪。文学赏析:这个故事中东方朔使用了巧妙的方法,使得残忍而且执拗的汉武帝,改变心意。这说明东方朔机智勇敢,善于用计,足智多谋,乐于助人。本故事选自《西京杂记》。《西京杂记》为古代笔记本小说集,主要记录了西京长安的轶闻,大多不可考证。故事原型出自《史记》,救乳母的故事非东方朔,而是当时受宠的倡优郭舍人。
文言文东方朔救乳母的翻译
1. 求文言文《东方朔救乳母》的翻译及阅读理解答案 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东方朔救乳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5分) 东方朔救乳母 武帝欲杀乳母,乳母告急于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①,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②去,但屡顾我,我当设奇③以激之。” 乳母如言,朔在帝侧曰:“汝宜④速去,帝今已大,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帝怆然,遂舍⑤之。 [注释] ①愎bì:执拗。②临:临刑。③设奇:设计妙计。 ④宜:应该、应当 ⑤舍:赦免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旁人言之( ) (2)但屡顾我( ) (3)我当设奇以激之( ) (4)遂舍之( ) 2、与“我当设奇以激之”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何不试之以足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岁以大穰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翻译句子:汝宜速去,帝今已大,岂念汝乳哺时恩邪?(3分) 4、东方朔不直接向武帝求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这个故事表现出东方朔的 (5分) 【附答案】: 1、劝说、只、他代指武帝、于是、就 2、D 22 、你应该马上离开这里,皇上现在已经长大,怎么会想起你对他的哺育之恩呢? 3、帝忍而愎;这个故事表现出东方朔的聪明机智、言词敏捷(言之成理,答对一点即可) 2. 【《东方朔救乳母》文言文翻译】 武帝欲杀乳母,乳母告急于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去,但屡顾我,我当设计以激之.”乳母如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今巳大,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帝怆然,遂舍之.汉武帝想杀奶妈,奶妈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道:“皇帝残忍而且为人刚愎自用,别人求情,你反而死的更快.皇帝要处决你的话,你记得回头看我,我当想办法激将皇帝.”奶妈按照东方朔说得做,东方朔在武帝旁对奶妈说:“你应该马上离开这里,皇上现在已经长大,怎么会想起你对他的哺育之恩呢?”皇帝感到很悲伤,于是饶恕了奶妈.。 3. 《东方朔救乳母》文言文翻译 武帝欲杀乳母,乳母告急于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去,但屡顾我,我当设计以激之。”乳母如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今巳大,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帝怆然,遂舍之。 汉武帝想杀奶妈,奶妈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道:“皇帝残忍而且为人刚愎自用,别人求情,你反而死的更快。皇帝要处决你的话,你记得回头看我,我当想办法激将皇帝。”奶妈按照东方朔说得做,东方朔在武帝旁对奶妈说:“你应该马上离开这里,皇上现在已经长大,怎么会想起你对他的哺育之恩呢?”皇帝感到很悲伤,于是饶恕了奶妈。 4. 《东方朔救乳母》文言文翻译 武帝欲杀乳母,乳母告急于东方朔。 朔曰:“帝忍而愎,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去,但屡顾我,我当设计以激之。” 乳母如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今巳大,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帝怆然,遂舍之。 汉武帝想杀奶妈,奶妈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道:“皇帝残忍而且为人刚愎自用,别人求情,你反而死的更快。 皇帝要处决你的话,你记得回头看我,我当想办法激将皇帝。”奶妈按照东方朔说得做,东方朔在武帝旁对奶妈说:“你应该马上离开这里,皇上现在已经长大,怎么会想起你对他的哺育之恩呢?”皇帝感到很悲伤,于是饶恕了奶妈。 5. 【东方朔言我当设奇以激之你认为他的计谋奇在哪古文东方朔救乳母】 激将法谁都知道,但怎么用就是一门学问了.一般人会先安慰乳母,皇上也是有良心的人,我替你求求情去罢.而东方朔却对乳母渲染武帝之执拗残忍,以最后的结果凸显出自己的智慧、大大“激”深乳母的感谢,相当于为以后留条好走的后路;其次,别人都为乳母求情,他在皇上面前奚落乳母,反倒“激”起皇帝的恻隐之心,达到目的.而后光是东方朔让皇上保留住对他有恩的乳母,就够让皇上对这个臣子另眼相看了.这些,没有对人心的细细揣摩、对皇上的仔细观察,以及灵活思维的运用,是做不来的.所以,我认为,这计,奇在于被应用得淋漓尽致,我们应该称奇的不是激将法本身,而是应用它的东方朔.楼主也是东方朔的FAN么?。 6. 求一篇关于东方朔的古文的名字第一句话是:齐人有东方生名朔,以 现.它的牙齿前后一样,大小相等而没有大牙,所以叫它驺牙.”后来过了一年左右,匈奴混邪王果然带领十万人来归降汉朝.武帝于是又赏赐东方朔很多钱财. 到了晚年.东方朔临终时,规劝武帝说:“《诗经》上说‘飞来飞去的苍蝇,落在篱笆上面.慈祥善良的君子,不要听信谗言.’‘谗言没有止境,四方邻国不得安宁.’希望陛下远离巧言谄媚的人,斥退他们的谗言.”武帝说:“如今回过头来看东方朔,仅仅是善于言谈吗?”对此感到惊奇.过了不久,东方朔果然病死了.古书上说:“鸟到临死时,它的叫声特别悲哀;人到临终时,它的言语非常善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