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为什么会开??
分类: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问题描述:
拜托啦~~~~紧急需求花儿为什么会开???
解析:
一年四季,我们都能欣赏到大自然赐给的礼物:鲜花。你看,那娇黄迎春花、鲜红的山茶花、玉白的桅子花,还有经久不凋的菊花,傲霜斗雪的梅花……真是目不暇接。科学家说,世界上开花的植物竟有20多万种。难怪我们走到天南海北,都能享受到花的温馨哩。
面对万紫千红的各色花朵,你是否想过这个问题:植物为什么要开花呢?
经过长期的研究之后,科学家才发现了花的真正的作用。原来,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植物开了花,才能通过授粉、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才能由此而传种接代。
顺便说一下,植物不同,开花的习性也不一样。多数植物是先长叶后开花,但腊梅、梅花、白玉兰等是先开花而后长叶,毛桃、苹果等又是叶、花同时开放的。
总之,开花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繁殖后代,它并非有意供人观赏。可人类却被它吸引,普遍爱之,此所谓“花不爱人人自爱”也。由此可见,鲜艳夺目、香味四溢的花儿有着何等的魅力啊!
花儿为什么会开?
“花儿为什么会开?”有一天,幼儿园的老师这样问她面前的小朋友。第一位小朋友说:“她睡醒了,她想看看太阳。”第二位小朋友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位小朋友说:“她想和小朋友比一比,看谁穿得最漂亮。”第四位小朋友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它摘走。”第五位小朋友说:“她也长耳朵,她想听小朋友唱歌。”突然,第六位小朋友问了老师一句:“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们都喜欢她,就仰起她的小脸,笑了!”听到这儿,孩子们全看着老师笑了。那笑脸比花更好看。只有老师知道,她原来的答案是:“花开了,是因为春天来了。”
这个真实的教学片段给人的启迪是深远的。孩子们那些极富想象力、创造力且带感情色彩的句子,与老师原先准备的那个沉闷单调、一成不变的答案,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照!课堂教学,就是要保护这种积极的求异性,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原则、多结果地思考问题;就是要培养这种洞察的敏锐性,让学生不断地将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有知识或假设关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特殊性、重复现象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获得发现;就是要珍惜这种想象的丰富性,让学生带着主观臆测,哪怕是虚假和错误将感性认识暴露出来;就是要激发这种灵感的活跃性,让学生学习兴奋的选择性得到泛化,神经联系的突发性得到加强。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然而这一点,我们的课堂还做得不够!
一位初中语文老师执教《皇帝的新装》,老师问:如何评价文中的皇帝?学生答,知错不改!老师说,不对!又答,坚持错误。不对!错误到底。不对!顽固到底?不对!顽固不化?这下对了!教师来了个大大的板书:顽固不化。我在下面听课,听得急死了:这个老师顽固不化!
又有一堂小学四年级数学课,教学内容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师让学生每人拿出一个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纸板,然后从纸板上端最左边的一个端点开始,向下作垂直线,沿着这条垂直线把纸板裁开,裁开后看看能否拼接成一个长方形。学生饶有兴致地做了,教师踌躇满志地等待学生的结果。可偏偏有一位学生没有按照教师的规定,而是从平行四边形上端的中点开始作垂直线,裁下后拼接。教师对这位学生的做法在惊讶之余不予肯定,更不用说是鼓励,而是觉得他“不听话”,皱着眉头说了句:“胡闹!”一堂本可以激起层层浪花的好课,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1+1=2”。其实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平行四边形上端任何一个点往下作垂直线,裁开后都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后读阿城的《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读到这么一段:“我向来烦‘中学生作文选’。记得高一时老师问全班若写一座楼当如何下笔,两三个之后叫我起来,我说从楼顶写起吧。哪料老师闻言大怒,说其他同学都从一楼开始写,先打好基础,是正确的写法,你从楼顶开始,岂不是空中楼阁!我那时还不懂得领异标新,只是觉得无可无不可。后来在香港看一座楼从顶建起,很高兴地瞧了一个钟头。”读罢哑然。
美国一位教师给高中学生出了一道试题,问“诗是什么”。题目也许算不上新鲜,但答题的要求却极为有趣——必须先把一张白纸剪裁或折叠成某一特定样式后再发表看法。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将纸剪成两个“心”形,并解释说,诗必须由作者的心通往读者的心;有的将纸叠成螺旋形,并解释说,诗是心情的螺旋形上升;有的索性将白纸剪碎,然后说,诗是从破碎的心中流出来的;更有的将白纸原封不动地送回,说,什么是诗只能由写在上面的东西自己来解释……我依葫芦画瓢,也让学生做这道题目,不过回答问题的要求有变:画一幅画来说明,并找一首诗来佐证。有学生画了一张五线谱,说,诗是美妙的音乐;有学生画了一座灯塔,说,诗是昏黄夜色中的导航灯;有学生画了个呈利剑状的“诗”字,说,诗是一把无形的剑;有学生画了装着酸甜苦辣四味的调料瓶,说,诗是人生况味的写真;有学生画了一个信封,说,诗是维系你我友谊的纽带;有学生画了个头顶书本的学子,说,诗是人们苦恼、痛苦时发泄的工具;有学生画了一座草房子,说,诗是人类朴素的精神归宿……